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透视: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机制的研究
- 张涛
- 2025字
- 2021-03-27 18:33:46
1.3 国内关于创业教育问题的研究
1.3.1 我国创业教育的兴起
我国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学生发起并主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并在国内管理学院中率先为MBA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方向,还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高新技术创业管理”课程。
1999年,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在清华大学举办。随后,共青团中央开始组织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999年,国务院批转《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同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2002年4月,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9所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
2010年4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陈希指出,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此,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12年8月1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第一次对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作出了规范,创业教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3.2 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
综合国内近几年的研究,多数人认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水平不高。研究认为,我国现阶段开展的创业教育,只是作为一种阶段性教育,还处在一种为大学生就业找出路的阶段,没有贯穿教育培养的全过程及职业生涯,没有提高到国家经济发展“驱动力”的高度。我国创业教育的总体现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通识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
从创业教育通识化教育的内容来说,就是教给学生关于创业教育的意识、思想、理念和精神,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其涉及的范围比较宽泛,包括提供给学生经过整合的创业知识,培养学生辨别商机的智慧。它不仅重视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品格、社会责任感、商业道德水平和社交能力等。许多学校通过开设1~2门必修课或公选课来完成创业通识教育。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性,同时所学专业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个体之间的诉求不同,这是创业教育进行个性化培养的难题。
表现为:通识化教育容易,个性化培养难。
2.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
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由于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是在“正规教育”之外,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
表现为:开展专项创业能力培养活动容易,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难。
3.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的关键,高校要完成创业教育的内容,客观上需要一支精于业务的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依托于经济和管理类专业教师和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政工干部。客观地讲,尽管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因为自身缺乏实践,特别是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绝大多数教师难以胜任创业教育的工作,创业教育的效果后继乏力。
表现为:传授创业知识容易,内化为学生的创业能力难。
4.创业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高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高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的依据,即评价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高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校毕业生(人才产品)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的,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通俗地说,就是能否使大学毕业生顺利实现充分就业。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也面临这样的困境。
表现为:高校内部创业能力培养自成体系容易,与社会需求对接匹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