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有别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乃问于天师曰

这个天师指的就是岐伯,岐伯在当时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医生,应该叫上医,又叫天师。中国文化几千年传承下来以后,有很多东西一直在被掺杂、被搅和,比如说“天师”这个词,最开始出现的时候肯定是一个非常正面、褒义的词,但是到了现代,如果有人说你叫某某天师,你肯定会觉得有些别扭,是不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很多的好词慢慢地被不停地掺杂进很多东西就变得不好了,那我们在学习《黄帝内经》的时候,最好把自己置身于三千多年以前,再来看《黄帝内经》的文字。当时的天师,是一个有很高的位置、能够通天的人。因为古时候有一部分医生就是通过祝由,也就是巫祝的方式,用巫术来进行治病的。

余闻上古之人

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对黄帝来讲是上古时代的人,那对我们而言,就是更早更早以前的人了。)我们人类,在很早很早以前的一段历史,它的记录是非常缺乏的,且不说《黄帝内经》里面所讲的上古之人,拿三皇五帝的历史来说,记录得就非常少。在《尚书》以及孔子后来整理的文献里面才能找到;不仅仅我们中国是这个样的,比如说古希腊,它的文化发源也是很早,也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说不清楚,通过《荷马史诗》,以诗的方式来记录历史,并且是把历史放到了次要的位置上,更关注的是诗的情怀;再比如,像古埃及文明,有很多确凿的东西,比如木乃伊,都是放在那里,可是关于它的制作技术的文献记载非常少。这里提到的上古之人,很可能比这些人还要早,是更早的一段历史,我们就可以约略地把它理解成为是非常非常久远的人。

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这些人,他们基本上都能活过百岁,而且更厉害的是什么呢?动作不衰。也就是说,他们不仅活得寿命长,而且生命质量非常好,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现在有的时候说,寿命长好像就等于健康似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寿命长,但一直在受罪,这种生命即便拥有,也不能讲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这里说到的春秋皆度百岁,过了一百多岁动作不衰的人,其实现在也能见到,这种人很多是习武之人,习太极拳之人。虽然这样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但是最起码说明这样的人是存在的,他们不仅外练筋骨皮,而且还会内练一口气,同时很注意饮食起居。虽然现在百岁老人,不管在哪都很少见到,可是从黄帝的这一问来看,在他所说的上古时代,应该是一个普遍的情况。

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今时,是指黄帝所处的年代,也就是两三千年以前。那时候的人就已经是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五十岁而动作皆衰,行动就不那么方便了。实际上我们如果参看历史,会发现民国之前整个中国人的平均寿命都不是特别长,有战乱的原因,有饥荒的原因,也有疾病的原因。战乱、饥荒、疾病、社会动荡,这些都是相关的,黄帝在这里所说的“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说的在那个时候,战乱、饥荒、疾病、社会动荡就已经出现了,人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行动不利索了。现在有些人四十来岁,甚至三十来岁就开始,行动不便利了,因为现代人很多都是运动特别少,活动特别少,即便有活动呢,也不像古代人那样去做田间的劳作或打猎,这些都是很辛苦的事情,即使这样,黄帝所在的年代都已经有“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情况了。

〖名家注解〗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也,人将失之耶?

王冰曰天师,岐伯也。

马莳曰“天”,乃至尊无对之称,而称之为师,又曰天师,帝之尊岐伯者如此。“度”,越也。《尚书·洪范篇》以百二十岁为寿,则越百岁矣。

张志聪曰天师,尊称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者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伯曰天师。度,越也。度百岁者,百二十岁也。

高士宗曰岐伯为帝师,故史臣称为天师。帝欲天下之人,寿同上古。故问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度,越也。年越百岁,而动作且不衰。今时之人,年仅半百,而动作皆衰者,岂古今时世之异耶?抑不得其道而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这里又提到了“神”。我们大部分人,看完这段,基本上能记住的是上古之人怎么怎么样: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则不然也,故半百而衰也,和上面的一样。中间这一段文字有很多的意思,有的人读快了,就会忽略过去了,有的人会深究,但深究后也搞不明白,阴阳是什么?术数是什么?神是什么?形是什么?几个是什么问完之后直接就放弃了。如果这样的话,这段话的精华又没法得到,所以我们现在慢慢地把它逐句分解地来读一下: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问题马上就出来了——其知道者,知道者是什么人?古时候的文字,就是在金元之前、外族文化还没有大量进入中国之前的很多文字,一个字就是一个意思,所以“其知道者”,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知道”是一个词,“者”是一个词,不是这样的,知是知,道是道,者是者。知道“道”的人,“者”就是什么样的人,在这里,其知道者就是上古之人,那些懂得道的、知道道的人。这就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揪出来了,什么是道?这个问题就像我们前面讲的什么是神一样,很难讲。回到刚才讲过的那句话,它(道)约略就是能够把生、弱、幼、长、成串在一起的东西,约略就是与“神”相同的东西,约略就是登天才能够把握的东西,约略就是那个成所在的东西。成什么?成道,成仙。所以这个道我们可以从它的上文来稍微辅助理解一下,当然它包含的范围不止这些。我们再往下看,就可以知道在这里所讲的道是什么。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道在阴阳中;道在术数中;食饮有节,道在饮食中(茶道属于饮);起居有常,道也在起居当中,每天几点起床,几点睡觉,甚至怎么喘气儿,其实也是道,道也在这个呼吸中。有的时候我们跟人说:“你生病了,要踏踏实实地养病。”那人听了肯定觉得这是很平常的安慰的话。很平常安慰的话其实就有它的道理在,有它的道在。有时候换一种说法说:“你一定要静下来,一定要心静,心静如水,你要静坐。”把这些东西加上来的话,人家可能立刻就觉得“哎哟,好有道理啊,确实应该静下来。”其实说的这个静下心来,说的这个静坐,说的这个安安静静的,其实就是那个通俗的说法——踏踏实实地好好养病,是一个意思。对吧!

“法于阴阳”,阴阳是什么?有非常多的回答,阴阳其实就是道,就是规律。为什么非用阴阳来讲这个规律,来讲这个道呢?因为我们认识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相对的东西,我们才能够了解,也就是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一定要从相对的这个地方开始,如果你不让它相对,那它肯定就是绝对的,我们没办法去认识绝对的东西。我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必须要给它概念,给它定义,必须要让它赋予思想和言语的这个性状。这也是为什么在讲到“弱而能言”时要强调“能言”这一部分,因为如果不借助言语,外在的世界就无法被认知、交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如果我们没法去把它变成言语,变成思想中的概念的话,它放在那,一块石头和一根木头没什么区别,可是当我们认识到这是一块石头的时候,大脑立刻就产生了一个概念:那不是木头。也就是有石头概念存在的时候,就一定有非石概念的存在;有木头概念存在的时候就一定有非木概念存在。如果定义阴的时候,就要有一个阳的概念。比如说把在上面的天定为阳,那么在下的地就是阴,很多的事物就通过这样相对的方式,逐渐形成了人类的整个的认识系统。

“法于阴阳”,其实说白了,就是在法人类的智慧系统。因为这是最根本的东西,一定要从最根本的这个“是”与“非是”地方开始,逐步积累起来才能够形成我们整个认识体系。太极生两仪(两仪其实就是指的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再分成六十四卦,这些卦象再进行复杂的变化,这个复杂的变化其实与我们的客观规律是吻合的。这些变化之后就形成了“术数”。中国的术数和西方的术数,其实与数目的联系并不大。比如,我们讲的十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些符号就是数学符号。岐伯在这个地方所讲的阴阳、术数,所指的就是人类智慧所产生的对我们生活的、生命的指导。什么东西你能吃,什么东西你不能吃;什么东西你能喝,什么东西你不能喝。

食饮有节

这个地方又出现一个很关键的概念:节。我们看过竹子,是一节一节的;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可以稍微更广泛地联系一下,在物理学有光、磁、电,发光的物质用电子去轰击它时,如果能量累积到足够大的时候,电子会跃迁,跃迁到下一个能级时,就会产生光子。也就是光产生电的时候,会有一个能级的跃迁。能级就像“节”一样,如果能量不够呢,怎么去轰击它,这个东西都不会发光;反之,当这个能量达到能级标准之后,它就开始发出光子。所以从物理学最根本的光磁电这三者的关系上就已经有节了。简单来讲,如果是无节的话,那个电子,只要加能量它就放光子,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因为它是分段的。在这一个段上放出,然后再加到一个能级上,它又开始放光。这个图如果画出来就很像是一根竹子,中间一段是空的,到某一个节点就可以发光。所以这个地方呢,我找到自己认为的一个佐证:从物理学来讲,其实就已经遵守了这个节的关系。自然界中,有节气变化,人吃饭呢,也要分段,一天之中,早上一顿,中午一顿,晚上一顿。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比如我们常讲,“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看书呢,不能总看,是不是?运动也不能总运动,要有张有弛,是不是?白天活动完了,晚上都要睡觉,你不能连着一天一夜,两天两夜不停地这样去熬夜,搞到第三天的时候基本上就快挂了,所以说处处有节。

起居有常

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居?也要有一个规律,这个“常”就是规律。我们现在也知道,如果谁敢轻易地、经常性地去改变自己的生物钟的话,基本上等于找死。既是那个“找死”,也是那个“早死”。所以起居有常,这个生物钟的规律,自己一定要重视。这不是开玩笑的。

不妄作劳

什么是“妄”?打个比方说:我今天比较饿,吃两碗能吃饱,这个不算“妄”;但吃了第三碗、第四碗,还觉得很香,已经觉得不饿了,但因为它香,所以还吃,那这个时候就叫作“妄”。“作劳”我们可以翻过来理解,劳作,什么叫作劳作呢?人活着肯定要出力劳动,出力的时候,如果超过限度,身体往往会收到信号(身体其实经常给我们这种提醒),但是由于有了妄念,觉得自己不累,觉得自己还能干多少;我太喜欢那个东西了,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去做。在这个时候呢,就叫作人给“妄”控制了,这个时候就会伤害健康。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最后一句是这一段里面最重要的话。如果你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时才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几句话都非常容易理解,难理解的是这个“故能形与神俱”。想理解这句话,就先要理解刚才说的“阴阳”,要理解什么是“形”,什么是“神”。如果把人的认识分为阴阳的话,神就是阳,神就是天;形就是阴,形就是地。或者像刚才打过的那个比方,神就像磁一样,形就像电一样。我们知道电磁可以互相感应,磁和光没法感应。《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叫作“人法地,地法天”,如果换到这个里面,光法电,电法磁,光和电之间有一个光电作用,电和磁之间有一个电磁作用,电磁波就是通过这个电磁作用,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LED就是光电反应,但是磁和光之间没有。《道德经》讲了人法地,地法天,如果你把它应用到微观粒子世界上,也一样的。“形与神俱”,这个“形”就是指我们的形体,形体很好理解;“神”是什么?你姑且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精神,但是还不全面,怎么个不全面法呢?因为前面加了个“你的”精神,我这样讲是想给大家留下一个口儿,因为你如果不断地去学习的话,你一定会突破这一点,你会明白这个精神不仅仅是你的精神。你的精神从哪来?“幼而徇齐”,是从你的祖先,是从整个人类那里继承来的。如果大家现在还没有明白这一点,认为我的精神就是我的精神,和我的祖先有什么关系?慢慢来,不着急,花一些时间,这个不是那么容易一下子就明白的。“神”字,左边的那个偏旁,是“礻”旁,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有福报的人,希望自己是一个有福之人,也希望自己是一个有礼之人,我们看这个“神”“福”“礼”,都是示字旁(“礻”)。就是指示的“示”,明示暗示的“示”,这个“示”其实就是祭祀的意思,从造字本义来说,示字就是下边是一个架子,上边放了贡品。再比如,“祈祷”两字也是用示字旁。一个人除非你不想做一个有福的人,你也不认为世界上有祸,对福祸不认同,可以认为没有神,但只要你用中国字,用福祸这种字,就说明你对神存在是认可的。你去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会看到他们努力想跟神发生联系,中国人在国外会被人觉得很奇怪,被认为没有宗教,没有信仰,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我们自己不会觉得没有宗教信仰,而有宗教信仰就是跟神相关。

〖名家注解〗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王冰曰上古,谓玄古也。知道,谓知修养之道也。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者必谨先之。《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此之谓也。食饮者,充虚之滋味;起居者,动止之纲纪。故修养者谨而行之。《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生气通天论》曰: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是恶妄动也。广成子曰: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故圣人先之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注本云:饮食有常节,起居有常度,不妄不作。《太素》同。形与神俱、同臻寿分,谨于修养,以奉天真,故尽得终其天年。去,谓去离于形骸也。《灵枢经》曰:人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以其知道,故年长寿延。度百岁,谓至一百二十岁也。《尚书·洪错》曰:一曰寿。百二十岁也。

马莳曰此言上古之人,所以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非但以其时世之异,实由于人事之得也。

“道”,大道也,天地万物之所同具也。以此道而修之于身,则谓之修养之道。修道而有得于心,则又谓之德(德之义见第五节。)“术数”者,修养之法则也。上古之人,为圣人而在上者,能知此大道而修之。法天地之阴阳,调人事之术数(术数,所该甚广,如呼吸按跷,及《四气调神论》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阴阳应象大论》七损八益,《灵枢·本神篇》长生久视,本篇下文饮食起居之类。)饮食则有节,起居则有常,而不妄作劳。故有此形,则有此神,而尽终其天年,越百年乃去也。(《灵枢·天年篇》云:“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即形与神俱之义也。)

张志聪曰“上古”,太古也。“知道”,谓知修养之道也。“法”,取法也。“阴阳”,天地四时五行六气也。“和”,调也。“术数”者,调养精气之法也。盖阴阳者,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故能取法以和调,是谓得道。《灵枢·决气篇》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饮食有节”,养其气也。《生气通天论》曰:“起居如惊,神气乃浮。”“起居有常”,养其神也。“烦劳则张,精绝”。“不妄作劳”,养其精也。夫神气去,形独居,人乃死。能调养其神气,故能与形俱存,而尽终其天年。

高士宗曰言非时世之异,乃人自失其道也。上古之人,其知养生之道者,能取法于天地之阴阳,调和于五行之术数,知阴阳术数之道,则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以养其形,不妄作劳,以安其神,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此所以春秋皆度百岁乃去也。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

现在的人是这个样子的:以酒为浆,喝酒就像喝水一样,这现象在北方是非常常见的,酒,容易乱性,性是《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中这个性,这个性是指人的本性。

以妄为常

妄和常之间是有尺度的,这个尺度很难把握,只有诚恳的人才能把握住妄和常的尺度。什么叫诚呢?就是不欺骗自己,听了这句话,你可能就会想难道我经常欺骗自己吗?很不幸,人确实经常欺骗自己,包括我自己在内。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诚”,做到不欺骗自己,其实很难,比如,今天降温了,天气冷了,如果你能诚实地对待自己的感受,那么你穿的衣服的厚薄就会是合适的,但是我们往往会说,虽然天气冷了,但已经出来了,懒得回去加衣服,找个理由就把自己骗了;或者现在饿了,但是还想玩一会儿,找个理由就把肚子给骗过去了;或者明知道这件事情做得不对,可是那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我这样做应该也没有太大的错,一转念把自己的心骗了……这些情况非常多,无处不在,甚至有时候在梦里也会骗自己,所以这是妄常之间特别难界定的地方。如果你能够分清楚妄就是妄,常就是常,能把这两个东西分开,形和神就俱了。比方说天气冷热的问题,天冷了我就加衣服,你对天气有一个真实的判断,然后实际采取的行动,这个形上的东西,就和刚才你精神上、思想上的认识是一致的,这就是形与神俱的意思。否则本来你冷了,但是你不去穿衣服,本来你饿了却不去吃饭,形与神就分开了。

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

《论语》当中有一句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当我们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就不得不佩服孔子的智慧,讲了这么大一篇,“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一直到最后的“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就是这么一句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喝醉了以后行夫妻之事,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这个真是指人的真气,真阳。人活的是一口气,这个气是什么呢?就是真气和真阳,人的健康、快乐都依赖于这个真气和真阳上,甚至成而登天的“成”、“登天”,也都依赖这个真气和真阳,一旦耗散了之后,你肯定没办法“登天”,没法成功了。或者说只能等下一次机会了。

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讲的是人的气、脉、精、神这四样东西。一个人,如果血虚的话,他血气就不足,气和血之间有个统领的关系,一个健康的人的精是不能枯竭的,气是不能耗散的,血要持满。“御”是驾驭的意思,这个御神,就像是御龙一样,你要能驾驭它,你如果不能驾驭这个神的话,就经常会被这个妄所牵制。我们用牵制这个词和驾驭这个词很相似,就是用绳子控制方向。“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一个人如果意念多了,说话多了,就会耗散真气。满和圆是在一起的,做人要做得圆满,像我们前面所讲的“生弱幼长成”一样,要把它形成一个圆圈。你不能说走到一半这个人生就结束了,这怎么圆满?这里有一个要点:在御神的这个部分,虽然岐伯是在批评人们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其实他这个时候就是在告诉人们:不能竭其精,不能耗散其真,要持满,要御神。

“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追求的就是让自己开心、快活,这里指的是过度的开心,过度的快乐,到了什么程度?到了“妄”的程度。人这一生如果用一词来形容,叫什么呢?叫淡淡的欢喜。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充满了狂喜、大喜,务快其心,这其实是不正常的。要开心,但不能凡事都务快其心,如果凡事都务快其心的话,一定会“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我们现在非常多的人,到了晚上很晚了还在看电视、上网,起居无节嘛;为什么起居无节呢?逆于生乐嘛;为什么逆于生乐?就是务快其心嘛: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个时候当然就起居无节了,“故半百而衰也”。所以讲到这里,前面的三段的意思我们就看清楚了:怎样能够让自己去“尽终其天年”,最重要的就是“形与神俱”,也告诉方法了:“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食饮有节,和于术数,法于阴阳”,那首先数术与阴阳是要学的呀,不学怎么能知道?所以,《论语》的开篇就讲到了:“学而时习之”。《论语》第一个字就是“学”,你不学怎么知道阴阳?怎么知道数术?怎么知道人类的智慧?

〖名家注解〗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王冰曰动之死地,离于道也,溺于饮也,寡于信也,过于色也。乐色曰欲,轻用曰耗。乐色不节,则精竭;轻用不止,则真散。是以圣人爱精重施,髓满骨坚。《老子》曰:弱其志,强其骨。河上公曰:有欲者亡身。《曲礼》曰:欲不可纵。○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耗作好,言轻用而纵欲也。《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言爱精保神,如持盈满之器,不慎而动,则倾竭天真。《真诰》曰:常不能慎事,自致百疴,岂可怨咎于神明乎!此之谓也。○新校正云:按:别本时作解,快于心欲之用,则逆养生之乐矣。《老子》曰:甚爱必大费。此之类欤!夫甚爱而不能救,议道而以为未然者,伐生之大患也。亦耗散而致是也。失道者,不可斯须离于道,则寿不能终尽于天年矣。《老子》曰: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亡。此之谓离道也。

马莳曰此言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非但以其时世之异,实由于人事之失也。凡物之有浆者,味甘而美(如今蔗梨等物,皆各有浆)彼则以酒为浆,异于上古之人饮食有节者矣;“以妄为常”,异于上古之人不妄作劳者矣;“醉以入房”,以情欲而竭其精,以竭精而耗散其真,当精满之时,不知持之;(《五脏别论》岐伯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观此则肾脏主藏精,满而不实,可以持守。)吾形有神,不时时御之(义见上节。)务快其心,而悖夫养生之乐;其起居则无节,又异于上古之人起居有常者矣。所以年半百而衰,不能如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也。

张志聪曰酒能伤脾,脾气伤则不能宣五谷味而生气伤矣。“以妄为常”,伤其神矣。“醉以入房”,减其精矣。言今时之人,不知道者,纵嗜欲而伤其精气神也。乐色曰欲,轻散曰耗。“真”者,元真之气也。“不知持满”,不慎谨也。“不时御神”,不能四时调御其神也。言不知道者,不能慎谨调养,而丧其精气神也。心藏神,务快其心,丧其神守矣。乐则气缓,而更逆之,伤其气矣。“起居无节”,耗其精矣。言今时之人,惟务快乐,不能积精全神,是以半百而衰也。

高士宗曰今时之人,不知养生之道,而且戕贼其生。酒能乱性,若以酒为浆,则心不由理,而以妄为常矣。以酒为浆,则身不由心,而醉以入房矣。醉以入房,是以欲竭其精也。以妄为常,是以耗散其真也。竭精耗真,则不知持满之道以养身,不知随时御神之法以养心,但务快其心,而其身则逆于生乐,致起居无节,不能形与神俱,故年半百而动作皆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