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创业教育概述

1.1 创业教育的含义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1998年10月,在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进一步强调指出: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的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创业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而是对传统的适应性、守成性、专业性教育的改造、延伸和提升。

② 创业教育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三大教育体系的交叉整合。

③ 创业教育是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整合。

④ 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

1.1.1 创业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创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这样定义的: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还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

美国CELCEE(企业家教育)是这样定义创业教育的:创业教育是指提供人们以概念和技能辨识他人忽略的机会,具备洞察力、自我评估能力和知识技能,在他人犹豫不决时果断地行动的过程。它包括机会辨识、面对冒险时的资源调度以及进行商业冒险等诸方面的教育;同时,它也包括商业管理运作过程中的教育。因此,创业教育既是一种素质教育,也是对企业创建和新创企业管理运作的教育。

目前,研究者对创业教育的定义因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来说,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类:

① “人才说”,以培养创业者为导向,认为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能够创造工作岗位的人,即自主创业。

② “素质说”,以培养企业家精神为依归,认为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创业者的素质,特别是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的要求,即岗位创业。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可以定义为:通过高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断增强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并将其内化成自身的素质,以催生时机成熟条件下的创业人才,为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发挥个体与群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1.2 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活动要求大学生具备自主、自信、勤奋、坚毅、果敢、诚信等品格与创新精神,要求大学培养未来创业者与领导者的成就动机、开拓精神、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因此,创业教育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通过创业教育将创业者的创业经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以及他们对创业的理解传递给学生。

② 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将创业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气质,使创业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③ 通过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企业家精神。不管学生将来是否自创企业,他们都会因为拥有了这种精神气质而使工作更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和进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