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先进制造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 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来福建省制造业快速发展,197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为23.85亿元,仅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48%; 2006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3230.49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到3.54%, 2010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6242.33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到3.9%, “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2%,增速比“十五”期间提高2.4个百分点,较同期全省GDP 增速高1.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达27.7%,占全省GDP比重达43.5%(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直接从业人员383万人,比2005年增长35.1%;实现税收688亿元,比2005年增长148.4%。工业累计投资992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5倍。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9.95点,比2005年提高65个百分点。

表8 “十一五”时期福建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与全国比较

“十一五”时期,福建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进产业调整和振兴,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制造业贡献能力凸显

“十一五”期间,制造业对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就业贡献程度日趋突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居主导地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3%,对经济贡献率从2005年的46%增至2010年的61%;工业税金占全省财政总收入比重超1/3,规模以上工业税金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从2005年的36.3%提至2010年的38.3%;工业在岗职工占城镇在岗职工总数的52.7%,为全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以及扩大社会就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表9 福建省工业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就业贡献情况

2.制造业综合实力增强

“十一五”前两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承接“十五”增长态势,保持高速增长,2006、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4%和21.5%;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工业增速减缓至16.7%, 2009年降至13%。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福建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出台了产业调整振兴方案等33项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发展。201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23742.95亿元,为2005年(9995.89亿元)的2.37倍;全部工业增加值6242.33亿元,为2005年(2801.88亿元)的2.2倍,年均增长16.1%,增速比“十五”快2.4个百分点,比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增速快2.3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3.5%,总量居全国第11位(见表10)。工业增加值率达27.7%,占全省GDP 比重达43.5%(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直接从业人员383万人,比2005年增长35.1%;实现税收688亿元,比2005年增长148.4%;工业累计投资992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5倍;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9.95点,比2005年提高65个百分点。

表10 “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

表11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工业发展规模和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2010福建统计年鉴及2010年工业快报。

3.制造业结构持续优化

目前,福建已形成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三大类37个分行业。2010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1.4%,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6%,采矿业占2.6%。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居前10大行业中,轻重行业各占5个;按照行业管理划分,工业产值规模居前行业分别为轻工业(31%)、机械(17.2%)、纺织(12.2%)、电子(10.5%)、冶金(8%)、建材(7.6%)、能源(6.6%)、石化(5.1%)、医药(0.7%)。

表12 2010年份行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企业结构。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19647家,“十一五”期间增加7246家。其中,全省大、中、小型企业分别为106家、1864家、17677家,每家企业营业收入分别为43.2亿元、4.01亿元和0.52亿元。“十一五”期间大型工业企业占比有所下降,中小型企业占比均有提高。大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005年18.2%降为2010年的16.2%,中型企业从40.4%降至37.8%,小型企业从41.4%增至46%。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中小工业企业数占99.5%、增加值占83.1%、资产总额占77.7%、从业人员占88.8%、主营业务收入占78.5%,实现利税占75.9%,表明中小企业仍是全省工业发展的主体。

表13 “十一五”规模以上大中小型工业增加值

轻重结构。2002年前,福建轻工业始终大于重工业,2003年全省规模以上重工业比重首超轻工业,轻重工业比重为47.4∶52.6, 2005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占51.1%, 2010年占51.2%。今后,随着沿海地区一批大型临港工业项目的实施,“十二五”期间重工业比重会进一步提高。

表14 “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轻重工业结构

投资结构。“十一五”期间,福建全社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927.45亿元,其中,城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753.5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7倍,年均增幅29.3%;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75.9%,年均增幅达34.1%。特别是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东南电化搬迁、中国重汽重组新龙马永安汽车厂、新龙马15万辆微卡、戴姆勒轻型客车、东南造船搬迁扩建、宝钢重组德盛镍业等一批临港大型装备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为“十二五”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临港工业。“十一五”期间,福建临港工业发展迅速,以港口为依托的新兴工业集聚地已逐步形成,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东山湾等重点港湾已基本呈现新经济增长区域雏形;厦门湾东渡港区、海沧港区、招商局港区形成了以集装箱、煤炭、成品油、粮食等一批专业化码头;沿海地区集聚了翔鹭石化、翔鹭化纤、腾龙树脂、正新橡胶、厦船重工、嵩屿电厂、后石电厂、诺尔港机、漳州中集、凯西钢铁、凯景钢铁等一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石化、工程机械(船舶、汽车)冶金、能源工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

新兴产业。“十一五”期间,福建新兴产业呈集群化发展态势,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光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福厦泉软件园,福州、龙岩环保产业基地,三明、南平、永春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区域结构。2010年沿海6个设区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592.23亿元,占全省75.9%,其中福州、厦门、泉州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17.78%、14.71%和30.69%;沿海6个设区市出口交货值4419亿元,占全省的97%。但“十一五”期间,福州、厦门工业占比下降,占全省比重分别从21.32%和20.95%降至17.78%和14.71%,泉州、漳州、三明、龙岩、宁德等地占比提高。

表15 “十一五”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产业集聚水平持续提升

工业园区载体作用明显增强,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工业产值占比达到45.5%,获国家授牌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4个。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从2005年的12401家增至2010年的19647家,已形成产业集群60多个,其中,38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10256.99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7%、占工业增加值的43.6%,增加值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21个,福厦光电、泉港石化、泉州纺织服装、长乐纺织、泉州鞋业、厦漳农产品加工、泉州机械装备等产业集群超500亿元。38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10256.99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比重达47%。

表16 全省各地市主要产业集群

5.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快推进,一批产业化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4家、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29个。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从2005年的53.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0亿元,开发新产品4万多项(其中省级新产品339项),企业专利申请数4000多个。5年共组织实施产业技术开发、行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等重大专项624项。据初步统计,到2010年全省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超过6000亿元,5年年均增长20%;增加值超过1600亿元,年均增长21%;拥有100个“中国名牌”产品,居全国第5位。

6.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

“十一五”全省单位GDP 能耗累计下降16.4%,超额完成能耗下降16%的节能目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等价值)从2005年的0.937吨标准煤/万元降为0.783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从1.45吨标准煤/万元降为1.08吨标准煤/万元,为全国平均能耗水平的56.25%。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5.44%、11.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5%。2006~2009年累计淘汰炼铁22.42万吨、炼钢30万吨、铁合金11000吨、铅锌1.41万吨、造纸26万吨、皮革280.05万标张、印染1.4亿米、化纤4万吨、酒精1000吨、水泥2626万吨、小火电199.45万千瓦,关闭小煤矿145处、产能358万吨,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表17 福建省“十一五”节能情况

二 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福建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经济运行仍呈由好向稳发展态势,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仍较多。但必须看到,福建先进制造业发展中仍存在着工业总量与企业规模偏小、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必须未雨绸缪,早做准备,积极应对。

1.企业规模小整体竞争力弱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兼并重组联合,促进一批规模大、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制造业各行业的发展重点。但企业规模较小一直是福建制造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大企业集中度低,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相当于江苏省的28.5%、广东省的30.2%,进入全国500强企业仅8家,低于山东(56家)、江苏(49家)、浙江(46家)、广东(34家)。企业规模小,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总产值仅为1.1亿元,比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户均总产值少0.16亿元;2010年福建工业总产值上百亿企业仅8家,仅占全国上百亿企业数的1.3%。全省大型工业企业10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382.8亿元,仅占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的1.9%;大型工业企业户均产值31.91亿元,比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户均产值54.03亿元少22.12亿元。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占比为54%,比2005年降低4.6个百分点;大中型工业企业销售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为54.5%,比2005年降低6.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56.6%,降低4.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占比为65.2%,降低6.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滞后,至2010年底,全省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7家,在2009年高新技术企业统计中,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444家,占48%; 2亿元以下的企业达699家,占77%; 10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家。另据《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09年福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2699.47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为52.1%,但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约为广东省的1/6、江苏省的1/5.8、浙江省的1/2。由于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缺乏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导致全省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比较弱。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19647家,但企业开办的研究开发机构仅1036个(2011省统计局提供数据),平均约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拥有1家研发机构。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办的研究开发机构中,平均拥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仅3.2人/家,创新人才缺乏成为阻碍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原因。同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缺乏高水平的研究实验设备支撑,产学研用结合还不紧密,导致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品牌、高附加值产品还比较少,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尚未有效突破,产学研结合层次有待提升。研发投入偏低,“十一五”期间,福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增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次科技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2010];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徘徊在较低水平上,从2006年的0.57%增长到2010年的0.68%,多数工业企业难以进行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技术创新活动普遍维持在低端技术研发上;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偏低,从福建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发展现状看,多数企业是跨国公司的加工车间,设计、销售两头在外,缺乏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需进口,导致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22.5%,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低5.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效益偏低,200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1.5%,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4%;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为22.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为17.74%,比上年降低0.43%;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值为16.44万元/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26.03%,在全国排名居第26位;企业新产品研发能力偏低,多数企业仍满足于维持现状,缺乏科技先导、创新意识,技术储备的紧迫感不强,大多停留在以做大总量求增长的粗放型模式上。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1111.06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仅为5.1%,比2009年下降1.7个百分点,比全国2009年新产品产值率10.1%低5个百分点。

3.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

一是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发展压力加大;二是欧洲国家债务危机对工业品出口负面效应显现,增加外向型制造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三是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近年来,有色金属、农副产品、黑色金属类的化工原料、燃料动力价格涨幅较为明显,购进价格涨幅明显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工业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四是员工成本上涨以及技术工人、熟练工人招工问题突出;五是央行多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增加工业企业经营成本。

4.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弱

据统计,2000~2009年福建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从30.03%下降到28.57%,下降1.46个百分点,而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则呈上升趋势,其中,广东省从41.4%上升到49.88%,上升8.48个百分点;江苏省从33.74%上升到41.4%,上升7.66个百分点;浙江省从29.57%上升到32.73%,上升3.16个百分点。从福建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看,比重下降主要受电子装备制造业影响,比重从2000年的17.04%下降到2009年的12.38%, 8年下降4.66个百分点,而同期沿海周边省份中仅浙江略降0.13个百分点。

5.制造业投资效率呈下降态势

近年来,福建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资本投入、扩张投资规模。2010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为5763元,比2005年上升2186元,上升幅度达61.1%,年均上升10%。全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006~2009年分别为42.7%、46.5%、49%、51.1%。但在固定资本投资比重不断上升的同时,投资效率却有所降低,亿元投资新增地区生产总值呈逐年下降态势。2010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3.7%,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21.6%。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36.4%下降到2009年的31.4%,下降5个百分点;贷款余额GDP产出率由2005年的1.29%下降到2010年的0.94%,说明目前全省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特征较为明显。

6.制造业载体与链条有待拓展

福建制造业产业分工协作关系尚未形成,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整合及规模扩张。现有产业发展多数处于价值链低端,初级产品、中低档产品比重大,附加值不高,缺乏自主品牌,产业整合滞后、产业链缺失较为突出,如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冶金钢铁等主导产业与传统产业链仍有待延伸拓展;现有工业产业布局集聚程度有待提高,产业园区缺乏长远规划引导,大部分园区规模较小,特色不够突出,载体功能尚未获得充分发挥,园区建设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产业功能定位、区域产业发展重点有待进一步明晰。

7.资源环境约束更趋凸显

尽管福建万元GDP能耗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与“十二五”加快临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能耗空间制约加剧。福建加快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对资源消费、环境影响巨大。“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加明显,依靠传统发展方式、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为特征的工业化将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成为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