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通寺

广通寺位于北京交通大学附小(原北下关小学)东侧,广通苑居民小区院内。广通寺创建于元朝至元年间,由僧贵吉祥所建,原名法王寺,明朝改为广通寺。明朝正统五年(1440)、嘉靖三十八年(1559)、清康熙年间、雍正十一年(1733)、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修。法王寺是为谟沙室利三藏诵经而兴建,属于元朝佛寺禅、教、律三类中的教院。到清朝乾隆年间已经改为禅院。该寺曾有元朝僧人贵吉祥立的碑记,明朝嘉靖年间大学士徐阶撰文的《重修广通寺碑》、康熙帝书的“息心净行”“慈灯普照”匾额,俞兆晟撰文额《重修广通寺碑》,雍正帝书“福佑升恒”匾额及《御制广通寺碑》,乾隆皇帝《御制过广通寺诗》碑等文物。

该寺明嘉靖三十八年太监黄锦重修时,加高台基,寺门前环以矮墙,四角有高楼,可以登高眺望。前为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左右环以十八罗汉。再后为方丈院,各二十七楹,作为禅堂、斋堂和厨库。山门左建房五间。清代康熙年间,捐资修无量寿佛殿三楹。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十八日,御书广通寺额。雍正十一年(1733)八月“特发帑金,重为修葺”,并立“世宗御制广通禅寺碑”,明清时这里是春游胜地。该寺1988年时,尚有20多间明清建筑,北下关小学占用。1999年春,古寺已无片瓦,只有康熙“敕建广通寺额”、雍正御制碑与几棵古槐和松柏。

广通寺碑和赐额

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