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无视常识:逻辑混乱、张牙舞爪

这一类型的问题大多集中在激励类的培训课程中。

和绝大多数读者能够感受到的一样,这一类课程往往能够给学员灌输一些让人感觉特别正能量的观念。如果单从字面意思看,似乎又有那么几分道理,但是,若能理性一些,大多经不起细细推敲(不一定是结论有多么荒唐,更多时候是推导结论的过程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甚至有些说法根本无视基本的生活常识。逻辑混乱不说,还给人张牙舞爪的感受。

先举几个笼统的例子。

从相对宏观的培训行业上来说,“成功学”一直是长盛不衰的课程之一。作者从没有断然否定过“成功学”培训可能对学员产生的一些正向作用。但是,以唯一指标(即“做人上人”,如何做到呢?“成功学”会给到你很多的“方法”。)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怎么琢磨都会觉得哪里好像不太对劲!

此外,还有一类呈流行状态(用当下的说法就是类似“网红”热度)的培训课程。比如,曾经风靡的“细节决定成败”“拒绝任何借口”“心态决定一切”之类,不必细说课程内容,单单课程题目所彰显的观念就已经漏洞百出。比如:

——细节真能决定成败?或者决定成败的因素只有细节?

——为什么要拒绝“任何”借口?难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借口能够真正消灭吗?

——心态怎么决定一切?什么样的心态能够决定一切?

……

很多培训课程提出的观念都经不起上面类似问题的诘问!作者更主张的是,没有任何一个观念或者方法可以统领或者解决学员所有的问题——有些观念之所正确或者有价值,仅仅是因为践行这一观念的人正处在“此时、此地、此景”而已。

从更具体的微观上说,无视基本常识,无视基本逻辑关系,只是一味“张牙舞爪”的课程更是不胜枚举。这一类课程的典型特征就是“打鸡血”“灌鸡汤”(如图1-11所示)。

图1-11“打鸡血”式培训课程

这一类课程之所以“经久不衰”,除了有培训师自身的原因之外,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恐怕就是“市场需求”了。不得不承认,的确有人需要这样一些具有强刺激或者心灵慰藉效用的培训。若如此,作者也不便过多言说了。

此外,微信公众号“黑白先生”中的一篇文章《心灵鸡汤与哲学的本质区别》,也从另外的视角解读了此类课程背后错综复杂的因由,原文照抄,供读者明辨。

心灵鸡汤与哲学的本质区别

初识心灵鸡汤文,的确很有迷惑感。比如,《读者》《青年文摘》或者朋友圈转发的美文软文,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劝导人们要安心、要平和、要精神纯洁、人格高尚,不要与人争吵,恶人自有恶报,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等。仿佛你稍有埋怨就是自己的不是,就不能福慧双修了。

心灵鸡汤的套路如画饼充饥,先给你描绘一个假想的世界,再给你个方程式——你若怎么样,生活便不辜负你云云。人是应当“感恩”和“知足”,但其美好和煽情的背后,其实是对逆来顺受这一结果的认命,说白了就是一种心灵麻醉剂。

我家有个亲戚,岁数比较大了,目前退休在家,特喜欢在微信里转心灵鸡汤文,每次去她家看她,都给我讲于丹在《论语心得》里写的小故事,并且对我的文字数落一番。其实我很理解她,20世纪60年代高中毕业,在一家单位做办公室文员一辈子,从没出过门,是一个地道的小文青,喜欢看浅显的东西,因为复杂了,她大脑思维也转不过弯来。当然,她可不这么认为,她认为,她看的人生感悟都是高深的哲学。

很多人都拿心灵鸡汤当哲学,今天我就在这里说透,什么才是哲学。心灵鸡汤是营造一种氛围,让人深陷其中,把“自己”整丢了。而哲学是“我思故我在”,本质是找到“自我”。心灵鸡汤是面对矛盾的一种妥协的自我安慰,而哲学是直面矛盾和鲜血的淋漓。心灵鸡汤是感性,哲学是理性。心灵鸡汤是不断地肯定,告诉你“这就是答案”,而哲学是不断追问“到底是为什么”。

举例:

“改变不了环境,就去适应它”,这种思考方式是以物为出发点,这是心灵鸡汤。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与环境的争斗,只有三种可能,即

被环境压迫、适应环境和突破环境,即使改变不了环境,也不要被环境改变了自己”是以人为出发点,这是哲学。

“现实的就是合理的,顺其自然、顺势而为、不断修行”,这是心灵鸡汤。

“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也就是说,现在存在的现象,当初产生它的时候必然有产生它的原因。如果这个理由将来不存在了,终究有一天它也会消亡”,这是哲学。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是心灵鸡汤。

“认识生命,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这是哲学。

“人生苦短何必活得那么累”,这是心灵鸡汤。

“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死亡的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活着”,这是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