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动态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19世纪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当时,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整个19世纪,由于当时的生产更多地表现为劳动密集型,欧洲国家不断在全球开拓市场,所以商品在一定程度上是供不应求的,拥有比较优势一般也就能够获得收益。比较优势从斯密的论述中就已经含有了动态的意思,在后来不断出现的现实经济挑战中,比较优势理论又被众多的学者不断完善,使其具有了较强的理论和现实解释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二战以后,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很多国家通过产业升级、贸易分工,逐渐实现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并提升了经济增长的层次,提高了增长要素的水平,同时也把经济增长传递到区域内各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全面增长。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

“比较优势”一词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基本的概念。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绝对优势的思想之后,1815年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托伦斯(R. Torrens)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的概念。虽然比较优势理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但是也可以对其进行一个简单的划分。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到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成为内容较为完整、解释力较强的理论体系。比较优势理论随后的发展主要沿着突破传统理论假定的方向展开,相继形成新要素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亚当·斯密系统提出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200年来,比较优势理论的不断完善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演进的主线。按照时间顺序,比较优势理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大理论流派。

1.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把比较优势定位在劳动生产率优势之上。亚当·斯密1776年在分工和生产率的基础上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1821年在“绝对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劳动生产率相对差异的“比较优势”理论。

(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用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方式和国际贸易中各方的利益情况,在注重经济增长、资金集聚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工和专业化的概念。他还以制造针作为案例来解释分工和专业化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对个体分工的经济行为做了认真分析之后,他将单位个体之间的分工上升到国家层面,分析了国家之间如何分工协作,并由此认为:国际分工像个体分工一样可以增加产品的产量,增进国家之间的利益。斯密在《国富论》中用两句话阐述了绝对优势理论:“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要小,就永远不会在家内生产;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第30页。斯密认为,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按照“绝对优势”进行的分工必然使双方都获益。各个国家应该多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可以减少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进口本国没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分工来实现产品产量的增加,专业化的生产可以提高一国的劳动生产率,可以为“剩余物品”开拓国际市场,可以增进消费者的利益,从而可以增加一国的财富和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

斯密“绝对优势”理论论述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意义,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并且批判了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了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获取利益的原因:一个国家通过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可以增加产品的产量,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得本国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但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如果一个国家无法生产任何具有绝对优势产品如何从贸易中获利的问题,即该理论要求一国至少要有一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如果一国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劣势,这时是否会发生国际贸易呢?如果发生国际贸易,那么没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如何获得利益呢?对于这些问题,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难以进行回答,但是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解答。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针对斯密理论的局限创立了“比较优势”理论,弥补了斯密“绝对优势”理论中如果一国没有绝对优势就无法获利的理论局限。比较优势理论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出发,认为一个国家即使在任何产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这个国家只要在生产一种产品上比生产另一种产品具有相对的优势,那么这个国家依然可以生产和出口相对优势最大的产品,进口相对劣势最大的产品,并从这种贸易中得到收益。他通过案例分析两个国家在一种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区别,从理论上证明了“比较优势”的存在和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国际贸易的合理性。他还引入了劳动价值论的分析,认为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成本是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两国商品交换的价格是由他们的商品所使用的劳动成本所决定的。这一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指出:“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互相交换商品的相对价值。”〔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6,第112页。李嘉图的理论意义在于弥补了斯密“绝对优势”理论上的一个局限,较好地说明了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与具有绝对劣势的国家之间如何开展贸易的情况,是对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一个较好补充和发展。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上直观简单,为以后的比较优势一般均衡分析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立和演进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李嘉图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扩展了国际贸易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只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交换,那么彼此都能够受益,国家间贸易的产生可以是绝对成本的不同,也可以是比较成本的不同,这就为各个国家特别是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开展国际贸易做出了理论解释和现实指导。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李嘉图的模型分析中只投入了一种生产要素——劳动,而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至少需要有劳动与资本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和“绝对优势”理论一样,在李嘉图的理论假设中劳动也是唯一的生产要素,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被作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优势的唯一基础。除了劳动作为唯一的要素之外,其他要素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什么作用,能否影响或决定国际贸易,并从中获得利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这个问题上也未能给出解释。赫克歇尔(Eli Heckseher)和俄林(Bertil Ohlin)在他们的分析中引入了资本这种生产要素,进一步拓展了李嘉图的理论。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以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古典贸易理论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基本理论,虽然后来的李斯特与汉密尔顿等学者对以构建在古典贸易理论之上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进行了批评,但是他们的批评实际上是在承认和接受古典贸易理论的情况下进行的,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古典贸易原理。以后很多学者也只是对理论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比如增加了理论假设中国家的数量、生产要素的数量和种类,由短期静态分析变为长期动态分析等。

2.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把比较优势定位在生产要素禀赋优势之上。古典贸易理论仅仅从劳动力一种要素出发,没有扩展到其他要素对生产和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在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基础上,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论,进一步发展了比较优势,提出了国家间贸易中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差异的原理,对比较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做了更为实证的解释,认为国际贸易能使所有贸易参加国或地区受益。后来人们根据他们的名字将其称为“H—O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相对禀赋不同。他们分析了李嘉图的2×2模型,认为在李嘉图的模型中如果这两个国家的资源禀赋趋同,劳动生产率上也基本一致,那么它们彼此就很难通过贸易来获利。为此,他们论述了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生产各种物品的便利条件方面,禀赋的差别也很大。……每一地区最适于生产那些所需生产要素在该地区比较丰富的产品,而最不适宜于生产需要某些生产要素占很大比例的产品,这些要素在该地区内存在量很小,甚至没有。国际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生产要比在别的地区便宜,在每一个地区,出口品是包含着该地区比在其他地区拥有的较便宜的相对大量的生产要素,而进口别的地区能较便宜地生产的商品。简言之,进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最贵的产品而出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便宜的产品。”〔瑞典〕伯尔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1986,第112页。他指出:“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禀赋的巨大不平等意味着很大的损失。”〔瑞典〕伯尔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1986,第13页。也就是说,各个国家和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地区生产要素富集的产品,进口那些本地区生产要素缺乏的产品。要素禀赋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利益和内容,也解释了一国比较优势的来源。可以说,要素禀赋理论是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模型的一次重要突破。它发展了古典贸易理论,不再将劳动作为生产的唯一要素,而是也把土地、资本等要素也纳入了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因此,“H—O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

如果地区之间的要素丰裕程度不一样,则它们生产和出口的产品也会不同。“相对需要土地多、劳动力少的商品,如小麦,属土地或资本密集型商品,则土地供给相对丰富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小麦供给那些土地较少劳力多的国家多,而且便宜;相对需要劳动力多、土地少的商品如生丝,属劳动密集型商品。中国、日本和土耳其向其他国家出口生丝,因为生丝生产需要很多劳力,而工资很低。简言之,每地区生产和出口某些商品,这些商品需要相对大量的在该地区目前生产较便宜的生产要素。”〔瑞典〕伯尔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1986,第112页。各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并非完全一样,因此生产本国要素富集的产品,生产成本往往较低;而生产本国要素资源缺乏的产品,生产成本往往较高。所以一个国家最好是生产其要素资源富集的产品,进口其要素资源缺乏的产品。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各个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本国具有要素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换取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在没有任何贸易障碍和要素不能跨国流动的前提下,国际贸易会消除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差异。

3.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把比较优势定位在规模经济之上。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贸易出现了两个显著特征:世界贸易中的很大份额都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量迅速增加。而根据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应该主要发生在产业之间,而并应该是在产业内部。这是因为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许多国家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产品又有进口产品,通常被称为“双向贸易”。这些“双向贸易”的产生对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以往的“资源配置”常常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些新现象。因此,基于产业内贸易的现象,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克鲁格曼、迪克塞特等经济学家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假定下建立并分析了贸易模型,对产业内的国际贸易进行了理论上的说明。

“新贸易理论”认为,即使在生产要素禀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各国依然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国与国之间之所以进行贸易和从事专业化生产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国与国之间在资源或技术上存在的差别,因此各国生产自己擅长的产品;二是规模经济使每个国家只能在一些有限的产品和服务上具有专业化生产的优势。”参见〔美〕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第113页。“新贸易理论”认为通过规模经济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比较优势,人们因此将这种源自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称之为“内生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的两个前提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认为规模报酬是产生国际分工和推动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克鲁格曼在1981年将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融合报酬递增和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模型,并由此认为,那些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可以积极发展产业内贸易,而那些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可以积极开展传统贸易。

“干中学”是获得规模经济的重要方式,缺乏外部规模经济的国家可以在“干中学”的过程中实现规模经济。新贸易理论认为,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外部的规模经济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带来额外的报酬和收益,而不在于国家的绝对要素之间的优劣差异。新贸易理论不仅从生产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进行了解释,更重要的是,它还对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关系从需求的视角进行了分析:“由于国家间收入水平的差异,其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异。”Linder. B, An Essay on Trade and Transformation, John Wiley, New york, 1961, pp.25-36.新贸易理论所倡导的就是通过规模经济,一个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某一种需求层次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来解决消费者对各个不同层次产品的需求。因此,如果说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只是从生产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那么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的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鼓励那些缺乏外部规模经济的发展中地区和国家通过“干中学”的方式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在随后的发展中,经济学家在“新贸易理论”中引入了许多新的要素,并使其日益成熟起来,同时也创建了一批具有开创性的贸易模型。

规模经济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克鲁格曼把规模经济又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规模,内部规模经济则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不是其所在的行业规模。”P. R. 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9,1979, pp 469-479.对于企业来说,规模经济一般具有两个主要表现形式:一是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是说虽然即使每个企业很小,但是相关的行业要形成一定的规模;二是内部规模经济,也就是说单个企业的规模要大,进而减少单位成本。一个国家在某个行业的规模很大,就会形成它在这个行业上的规模优势。“小而全”企业会使得产品单位成本较高,从而失去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能够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则主要是依靠整个产业的优势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所产生的竞争优势都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开展。某些具有要素优势的国家,可以在政府的扶持和干预下,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发展起相关行业的规模经济,进而获得某个行业的规模优势。

(二)最近的发展动态

在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时,比较优势理论也不断经受着一些新兴理论和实证经验的挑战。在其追随者们不懈的努力下,比较优势理论也不断改进和发展。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和国际贸易合作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理论向前发展。比较优势理论即使在贸易理论层出不穷的今天依然保持着无可争议的主流地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主要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1.比较优势可以后天创造,具有动态性

在新贸易理论的研究中,规模经济、技术发展等情况都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源自规模经济、技术发展等的比较优势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后天创造的,所以也被认为是动态的,这与传统贸易理论中的静态比较优势有着很大的差别。而正由于比较优势的动态性,通过后天的创造,可以使比较优势“无中生有”,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只要新获得的比较优势超过原有的比较优势,一个地区或国家就可以通过生产具有新的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利。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仅靠原有的比较优势获益已经越来越难,因此必须努力创造新的优势,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也就是说,在国际市场上,依靠资源禀赋类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在下降,而依靠后天创造的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欢迎。传统的比较优势主要依靠一些先天的资源和要素禀赋,而后天的比较优势则来自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改进和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产品的成本,以及在“干中学”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通过后天创造的比较优势是一种具有动态性的比较优势,它不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在后天获得的。

2.比较优势动态化是向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回归

比较优势的动态化,注重国家通过后天的努力创造新的比较优势,通过加强内在建设使其在国际分工中的某一个行业具有比较优势。这种注重后天创造的比较优势,正如斯密的经典理论所说:“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第30页。当人们根据先天的要素禀赋的情况来进行国际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国际贸易的结构出现静态化的特征。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弥补了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但是从一个动态的角度和长周期的角度来看,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可以进行后天创造的情况下,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更加具有解释力。一般来说,个人通过后天创造的优势往往比与生俱来的优势更有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也更具有可持续性。

比较优势理论归根结底是关于如何节约成本、获得更大利润的理论。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学者们不断完善比较优势理论,推动着比较优势理论从静态优势向动态来源的研究方向不断前进。在比较优势动态化的指导下,各个国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注重短期优势的发挥和长期优势的培养,增加教育领域的投入,培育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的人力资源,提升政府执政水平,推动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