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与讨论】

美国职位分类制度

美国职位分类最早是从工商界的时间研究、工作分析、工作评价中发展而来的。1911年,美国芝加哥政府首次在政府内试行职位分类,将“工作分析”、“工作评价”演变成“职位分析”、“职位评价”,把“工作说明书”演变成“职位说明书”,凡属同一规范,一律同一薪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州政府也纷纷仿效,都获得成功。1915年在美国形成一股“职位分类热”由东向西逐步蔓延。192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职位分类法》,正式推行职位分类制度。

根据职位分类法的规定,凡适用“功绩制”人员的职位,一般均适用职位分类的规定。但有些机关及职位不适用职位分类,如:邮政部的军邮人员;联邦国务院所属的国外机构人员;退伍军人机关的医师等。

在职位的分类结构方面,分为纵向区分和横向区分。横向区分即职位的性质区分。自1977年7月起,美国职位分类纵向分为22个职组,每个职组再分为若干个职系,共计427个。其职组名称及所包括职系数为:(1)综合职组,28个职系;(2)社会科学、心理学及福利职组,29个职系;(2)人事管理及劳工关系职组,16个职系;(4)一般管理及文书事务职组,40个职系;(5)生物学职组,22个职系;(6)会计预算职组,20个职系;(7)医疗、医院、齿科及公共卫生职组,46个职系;(8)兽医学职组,2个职系;(9)工学职组,21个职系;(10)法律职组,24个职系;(11)美术工艺职组,21个职系;(12)商业及工业职组,25个职系;(12)著作权、特许及商标职组,10个职系;(14)自然科学职组,26个职系;(15)司书、记录、保管职组,5个职系;(16)数理及统计职组,10个职系;(17)装置、设备及设施职组,9个职系;(18)教育职组,7个职系;(19)调查职组,26个职系;(20)品质管理及检查职组,4个职系;(21)采购职组,8个职系;(22)运送职组,16个职系。

纵向区分即职位的程度区分。美国职位分类纵向区分为18个职等,各职等的职责程度如下表,表中列出了1~5等的职责:

美国职位分类职等职责程度表

美国自实施职位分类以来,至今已有70年之久。职位分类作为一种比较科学的人事管理方法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并逐渐成为现代人事管理的一种标志。但职位分类还有一些弊病,美国人事当局仍在探索和不断改进。

一是手续繁琐。职位分类要从职位调查起经一定的程序至职位归级,但一遇职责变化,又需要重新归级,使人事工作人员感到手续过繁。

二是归级困难。职位系根据职位说明书与分类标准相比较后,将职位归入与其职责内容充分相似的职级,但分类标准的叙述,内容甚为抽象,致使职位归级工作困难。

三是分类内容经常修正。分类标准是业务内容的反映。当业务内容有重大变化时,分类标准即需要配合修正,而政府机关业务变动性大,故分类标准修正频繁。

对此,美国人事当局曾于1970年组织专门小组,对职位分类作过一次检讨,并将检讨结果于1972年2月向国众议院提出报告,其中写到对职位分类应坚持五项原则及统一六点认识。五项原则:(1)适当合理的职位分类,有助于选择优秀的人才,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晋升制度与工资制度,是人事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2)职位分类制度应随时改进,以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2)现行的各种不同的职位分类制度应予归并简化,使人们易于了解。(4)职位分类应具有弹性,灵活运用。(5)工资制度要与职位分类制度密切配合。六点认识:(1)工作品评方法与分类标准应研究改进。(2)职位分类与职位归级,为政府人事管理所必需。(2)工作品评与归级,是人事管理的基础,但许多人未能这样做。(4)职位分类与归级缺乏弹性,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客观需要。(5)因联邦政府中现行多种职位分类与等级制度,造成管理混乱,使许多相似的职位适用不同的考选、任用、升迁与待遇。(6)对许多专业技术职位,因品评方法或者等级不同,致使在待遇、资格条件及其他人事措施上均不一致。为此,美国人事当局提出了对职位分类做出改进的意见。

1978年后是美国职位分类的新发展时期。1978年月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这次改革涉及面广,对职位分类来说,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高级文官改革;二是力图使职位分类制度更加灵活简便,给管理人员以更大的自主权。这是说在职位分类时,出现了重视人的因素的趋势。

讨论题:

1.美国功绩制人员是如何进行职位分类的?

2.美国职位分类存在哪些弊病?美国人事局是如何进行改善的?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猴子的故事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分别关在2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着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的适当位置上,第三间房子的食物悬挂在房顶。数日后,他们发现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一死一伤,伤的缺了耳朵断了腿,奄奄一息。第三间房子的猴子也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猴子活得好好的。

究其原因,第一间房子的两只猴子一进房间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于是,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动干戈,结果伤的伤,死的死。第三间房子的猴子虽做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难度过大,够不着,被活活饿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是各自凭着自己的本能蹦跳取食,最后,随着悬挂食物高度的增加,难度增大,两只猴子只有协作才能取得食物,于是,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这样,每天都能取得够吃的食物,很好地活了下来。

做的虽是猴子取食的实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人才与岗位的关系。岗位难度过低,人人能干,体现不出能力与水平,选拔不出人才,反倒成了内耗式的位子争斗甚至残杀,其结果无异于第一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岗位的难度太大,虽努力而不能及,人才作用无从发挥,十分被动,有如第三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的命运。岗位的难度要适当,循序渐进,如同第二间房子的食物。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能力与水平,发挥人的能动性和智慧。同时,相互间的依存关系使人才间相互协作,共渡难关。

讨论题:

1.从案例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2.从案例看,工作分析的作用是什么?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