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二郎真君

——大闹天宫(下)

孙悟空战天兵天将,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好看煞!

七仙女、赤脚大仙、太上老君告状,玉帝明白孙悟空又作乱,派纠缉灵官缉访孙悟空行踪。天宫公安部终于出手,效率很高,马上“尽得其详细”。玉帝大恼,立即下令天宫武将倾巢而出,派四大天王,协同托塔李天王父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停云降雾临凡世”,十万天兵布下十八架天罗地网,将花果山围得水泄不通。

打头阵的九曜恶星向花果山小妖宣布“到此降你这造反的大圣”,待把孙悟空从洞中激出来,却故意不叫“大圣”而叫“弼马温”,专提美猴王那把不开的壶气他:“你这不知死活的弼马温!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金丹,又将御酒偷来此处享乐,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在天宫悠哉游悠做大圣时,孙悟空常与九曜星吃吃喝喝,“烂板凳高谈阔论”。听到酒友问罪,孙悟空几乎是快快乐乐地承认:“这几桩事,实有!实有!但如今你怎么?”言外之意是:好兄弟,你好意思把老哥怎么的?听九曜星要踏平花果山,猴儿立即挥起金箍棒。昔日推杯换盏、称兄道弟,今天舞刀弄枪、你死我活!真没错了那句老话: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九曜星一个个败下阵来,李天王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出战,孙悟空派独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迎敌,辰时布阵,杀到日落西山,鬼王和妖王都被天王捉走。孙悟空一条棒抵住了李天王父子和四大天王,再次祭起毫毛战,变出千百个大圣,挥动如意金箍棒,杀退哪吒和天王。美猴王越战越勇!上次大闹天宫,孙悟空与哪吒对阵,最后还得靠点儿阴招,从背后给哪吒一棒,这次正面作战,居然把哪吒父子一起打败,还饶上四大天王。

对阵者各奏凯歌:孙悟空胜了哪吒太子和五个天王;四大天王捉了鬼王和七十二洞妖王。“七十二洞妖王”中有没有牛魔王?从理论上讲,应该有。但第五回“反天宫诸神捉怪”天王们报功,“有拿住虎豹的,有拿住狮象的,有拿住狼虫狐狢的”,“牛”字没出现。孙悟空西天取经时,牛魔王再出江湖,是当年被捉又刑满释放?还是当年就逃出法网?不得而知。吴承恩不是写侦探小说的克里斯蒂,有小小破绽,不足为奇。

花果山紧锣密鼓战斗时,观音菩萨见了玉帝,得知孙悟空大闹天宫详情后,命惠岸行者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遇相敌,可就相助一功”。惠岸与悟空战五六十合,“臂膊酸麻,不能迎敌,虚幌一幌,败阵而走”,李天王只好写表向玉帝求助。观音菩萨向玉帝举荐神通广大的二郎真君。这位玉帝的亲外甥极有个性。当年玉帝对妹子与人间情郎的婚事横加干涉,把妹子压到桃山下。二郎真君劈山救母,美名远扬。偌大天庭,只有他这个亲外甥对玉帝“听调不听宣”。什么意思?作为战斗人员,玉帝调我战顽敌,那没说的,斗强敌是本神的职责和爱好;作为享受下方香火、不享天庭俸禄的天神,玉帝想像对待一般朝臣那样“宣”我见驾,即便你是亲舅舅,对不起,不伺候!

二郎真君对战胜孙悟空很有把握:不要李天王等天兵天将帮助:我输给孙悟空,由兄弟们帮助;我胜了孙悟空,由兄弟们捆绑。只须托塔李天王在空中用照妖镜照住孙悟空不让他逃脱就成。

有当代作家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把好人当做坏人写,把坏人当做好人写,颇有哲理。其实,好人好到像天使,坏人坏到头顶长疮脚底流脓,“三突出”“高大全”是“文革”时的创作规则。中国古代作家早就懂得写人物要写出其丰富性、写出立体雕塑感,不要简单化、脸谱化。《红楼梦》这样的人情小说如此,《西游记》这样的神魔小说亦如此。孙悟空、猪八戒都是所谓“有缺点的好人”或“有缺点的英雄”。哪吒三太子和二郎真君都与正面“男一号”孙悟空斗个你死我活,他们同样堂堂正正、体体面面,用时髦话说,他们身上也有“正能量”。在千奇百怪的天庭武将中,“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的二郎真君最帅气俊美:

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

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

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

腰挂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孙悟空跟二郎真君的战斗堪称古代神魔小说、神话、童话从未有过的精彩战斗、经典战斗。孙悟空跟二郎真君大战二百个回合不分胜负,二郎真君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青面獠牙,两手举着像华山之峰的三尖两刃锋砍向孙悟空;孙悟空变得跟二郎真君身躯面目一样,举着像昆仑擎天柱一样的如意金箍棒,抵挡二郎真君。天兵天将被他们吓得战战兢兢,使不得刀剑。二郎真君的梅山六兄弟趁乱将花果山群猴捉了两三千。孙悟空见众猴惊散,不再恋战,想溜号,被梅山六兄弟拦住,只好玩起变动物的小儿科,没想到二郎真君玩得比他还顺溜且总压他一头:

孙悟空变麻雀,二郎真君变饿鹰;

孙悟空变大鹚老,二郎真君变大海鹤;

孙悟空入涧变鱼,二郎真君变鱼鹰儿;

孙悟空变水蛇,二郎真君变灰鹤;……

战神赌赛变动物,妙趣横生,我们看看这两段描写:

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身,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

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他变得低贱,——花鸨乃鸟中至贱至淫之物,不拘鸾、凤、鹰、鸦都与交群——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

前边一段:两个擅长七十二般变化的高手斗法,是神魔小说情节,但人物心理活动真切可信:孙悟空变个“四不像”鱼儿想逃,二郎真君变个“三不像”鸟儿去捉拿。水中游的孙悟空发现水面上来了只既不像青鹞、也不像鹭鸶、更不像老鹳的鸟,判断是二郎变的,立即掉头逃走。天上飞的二郎真君发现有条鱼儿急转身,既不像鲤鱼、也不像鳜鱼,还不像黑鱼和鲂鱼,肯定是孙悟空变的!他们的判断多富有逻辑性又多“博学多识”?如果吴承恩枯守书斋,只读圣贤书,不曾对植物、动物学科杂学旁收,怎么可能写出“四不像”鱼儿和“三不像”鸟儿?怎么可能写出如此有趣的心理战?对作家来说,没有什么知识是多余的。

后一段:不管孙悟空变什么动物,二郎真君总能变出可咬死啄死他的生物链中的“上线动物”。孙悟空被二郎真君逼急,像《金瓶梅》里被西门庆小妾逼急的陈经济用“脱裤子战术”,孙悟空也施低招,变成贱而淫的花鸨。对野猴出身的孙悟空来说,什么体面不体面,什么高贵不高贵,什么身份不身份,生存才是硬道理。估计到二郎真君的高傲品性,只要能逃脱,猴子连至贱至淫的鸟儿也可以变!而玉帝外甥出身的二郎真君任何情况下都重名誉,看到孙悟空变成这样的鸟,再变任何鸟都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本神绝对不再陪着野猴玩了,变回原形,用弹弓对付!如此奇异的情节,却和人物“出身”亲密无间。而且,吴承恩居然连各类鸟儿的交配习惯都知道!

两将对阵,却幻化出光怪陆离的“动物世界”,天上飞的,水中游的,一物降一物,一鸟治一鸟。战场上竟有如此这般的“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奇哉异哉,情趣盎然,令人拍案叫绝!

孙悟空被二郎真君弹弓击中,滚下山变作土地庙,口齿作门板,舌头变菩萨,眼睛变窗棂。二郎真君寻到山下,不见了花鸨,看到座怪异土地庙,“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当然是猴儿尾巴,“断是这畜牲弄喧!”二郎真君宣布捣门踢扇,猴王立即跳到空中不见了。李天王照妖镜发现:美猴王跑到二郎真君庙了!孙悟空变成对手样子在灌江口理起政来,忙里偷闲、煞有介事“坐中间盘点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有趣!

这些描写当然是神话,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但人物个性非常突出,孙悟空和二郎真君都有惊天动地、神鬼莫测之本领,都擅长变化,但孙悟空始终有“野猴”生物特性,不管怎么变,总有根猴子尾巴,所以变成庙宇时不伦不类将旗杆竖在庙后头,为二郎真君识破。孙悟空跑到二郎庙并天真地宣布“庙宇已经姓孙了”,写紧张激烈的战斗,不忘开玩笑。搞笑搞得精致巧妙,出人意料又入人意中。在古今中外小说作品中,大概找不出第二段孙悟空大战二郎真君这样好看且好玩的妙趣段落了。

孙悟空和二郎真君半雾半云杀回花果山。玉帝观音太上老君在南天门观战,商量如何偷袭孙悟空。观音菩萨要用杨柳净瓶打孙悟空以助二郎一臂之力。太上老君说,你那个净瓶是瓷器,碰到金箍棒就碎了,还是我来吧。这样安排很合理,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岂能“助纣为虐”?太上老君好不容易炼那么多金丹,都给孙悟空当零食吃了,敲猴儿一下子很合理。老君拿出金钢琢:锟钢抟炼,还丹点成,水火不侵,能套诸物……金钢琢打中孙悟空天灵,猴王跌了一跤。二郎真君的哮天犬照他腿肚子上咬了一口,猴王又跌一跤,“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一件当年保护老子过函谷关的兵器,一只细犬,七位凶神恶煞的战将,总算捉住齐天大圣。太上老君这件兵器,将来还会在西天取经路上出现,给孙悟空制造不小的麻烦。向来嘴不饶人的美猴王怎么没给点评一下?“施暗器不算好汉!”

玉帝当初调二郎真君来对付齐天大圣时曾许诺:“今特调贤甥同义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后,高升重赏。”二郎真君取得胜利后,玉帝却既没把二郎真君高升,比如说给他个李天王的“副帅”干干,也没把二郎真君留在身边。玉帝为什么这样做?著名政治学家萨孟武在《〈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中提出:玉帝对孙大圣,应刑而不敢刑,对小圣,应赏而不敢赏,是“乱政”表现。萨孟武还认为,相比汉文帝遣周勃就国,玉帝对二郎真君赏金帛让其仍回灌口,明智得多了,因为皇室宗亲和外戚极易形成难以节制的政治威胁。

二郎真君似乎没把舅舅食言而肥当回事。既担当重任、扬名立威,又潇洒自在活着,大概是他更感兴趣的。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捉之后,玉帝下令处死。然而刀砍斧剁、雷打火烧,都不能动孙悟空分毫。玉帝斩杀令执行不了,太上老君又勇挑重担:把孙悟空放到我的八卦炉里,“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

于是,便有了“八卦炉中逃大圣”——《西游记》第七回章题;

有了“火眼金睛”的俗语——后人用来形容眼力过人,其实原本是孙悟空在太上老君八卦炉里时,躲在巽宫位,有风无火却有烟,把眼睛熏红,总害眼病;

有了取经路上的火焰山——原来孙悟空踢倒太上老君八卦炉时,几块火炭从天上掉到地上。太上老君宫地面咋成了地漏?“豆腐渣工程”?哦,原来它是为小说家细针密线的构思服务!

有了“如来佛的手掌心”俗语——人们用来形容或概括不管有多大本事的人,总会有软肋,总有迈不过去的坎,其实这是孙悟空从大闹天宫到西天取经的精彩转折、必要过渡。

更有了许多研究者称赞不已、被称作孙悟空“响彻云霄的革命口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