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淀寺庙
-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 政协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
- 2378字
- 2024-11-02 08:26:16
香山法海寺
香山法海寺位于西郊香山南路的一个分支山坡上,就是万安山上,所以称香山法海寺,主要是与南面(石景山模式口)的法海寺相区别,故也称“北法海寺”。香山法海寺不仅是皇家风格的寺庙,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而且存有多处石刻和民间传说,又是潜在的红学和文化资源,因此,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香山法海寺原为龙泉寺,元至元年建,明正统年重修,改名弘教寺。“山中第一大寺”宏教寺的旧址。宏教寺亦称弘教寺,寺内有弘教禅林刻石,所以又称宏教禅林或弘教禅林。《元史》记载,中书省言:“给养军民,必藉地利,世祖建大宣文宏教寺,寺赐永业。”清朱彝尊《西山宏教寺题壁》云:“都城西山宏教寺(明)正德间中贵晏忠所造。清顺治十七年间重修,改为法海、法华二寺。康熙年间又修葺,雍正年间修缮翻新,乾隆年间再次扩建并在殿堂悬以额联。”
香山法海寺全景(张嘉鼎绘)
遗憾的是寺庙的主体建筑已毁,只剩下荒草丛中的山门、石刻和一些残垣断壁。好在近年政府出资重修,即将竣工恢复原貌。
法海寺建筑设计的布局相当巧妙。首先其坐落的位置颇佳,它所在的山岭因酷似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一到秋天,中间的山岭红叶遍布就像凤凰的头和身,两边的翅膀却是碧翠生风,而金碧辉煌的法海寺恰好落在这只凤凰的背上。
法海寺与其他寺院在建筑上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寺庙坐西朝东,大有辽金时代的风格。这种格局在北京仅在大觉寺等处有所体现。
山门
修复后的庙门
法海寺建在山上,而山门却开在一里之外的山脚下,南北通衢大道的边上,因此巧妙地解决了出世修行与普度众生的矛盾。其山门上建有高高的藏式白塔一座,相当醒目。这种形式的过街塔,在全国也是少有先例。
据记载,此塔建造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山门塔的北边紧接着清朝的番子营——原系很大一片营房式建筑,现在则属于戒备森严的炮兵司令部的院落。
法海寺山门过街塔完全石造,建造精美,形状略似十字,立面分为数层。座上是塔肚,塔肚四面有四个浅龛,龛中是浮雕造像,龛边亦有细刻,刻工甚俊。中间束腰石色较白,刻有生猛的浮雕狮子。在束腰以上,各层重叠像阶梯,每阶每面有三尊佛像。最顶上则有仰月的教徽。
塔门
这圆拱门洞是石砌的。东面门额上题着“敕赐法海禅寺”,旁边镌着一行“顺治十七年夏月吉日”的小字。西面额上题着汉、满、蒙三种文字,其汉字是“奄巴得摩乌室尼渴华麻列吽吒”。门洞内绘有壁画,顶上一部分虽然颜色已斑驳陆离,却依稀可见。
由门洞西望,是一座石桥,桥下是一道山沟,有条山道与桥相接,直通到山坡上的法海寺。石桥东西走向,北侧靠近塔门有一座小庙。在山门的北边较远处,还能看到另一座寺庙——关帝庙。沿着1米多宽的石板路,可到达那座小庙,庙门前有两尊汉白玉石狮,如今破损严重,歪倒在路旁乱树丛中。
法海寺庙门今尚在,虽然有些残破但仍可看出当时的模样。
法海寺整个寺庙分左、中、右三路。
山门内中路,现有两座旗杆座夹石,有两通康熙五年(1666)的石碑,右边碑记:敕赐法海禅寺碑记;左边碑记:敕赐万安山法海禅寺十方碑记,是研究法海寺历史的实物资料。石碑的底座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蟠龙。
沿阶而上,石碑后是弥勒佛殿遗址,过去曾有乾隆皇帝御书“德水香林”的匾额及楹联,今已无存。弥勒佛殿后才是钟楼和鼓楼,这与一般的寺庙是不一样的。
再往里走经过一片废墟,又见两通石碑。左侧石碑刻顺治皇帝御书“敬佛”二字,碑阴刻有历代佛祖图;右侧石碑为顺治十七年(1660)奉旨示禁碑,碑阳刻“严禁伐林放牧”诏书,碑阴刻“敕赐万安山法海禅寺界址”,东至山门塔,南至龙泉岭,西至主山顶,北至香山岭。监造弟子,超圣、超妙。由此可见当时地界相当大。
石碑后是大悲正殿遗址,殿宇轩昂,甚为宽敞。如今的人们仍然可以从现存遗址中那巨大的柱基、柱础中,领略到当时的场景与气派,大悲殿正殿的后部供奉佛像。现在的遗址中,还保留着佛像的石头雕刻的须弥底座,旁还有一个歪倒了的半米高的石头花瓶。
敬佛碑
再后是一个高台,两侧有台阶铺设。拾级而上,后面的高台很宽敞平整,是一个院落,古籍上记为“后殿”,推测为藏经楼之类。根据史书记载,清世祖雍正皇帝曾驻跸于此观海,即俯视玉泉山周围的湖光山色,可见其寺庙建筑一定相当雄伟,再加上依傍山势,更能领略风光达到尽兴无疑。院中有一株巨大的银杏树,旁植松柏若干。
最高一层院落,分左右两路,右边是一处精舍,乃方丈院。廊前对称地栽种着两棵侧柏,中间一小石甬路,通向前方一个很陡的峭壁。峭壁上凿有阶梯通往下方,那里有假山和僧院、泉水和方塘。此水来自方丈院西南方不远的不老泉,不老泉旁有龙王堂。后院左边有“弘教禅林”摩岩石刻,又有“返照岩”“眠云窝”等小型刻石分散在山坡荒野中。
左右两路建筑较少,与中路平行。一进门,是地势低洼的“南大坑”“北大坑”。再往里走,是两进院落,多为僧房寮房,现在已经夷为荒草丛生的平地了。法海寺四周围之墙,为垒石而砌,并覆瓦其上,甚是高峻。
寺外墙左右各有一道飞流而下的山涧流水,在寺前的山脚下合而为一。溪水穿小桥,过山门塔之右而流出,是法海寺有名的景致“二龙戏珠”。寺内松柏蓊郁,古树参天,据说有生命的万物,只有银杏、松柏、国槐这样的树可以存活上千年,任凭风吹雨打、朝代变迁。
法海寺与清代皇家的关系密切,首先看到的是现存的清朝前期四代皇帝的多处活动记载和墨宝。其遗址中至今还屹立着清朝顺治皇帝亲笔御书的“敬佛”等两通石碑和康熙五年(1666)的两通石碑,多处殿堂题有康熙、乾隆题写的匾额楹联。雍正十一年(1733)法海寺又重修,至雍正时期该寺庙的建筑规模已经达到殿宇寮房87间。乾隆年间再次扩建并在殿堂悬以额联,其规模应当更盛。
经过历史的洗礼和文化的变迁,虽然这里已无庙堂,但山门、碑碣、旗杆座犹在,殿址、柱础清晰可辨。树木遮天蔽日,怪石环列,风景幽深,精美石刻点缀其间,的确也是个访古寻幽的好地方。
法海寺遗址1999年被海淀区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