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优势动态化与非洲经济发展
- 梁益坚
- 1269字
- 2020-08-29 08:48:22
第二章 比较优势动态化与增长要素的理论框架
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非洲国家获得政治独立之后,开始推进以“进口替代”为主的工业化政策。非洲国家希望通过实行“进口替代”政策来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改变由单一初级产品出口所形成的脆弱经济结构,加速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政府向相关产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护,虽然不同非洲国家实施的政策有一定的差异,但一般包括了以下经济政策:进口限制、关税壁垒、货币高估、利率补贴、外汇支持和国有控股等。但是这种在“进口替代”政策保护下的国有企业很少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力,并通过对农业和出口商品征税来补贴工业发展,这又进一步导致了出口减少、外汇短缺。随着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债务危机爆发,依靠政府支持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在许多非洲国家难以为继。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结构调整方案,实行自由化的经济政策。许多非洲国家放弃了产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使得部分非洲国家出现了去工业化的情况。
“进口替代”对于市场规模较小的非洲国家来说,绝非经济发展的良策。非洲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贸易来获得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家认为贸易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认为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有效需求。他认为“对外贸易的自然趋势是可以直接增加由利润组成的那部分国民收入的价值,正是这种收入的直接增加,可以提供雇佣较多劳动的能力和意愿,并且造成对劳动、产品和资本的活跃需求,而这种活跃需求是成功的国外贸易的一种显著和普遍的伴随物”。第二,保持一定的利润率。通过国际贸易提高了国民的商品供应和需求总量,激励广大民众辛勤劳动,进而使得商品价格和生产利润率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第三,促进工农业的产业均衡发展。马尔萨斯认为“在一个工商业繁荣的国家里,土地产品总能在国内找到现成的市场;同时,由于制造业中机器的改良和资本的扩充以及对外贸易的繁荣会导致相对高的谷物价格,使农民能够用他的一定份额的谷物收入去交换很多本国和外国的便利品和奢侈品”。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被认为是最核心的理论,也被认为是国际经济和贸易合作的基石,始终是指导对外贸易政策的最基本原则。每个国家都与外界进行贸易,贸易的本质(该国向别国出口以及自别国进口的商品种类)在决定国家发展特点中起核心作用,各国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比较优势理论凭借其“逻辑上之可靠”成为经济学中“最深邃也最优美的结论”。任何国家,从加纳或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到中国、印度和美国这样的大国,无论其规模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如何,都能从贸易中获益。它以一种较为简洁的方式解释了复杂的国际贸易活动,并在几代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下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经典理论。在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比较优势理论在“列昂惕夫之迷”“产业内贸易”“比较优势陷阱”等实践的挑战下,学者们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