四 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历史业已证明,生态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是物质世界丰富繁荣的根基,是形成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多样性的源泉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是否能与之适应,而不是走向人类中心主义、政治中心主义、物质中心主义、发展中心主义的歧途,将不仅对自然环境,也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于这个道理,人类社会从无知到觉醒,从盲目到自觉,从忽视到重视,从任意破坏到严格保护,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面对生态环境破坏、多样性锐减的严重后果,作为大自然报复的回应,20年来,我国国家层面的生态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态环境保护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随之采取和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工程和战略,收到良好效果。

1.建立“自然保护区”

自1956年起,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588个,保护区总面积约14944万公顷,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9个,面积9267.56万公顷。约20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1200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中国8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5%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在自然保护区里得到较好保护。西南地区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9个,其中的四川阿坝州卧龙自然保护区,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位列全国十大自然保护区之中。[19]

2.建立国家公园

1982年参照美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建立“国家公园”(National Forest Park)。至2011年全国已有国家级森林公园746处和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西南地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15处。[20]

3.实施遗产保护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三类。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截至2017年7月9日,中国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已达52项,西南地区有10项。著名的四川九寨沟、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等名列其中。[21]从2002年起,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开始设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其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迄今为止获准17项,西南有3项:贵州省“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云南省“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云南省“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22]

4.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

“天保工程”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1998年长江流域特点洪涝灾害后,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林资源过度消耗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国家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该工程旨在通过天然林禁伐和大幅度减少商品木材产量,有计划分流安置林区职工等措施,主要解决我国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2000~2010年,工程涉及西南的实施的目标之一是切实保护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9.18亿亩现有森林,减少森林资源消耗量6108万立方米,调减商品材产量1239万立方米。到2010年,新增林草面积2.2亿亩,其中新增森林面积1.3亿亩,工程区内森林覆盖率增加3.72个百分点。[23]“退耕还林”工程1999年实施。长期以来,盲目毁林开垦和进行陡坡地、沙化地耕种,造成了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洪涝、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退耕还林工程就是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海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897个县(含市、区、旗)。根据因害设防的原则,按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危害程度、水热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将工程区划分为10个类型区,即西南高山峡谷区、川渝鄂湘山地丘陵区、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区、琼桂丘陵山地区、长江黄河源头高寒草原草甸区、新疆干旱荒漠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华北干旱半干旱区、东北山地及沙地区。同时,根据突出重点、先急后缓、注重实效的原则,将长江上游地区、黄河上中游地区、黑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等地区的856个县作为工程建设重点县。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贴制度,按照核定的退耕地还林面积,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生活费)补助。工程目标任务为:至2010年,国家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完成退耕地造林1467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3万公顷,陡坡耕地基本退耕还林,严重沙化耕地基本得到治理,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增加4.5个百分点,工程治理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较大改善。[24]

5.生态文明建设

综观中国历史,作为国策,指导思想和理念最具科学性、决策层次最高、宣传力度最大、涉及范围最为深广的环境保护变革运动,应是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必须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提出绿色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同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法律法规,实行环境督查、巡查制度和环境终身追责制度等。从经济发展优先、政绩追求为大而不惜肆意糟蹋破坏生态环境,到“视生态环境为生命”“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中国的变化可谓巨大!然而,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只着眼于自然科学的视野,还应该立足于多样性的吸纳和重建。众所周知,中华文明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五大古老文明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究其原因,就是能够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纳众多民族文明精华融合发展的结果。生态文明也一样,只有立足于多样性的吸纳和重建才能欣欣向荣、经久不衰。如何立足多样性,我以为一是要尊重和吸纳纵向丰富的文明多样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等的精华;二是要尊重和吸纳横向丰富的文明多样性——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生态文明精华。[25]此外,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和坚持多样性和谐共生的核心法则。这个法则,可以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句话进行概括:这句话不仅应该作为人与人、文化与文化的关系的准则,而且应该作为人类与生物、人类与生态环境、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的准则。如果那样的话,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有希望,未来环境与历史的关系就能够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