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外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

一 先进制造业的概念与内涵

1992年美国首次提出“先进制造业”概念,认为先进制造业是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的行业《先进制造业基础知识》,广东省政府培训资料,2010年11月10日。。在中国,“先进制造业”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提法,如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虽然在我国政府部门文件、部分学者的研究中,也有不少涉及先进制造业名称的解释,即对主导工业制造业发展方向、掌握先进技术产业群的概括与总称。特别是上海、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先后出台或提出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意见,如上海市制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浙江省出台《“十一五”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等。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中明确提出:要把长三角地区建成“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发改委在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珠三角地区建成“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成“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从国家发布的三个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看,体现了加快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性的科学定位。

国家对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定位是有所差异的。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定位分别为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主要有:北美五大湖流域、西欧莱茵河流域、日本太平洋沿岸等,其基本特征主要有规模化、先进性、外向型等。从规模化看,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是全球同类产品的生产中心之一,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高的区域;从先进性看,表现为行业先进性与技术先进性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从外向型看,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参与国际产业竞争为主要目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国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定位为:建成“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即立足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且是其中的重要基地之一,这是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实力仍较为薄弱的现实,如在国务院出台意见前的2008年,福建经济总量仅为10823亿元,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6%;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经济总量也仅为18887亿元,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3%。但若包括海峡东岸的台湾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则达15.4%,虽低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1/4)但高于珠三角地区(占全国1/8)。其次,是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比较优势的客观现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侨台、港口优势,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积极对接台湾制造业,具备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的基础条件。

实际上,“先进制造业”在不同时期的内涵虽有所不同,但都代表所属时期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其内涵是指制造业要不断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现代管理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并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生产,即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绿色化生产,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和市场效益的制造业总称。

当然,到目前为止,“先进制造业基地”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我们认为,要正确理解这一概念,必须理解“制造业”“先进”等内涵。

(一)制造业

按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7—2002),制造业是指第二产业中除采掘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以外,从事原料加工的工业,包括30个大类、169个中类、482个小类。

表1 我国制造业部门分类

(二)先进制造业的特征

1.产业的先进性

主要是指具有较高附加值、技术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如OECD对不同知识密集程度的产业分类中的“高科技产业”。国内一般认为,产业先进性是指该产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关联度、技术含量,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率、资金效率、劳动效率、土地效率、环境效率。

2.技术的先进性

“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主要是指在制造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和市场管理中,能否采用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等现代高新技术,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可见,除高科技产业外,一些采用先进技术改造的传统制造业也属于先进制造业范畴,如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即使是传统产业,只要能运用高新技术或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提升和改造,在制造技术和研发方面保持先进水平,也可纳入先进制造业范畴。

3.管理的先进性

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或传统产业,只有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才能称得上是先进制造业,如通过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高层主管信息系统(EIS)等,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监督以及人事、财务、物资、生产、供应、销售等管理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4.发展模式先进性

在自然与要素资源有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凸显的条件下,制造业的发展不能再以消耗巨大资源为代价,必须依靠新的发展模式,发展低碳技术、低碳经济,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可把“先进制造业”定义为:不断吸收高新技术成果并采用先进管理手段、先进发展模式,将先进制造技术综合运用于生产全过程的制造业总称,既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也包括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传统制造业。

表2 工业发达国家评价指标体系

二 主要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

(一)三次产业革命与先进制造业发展

制造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基础,也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全球制造业经过三次产业革命,推动了先进制造业的内涵更新。

第一次产业革命从18世纪40年代开始,英国、法国等少数欧洲国家以纺织、煤炭、冶金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迅速发展,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取得了世界制造业垄断地位,发展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第二次产业革命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以电力、钢铁、石化为主要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扩散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1860年美国制成品总量仅居世界第4位,但到1894年,美国制造业总产值已超过英国两倍,位居世界第一,1913年制成品产量相当于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四国的总和,占世界总量的1/3以上,确立了先进制造业经济大国的地位,成为第二个“世界工厂”。第三次产业革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光电一体化、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迅速发展,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石化、钢铁、重型机械等领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和第三个“世界工厂”。目前,发达国家都已进入后工业社会,完成了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转型,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缩小。

(二)主要国家先进制造业发展策略

1.美国

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制造业就稳居世界首位。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开始下滑,在汽车、钢铁、消费类电子等领域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下降,工业产品进出口逆差增加。

为重振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美国政府先后于1990年、1993年、1997年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计划,分别实施了“先进技术计划”“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下一代制造—行动框架”。1998年美国制订了“集成制造技术路线图计划”,2004年发布了“鼓励制造业创新”的行政令,国会通过了《2004年制造技术竞争能力法》,强调要通过财政支持发展新的制造技术,提高制造业竞争能力,拟每年投入1500亿美元把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列入“影响美国安全和经济繁荣”的22项技术之一加以重点研究开发。

美国经过20世纪90年代技术革命和生产模式转变,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造业逐步走出低谷,如制造业资本利润率由1990年的4.2%提高至1998年的5.9%;销售利润率由1985年的3.8%上升到1998年的6%。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化了制造业内部结构,提高了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1895~2009年美国一直是世界制成品生产领头羊。

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推出“再工业化”和“新能源”战略。“再工业化”是奥巴马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该战略主张重新加强制造业发展,让美国回归实体经济,力图转向“出口推动型”经济发展方式。为此,美国政府主要采用有效降低制造业成本、提升制造业创新水平两方面的举措。发展“新能源”是另一战略重点,美国重点扶持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巩固制造业竞争优势,确保其在世界制造业强国中的领先地位,2011年6月24日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向总统奥巴马呈交了题为《确保美国在先进制造业的领先地位》的专题报告。根据该建议,奥巴马总统提出并启动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到2009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1.2%,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为18.9%,为全球制造业大国。2010年美国工业制成品出口1.1万亿美元,占总出口的86%;制造业从业人数1150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9%。

表3 美国重要经济指标

2.日本

二战后日本制造业迅猛发展,20世纪60年代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3%。70年代基本实现工业现代化,在汽车、半导体等产业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制造业大国。日本制造业的发展特点表现为:以耐用消费品产业为先导,发展重化工业和新兴产业;引进先进技术,强调技术消化和创新,提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化水平;推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和产业集群化策略,以高关联度大企业为中心,形成联系紧密的产业群;强调管理科学化,创新生产管理模式。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虽进入长达20多年的经济衰退停滞期,但并未影响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日本通过政府干预,以产业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1980年颁布《推进创造性科学技术规划》,1985年制定《促进基础技术开发税制》,强化税金政策扶持;1990年,日本发展重点从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产业结构变化方向更加趋向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型。政府政策重点扶植以微电子为中心的信息通信领域,制订“e-Japan战略”,意图在5年内将日本建成信息通信业最发达国家。1995年提出“科技创新立国”战略,颁布《科学技术基本法》等,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此外,日本强化制造业生产模式创新,如创建精益生产模式、以人为本经营管理模式等,打破了传统福特生产模式,实现单件生产与大量生产的结合,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2000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了“国家产业技术战略”,将生物、信息通信、机械、化学、能源、材料、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13个产业部门确立为重点发展领域。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到2008年日本工业下降3.3%, 2009年12月,日本政府提出旨在确立危机后长期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增长战略”,提出经济增长模式要从过去依靠公共投资向“需求引导型增长”模式转化。为此,日本政府将从利用国内要素和扩大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寻求经济增长动力。

总体看,自1967年起,日本一直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到2009年日本工业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份额为15.4%,仅低于美国(19%)和中国(15.6%),居世界第三位。但日本汽车、造船、机床、半导体、电子信息等行业领域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居重要地位。日本工业结构已超越重工业时代,以附加值高、消耗能源少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从企业看,2009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日本有68家企业入选,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制造业企业34家;2009年《世界品牌500强》中,日本有40个入选,位列美国、法国之后,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全球企业国际专利排行榜中,日本以32156件申请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日本松下公司以2154件蝉联世界首位,索尼、松下、丰田、本田、日产、三菱、富士等一批强大而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已成为世界知名品牌。

表4 日本重要经济指标

3.韩国

以196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韩国有效利用本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电力、煤炭、水泥、运输、通信等产业,开始工业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韩国进入重化工业时期,将钢铁、有色金属、造船、机械、电子、化工工业作为“六大战略工业”,通过投资推动、出口利息补助、免税、差别进口关税、进口限制政策等促进重化工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韩国工业发展重心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主要依靠引进技术向自主研发转化,加快半导体、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机器、产业机器人等为核心的高级电子工业和新材料工业等新兴产业发展。20世纪90年代韩国进入以IT产业为主的新兴制造业时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工业就业比重由4.9%升至26.9%, 1996年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并加入OECD。进入21世纪初,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优化升级,增强造船、电子、汽车、钢铁、石化、机械等主要产业国际竞争力。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7月,韩国公布了《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及五年行动计划》,提出“绿色增长”经济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绿色环保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增加就业、经济发展三大目标,力争到2020年前将韩国建成世界第七大、2050年建成第五大“绿色经济大国”。同时,从2010年开始实施《绿色增长国家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十大经济举措。其中,积极培育和发展“绿色科技”,坚持传统产业“绿色化”和创造新的绿色产业相结合,为绿色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结构基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到2009年韩国制造业增加值达2081万美元,约占全球2.1%。

表5 韩国重要经济指标

4.德国

德国是老牌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综合实力排名居全球第三位,支柱产业是机械、汽车、仪器设备、电子和化学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德国制造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如1992~2002年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从10.3%下降到7.6%。为此,德国政府出台了“生产2000”的制造业计划,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推进制造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确保和增加就业机会;强化研究开发,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地位;提高制造业对市场的快速适应能力;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促进制造业现代化;推行“清洁制造”,改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执行该计划后,德国制造业呈现复苏态势,在机械、汽车、化工新能源等领域优势明显,特别是实施“机电一体化”策略,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推动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总量持续增加,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持续提升,到2004年德国机械制造业产值达1360亿欧元,占全球机械市场份额的比例高达19.3%。2009年德国制造业增加值达5679亿美元,约占全球5.7%,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位居世界第四位。

(三)“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

金融危机加快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的调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先进制造业及其基地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全球化趋势、集群化趋势、信息化趋势、服务化趋势、高新化趋势、绿色化趋势,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更趋紧密,促进产业分工由垂直向水平方向转化。

1.制造业分工全球化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资本运作和研发呈现全球化分工趋势,实现异地设计、制造和远程销售。跨国公司为了抢占世界市场,以有效利用全球制造资源,把生产、销售、服务、研发等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分工,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全球配置,从而建立完整的研发、生产、销售产业链。

2.制造业产业集群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产业集群化趋势不断拓展,即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制造企业在某区域集聚,产业国际转移也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即由原来单个项目、企业转移向产业链整体转移,从而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如英国北部的汽车、金属加工等制造产业集群,美国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产业集群,德国斯图加特机床产业集群等。同时,产业国际转移也出现集群发展趋势,由原来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产业链式转移。

3.制造业信息化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推动制造业向信息技术方向发展,主要包括:生产产品信息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制造装备高精度化、制造过程网络化与柔性化等。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提高了制造装备的精度与效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改变了制造业的传统观念和生产组织方式,加速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4.制造业服务化

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的增值作用明显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产出正从单一产品转变为包含产品在内的服务和解决方案。特别是大型成套设备制造业已经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定向设计制造和全方位营销服务为中心。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发展,许多企业销售额中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如日本机械工程产业创造产值已相当于机械工业总产值的80%。同时,专业或兼业的工程企业几乎已经涉及装备工业各个行业,形成了工业服务产业群。

表6 美国、日本、德国制造业优势领域与发展计划

数据来源: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nline。

5.制造业高新化

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振兴、抢占新的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美国政府于2009年8月颁布《美国创新战略》,推动新兴行业重点科研项目取得突破。2010年颁布的“欧盟2020战略”提出:未来10年将致力于依靠知识和创新,增强发展经济潜力,创造产业附加值。全球新一轮新兴产业正在兴起,将进入以资讯业、生物科技为主导,以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创新时代,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中,新能源产业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的利用较为成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达国家以低碳经济作为推动本国经济复苏的重点,实施了多项发展低碳经济计划,如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出台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材料产业以美国、欧洲、日本等工业发达地区和国家为主体,制订了产业发展计划,将新材料技术列为关键技术予以重点扶持;在生物医药产业,美国、欧洲和日本最为发达,欧洲在基础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6.制造业低碳化

随着节能环保成为人类社会普遍共识,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增长”模式,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新模式。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区或国家都强调:要在“清洁能源”“绿色技术”领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其中,制造业低碳化是发展重点,在制造业节能方面,一是制造业结构调整,包括工业结构节能、工业技术节能、工业管理节能三个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工业结构朝节能降碳化发展;二是发展循环经济,在生产过程中,使物质和能量在各个生产企业和环节之间进行循环、多级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做到污染“零排放”;三是进行“废料”再利用,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表7 主要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