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论语》的框架

大家读《论语》的时候,一定不要存什么功利心,要有点耐性,学会慢慢品味,轻松阅读,不要人云亦云,或者看一些哗众取宠的现代人对《论语》的心得,那样会把原典的品位搞掉,而且会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气。大家记住,凡是经典,至少有七八成以上是在很长时期内形成的,是比较稳定的且站得住脚的。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整部《论语》全是因机问答、自然流露。我们看到的这部《论语》是在孔子去世后,由其弟子们编辑整理的,当时他的那些徒子徒孙可能也开了好多次编辑讨论会。参与编辑的每个人大概都亲自听过或者听人转述过孔子的课。就像佛门的阿难尊者一样,“如是我闻”,大家在讨论会上互相沟通,印证自己听到的东西,然后将这些内容汇总,再排一个序,最后记下来。如此,《论语》就这样诞生了,两千多年传下来,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论语》二十篇的格局。

有人把前十篇叫上论,后十篇叫下论,上论从第一篇《学而》到第十篇《乡党》。《乡党篇》是孔子的生活记录,其中有些内容我们现代人读起来会有点吃力,因为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当时完全不同,当时的衣食住行和娱乐的情形与现在很不一样。下论从《先进篇》开始至《尧曰篇》结束。除了《乡党篇》比较特殊之外,第二十篇《尧曰篇》也比较特殊,应该算是孔子的遗嘱吧。

《论语》从教我们要终身学习——“学而时习之”开始,然后慢慢展开,就开始讲道统,讲尧舜,最后提出一个殷殷的期盼,希望大家能将道统发扬光大、传承下去。《尧曰篇》是《论语》的最后一篇,很像佛经中的“付嘱品”——最后的嘱咐。从倡导“学而时习之”开始,到提出一个期望或交待结束。很显然《论语》的编撰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统一的编辑思想和整体架构的。

另外,过去有个说法是《论语》分成二十篇,到底把什么内容放什么位置,多多少少该有一个编辑逻辑。可是长期以来,读《论语》的人发现,其中的逻辑似乎并不是很清楚。当然,一章之中,有一些关联性非常强的内容会放在一起,但有一些不相干的内容也放在其中,所以,说起《论语》编辑成书的过程,大家就会觉得比较随机、散漫,这就更不容易让人们把握《论语》的思想体系了。还有,既然是定了篇,就要有篇章的名字,依次是《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接下来是《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最后我们会发现,它的篇名其实是后取的,常常跟每一篇的第一章的前两个字或者前三个字有关,也就是说篇名取得比较随机,并不意味着这一篇里一定有一个系统的主题。这样讲大致是对的,但是也不完全准确,因为若仔细研读,你会发现《论语》的二十篇并不是完全随机的。

尤其是前几篇,它的编辑思想很明确,第一篇就教导我们要学习,所以叫《学而篇》,第二篇是教你所有学的东西要有所用,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所以第二篇就叫《为政篇》。换句话说,《学而篇》有点像古代讲的“内圣”功夫,讲人的内心修为,要好好学习,打好做人的基础。第二篇就是“外王”事业,由“内圣”而“外王”,要人学会做事,以前是从政,现在则包括从政、经商等各种事务。由内而外,内圣外王,这是必然的趋势。如果你所学的东西没有一个平台、道场去印证、历练,那就没办法活学活用。所以,《论语》先谈内在的充实;接着就讲事业上的发挥,故曰“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学而篇》因为开篇有“学而时习之”,所以就叫《学而篇》;而第二篇开篇“为政以德”,所以就叫《为政篇》。“为政以德”其实就是告诉你,“为政”是要靠“德”的,也就是说,如果要想外王,必须先要有内圣的修为,你的事业要做好、做大、做成功,内在的学养储备很重要。

另外,《为政篇》除了谈政治以外,很多地方依然在谈学习、谈学问,《学而篇》中也有很多内容是谈政治的,是教你怎么做事的,所以虽然篇名为“学而第一”、“为政第二”,但实际上《论语》的各篇内容是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就像《大学》一样,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推衍出去,一个很圆满的人生就成型了,样样不落空。《学而篇》里有十六章,《为政篇》里有二十四章是交叉谈的,《为政篇》中也谈学习,《学而篇》中也谈为政,这样它的思维逻辑我们就比较清楚了,前两篇主要是在教我们怎么学、怎么做。

《论语》的第三篇叫《八佾篇》,八佾为古代的一种乐舞,因舞时八行八列而得名。根据礼法规定,八佾之舞只有周天子才有资格享用。后世祭孔的乐舞中就有八佾舞,这是一种礼。“礼”在当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制度,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规范,《八佾篇》里绝大多数在谈礼,这就开始涉及制度了。《学而篇》、《为政篇》还没有对实际的制度层面进行探讨。如何为政?学而优则仕,所学的东西要用在做事情上,那就要建构、发展组织,建立制度,所谓的“为政”要落到实处,一定要有典章制度来保证。而《八佾篇》在《学而篇》、《为政篇》之后,主要谈的就是当时的一些重要制度,还有对那些制度的反省、批判和描述,因为那些制度中包括了太多的礼。

另外,《八佾篇》讲得比较多的是人与天地鬼神之间沟通的祭礼。学过《易经》的人都知道,《易经》中有大量的经文是记录人与天地鬼神之间的沟通,所谓的“制礼作乐”中的“礼”很重要;用我们现在的话讲,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遵守规范之外,人与自然生态之间也要实现平衡互动。人类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还要处理与天地鬼神、文化的关系。在《八佾篇》里所谈的宗庙中的很多礼,那是重心所在。有了礼,《学而篇》、《为政篇》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内圣外王。只有在制度层面有所体现,人的行为才有规范、分寸。就像《易经》中的节卦《彖传》所说的“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这就是第三篇《八佾篇》的意思,制度很重要,是社会的规范。

第四篇《里仁篇》,根源于一旦制度定了、实行的时间久了,人们就会慢慢忘掉制定某个制度的依据是什么,有时候会觉得很繁琐,然后就开始敷衍,慢慢地,这些制度就开始流于形式,所以这一篇提醒人们,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据“仁”,也就是仁心、仁德来定的。“礼”的核心是爱,是仁,而不是约束人。儒家的核心创造力就是“仁”,仁为礼本,所有的制度都不能偏离“仁”。一旦有了“仁”这个核心,你就会觉得那些礼很美,很愿意去遵守。也就是说,当你能欣赏到礼制中最高明的东西时,就不会觉得那是约束了。可是,如果你偏离了仁心、仁德,只讲究外在形式,那些繁琐的仪节就没有生命力了。所以,《论语》在谈完“礼”之后,自然要告诉大家礼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要制定礼,并且指出,我们不必因循守旧,完全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制订新的礼。但是,古礼或者新礼,都不能偏离儒家核心的创造力——仁。在《易经》中就是复卦的概念,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系辞传》更是称许:“复,德之本也。”

就这样,《论语》的前四篇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息息相关的思想体系,先从学习到政事,再到讲究制度规范,让你明白制度规范的核心创造力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仁。这样一来,一个培养人的模式就大致成型,变得很完整了。

接下来,就需要验收成果了。因此,《论语》在第五篇《公冶长篇》和第六篇《雍也篇》,以及后面的一些篇章里,开始发表对各种人物的评论。换句话说,《论语》前面的四篇是一个标准,指出人要怎样做才能趋向完美,活得自在。事实上,很多人是达不到这些标准的,现实中有很多负面的、失败的例子。知人论世很重要,孔子的弟子中就有活生生的标本。成功的也好,失败的也好,作为典型出现在《公冶长篇》和《雍也篇》这些人,包括后面的其他篇的出场人物,或者由孔老夫子来谈,或者由学生来问,对这些人进行评论的,目的就是让弟子知人,用前面四篇的理想制度规范来反省自察,看他们究竟能做到多少。

孔子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文化巨人之一。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陬邑,其父叔梁纥为邹邑大夫,以武力著称于各国。其母颜征在,知书达理,善良贤淑。

可见,《论语》的篇章结构并不是完全不成体系、任意而为的。但很奇怪的是,古人、今人对于《论语》的理解和解读,好像在这一点上都很少下功夫琢磨,大多数人是直接接受了以往的解释。这有点像什么呢?像我们学《易经》六十四卦,其卦名是先定的还是后定的?我想,很有可能是先有文字,后有编辑架构,比如先有“学而时习之”,才有《学而篇》。

《论语》成书的篇章顺序,并不是按孔子及孔门弟子讲的时间来排的,大概当时这些孔门弟子编辑的时候,把得票最高的放在了最前面,之所以这样编排一定有它的意义。我们读过去的书,什么摆在最前面,什么摆在最后,中间如何铺陈,都很重要。即便像这样的语录体,怎么开始,怎么结束,用《易经》的话来讲就是“始(开始)、壮(发展)、究(结束)”,这就是作品的结构。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指导,我们写文章要讲究起承转合,怎么开始,怎么结束,中间怎么发展。《论语》在这方面太有代表性了,它教我们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上面这些叙述先让大家对《论语》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我所讲述的《论语》不是按篇章的顺序来的,是打乱顺序的,是根据蒋伯潜先生的《论语》读本顺序而行。接下来,我们就开始静下心来一章一章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