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老很灵的小偏方,小儿疾病一扫光
- 张昊编著
- 1708字
- 2021-03-23 15:46:51
一般性肠炎
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
偏方:黄豆、绿豆、红小豆、蚕豆、黑豆、粳米;将准备好的豆类材料一同煮粥食用。
肠炎又称感染性腹泻,包括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如果宝宝患有一般性肠炎,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有的宝宝还会发热并有里急后重的感觉。肠炎也可表现为长期的慢性的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有时宝宝还会时不时地出现反射性疼痛,在对肛门进行检查的时候就会发现肛窦、肛乳头充血和红肿,可能会影响周围的邻近器官。
这里简述一下什么是“里急后重”,这一症状与现代医学常说的排便不尽非常相似。里急后重的宝宝会感到自己有便意,但是去厕所的时候又不能排尽,总是来来回回有排便不尽的感觉,伴有异物嵌入肛门内的感觉和下坠感等。另外,宝宝会总是感觉肚子不舒服,不停跑厕所,排泄物却又不像腹泻的排泄物那样稀薄。
造成宝宝患有肠炎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其次可能是过敏、变态反应所致。另外,脾虚也是一般性肠炎发病的原因之一,脾虚生湿,湿邪对腹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有“无湿不成泻”之说。脾虚久则伤及脾阳,就会出现不能食冷饮、脘腹冷痛、下利清谷、黏冻等严重症状。与之相同的是肝脏不调、肾阳虚衰,都可归于“五脏不调”而引起肠炎。
如果宝宝出现一般性肠炎的病症,家长们可以尝试一下本节推荐的偏方,即在宝宝的日常饮食中增加豆类食物。从中医角度来说,豆类有健脾利湿、化湿补脾的作用,尤其适合那些脾胃虚弱的宝宝食用,豆类食物包括黄豆、绿豆、白扁豆、红小豆、蚕豆、黑豆等,这些豆类与粳米一起熬粥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本节推荐父母用各种豆类与粳米共同煮粥,每周食用3~4次,通常几日后宝宝就会有好转的迹象。
本节着重推荐一款五谷米浆,也适用于肠炎的宝宝。父母首先要准备红豆、绿豆、黄豆、黑米、大米各50克,原料洗净后浸泡12小时后,将豆子、黑米和大米放入豆浆机内,加水1.5升,选择米浆模式,待豆浆机将米浆做好后,晾至合适的温度即可给宝宝饮用,家长们可按照宝宝年龄适量饮用即可,坚持一段时间后,针对病情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如果宝宝是因为脾气虚而引起的肠炎,除了应多吃豆类,也可以适当多吃点儿甘味食物。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主要的是甘味食物是具有补益脾胃作用的一类食物,如山药、甘蔗、葡萄、大枣。这些食物很容易买到,制作方法也都很简单。一岁以内的宝宝脾胃的功能都是比较弱的,最适宜的食物就是母乳,到了5个月左右才可慢慢地添加淀粉类食物,开始时可以吃一些细碎稀软的食物,如粥、米粉等。宝宝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脾胃功能健全自然就可以吃其他各类食物了。
针对宝宝患有一般性肠炎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为宝宝预防肠炎才是关键所在,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将一般性肠炎的“病原”远离宝宝。
(1)保证宝宝食物、用具清洁。一般性肠炎多是由食物不洁所引起的,所以父母要控制宝宝尽量不吃街上贩卖的生冷食物,在家中吃东西要煮沸或使用其他方法洗净消毒灭菌。餐具也要消毒干净。特别是婴儿的奶瓶、奶嘴都要严格消毒,冲好的配方奶或吃过一半的奶不可放置于温室太久。
(2)家长们也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在接触宝宝分泌物后也要洗手。如果家里有患有痢疾的病人,应将病人隔离,其大便、呕吐物等排泄物要妥善处理,其接触的物品要消毒,病人应及时治疗,以免传染给宝宝。
(3)注意家居卫生。夏天应装纱窗,及时消灭家中的苍蝇、蟑螂,同时注意居住环境的清洁,传染病流行的时期应避免带宝宝到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人太多,空气不好,很容易让宝宝受到感染。
(4)宝宝的饮食要定时,要有规律,只有饮食均衡、有规律才能使身体更好地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宝宝的饮食原则也要做到“早餐宜好,午餐宜饱,晚餐宜少”。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每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有利于消化吸收。
最后,假如父母发现宝宝烦躁或精神差,一直哭闹不停,尿量少,甚至无尿,很可能是因为病情加重了,所以各位家长一定要用心观察,切不可大意,一旦发现,应当第一时间送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