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营其实很简单:互联网运营进阶之道
- 郑文博
- 4180字
- 2020-06-28 06:37:29
2.1 建立用户来源入口
2.1 节导读
连接用户首先要有用户,本节主要讲解关于用户入口的建设,并根据不同产品建立不同的入口,通过入口与承接口的相互配合服务用户,保证用户留存、用户增长、产品发展,提高产品使用量,帮助产品/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快速调整与自我完善。
2.1.1 入口与承接口
很多人在看到入口与承接口的时候可能并不知道这是什么,简单地说,入口就是指用户第一次了解你的产品渠道,承接口是指你通过入口展现给用户的产品,如图2.1所示。
图2.1 入口—承接口
渠道不等于入口,渠道是指可创造效益的通道(例如:广点通、QQ群等),而入口是指你在广点通、QQ群等平台选择的素材(例如:广告文字、图片、聊天技巧、引导语、链接等)、地区等内容。用一句话解释入口就是在渠道内展现的形式与筛选的内容。
对任何运营人员来说,获取用户是第一步,也是必备的一步,而建立一个长期并稳定的入口来源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应该如何建立入口呢?
建立入口主要建立的是流量入口。为产品导入流量,需要从以下五点依次分析并执行。
(1)产品的核心卖点与领域是什么?
(2)产品的目标群体有哪些?
(3)目前可使用的渠道及不可使用的渠道。
(4)渠道与产品之间的关联程度。
(5)制定入口运营策略及渠道开发策略。
1.产品的核心卖点与领域是什么
分析入口是如何建立的,首先要对产品的核心卖点与领域有所了解,否则后面4步执行了,也只是在做无用功。
首先对产品的核心卖点进行分析,对产品内所经营的服务、业务进行解读并深入分析用户核心的使用需求,通过使用需求分析产品的核心服务与竞争力,并对此产品进行领域归类。
EX(样例):陌陌是一款互联网社交产品,2014年我注册并使用了陌陌,发现陌陌是一款致力于陌生交友的产品,而陌陌的核心竞争力则是方便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紧紧抓住城市中人强烈的交友需求,满足了人类与生俱来追求新鲜感、新奇感的本性。根据核心竞争力描述可以将此产品分类到陌生人社交领域。
2.产品的目标群体有哪些
入口最重要的地方则是在对的时间进来对的人,也就是运营行业经常说的精准人群,而精准人群的定义是基于产品目标群体的。
根据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及领域,与产品用户简单沟通,并搜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如关注动态,看用户发布的信息与登录情况等),并对当前阶段最频繁使用产品的用户群体进行分析、记录与分类。
EX:PMCAFF是一个高质量产品经理交流社区,主要是以QA(问答)或文章的形式沟通,主要内容源自不同产品人员的问题与技术,核心竞争力是严格监控会员质量并提供对应企业服务及人才推荐,是一个完善的人才运营体系。
在使用PMCAFF的过程中,我对此产品本身的内容进行了了解与分析(具体可看图2.2所示的产品截图),发现PMCAFF的主要目标用户群体是产品人员或产品学习人员,细化目标群体为产品岗位、运营岗位、技术岗位等与产品相关或正在学习的职业人员。
图2.2 PMCAFF截图
如果分析出的目标群体较模糊,可以通过百度指数搜索产品主要核心领域,并分析检索词与去向检索词从而获取其他相关的职业人员的信息。还可通过对主要目标群体进行调研,建立与产品相关的细化目标群体,并对细化目标群体单一目标进行结构化思维图分析,如图2.3所示。
图2.3 PMCAFF群体分析
3.渠道/手段:当时阶段可使用及不可使用的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渠道/手段分为在当时阶段可使用及不可使用的,这主要基于产品所处阶段,在产品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渠道/手段进行发展与营销(第3章具体讲解)。
EX:想象你是一款O2O产品的运营人员,产品处于研发阶段,此时你应该做的工作是用户调研、产品修整、产品预热、运营计划、渠道筹划等,而你的上司要求你此时必须投放广告或者寻找合作商务渠道。
上述情况是目前互联网行业中存在的现象。在不对的时间做不对的事情,浪费金钱与时间是目前互联网企业最大的运营败笔。
针对不同的产品、时间、阶段、环境,互联网所有的渠道/手段均有不同的使用规则、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广告系统适合社区产品在前期投放吗?我们经常用的种子用户培养方法适合电商用户在前期使用吗?当然不是,对于不同产品、时间、阶段、环境需要建立不同的用户运营模式,以适应用户活动行为。
电商与社区完全是两种产品。电商主要是以出售商品获取高销量为典型情况,而社区是以UGC(用户原创内容)、活跃/留存、文化为典型情况;电商以实际商品或服务进行直接销售,社区是针对用户的不同性格或兴趣建立社区文化,进而获取利益,这称为变相销售或间接销售。例如,两个产品均处于初创期,使用的渠道/手段不同,如表2.1所示。
表2.1 不同类型产品使用的渠道/手段
知乎前期的做法对于它后期的发展有直接影响,通过KOL、电子邮件进行的宣传及封闭式注册来控制用户质量,帮助知乎在未开放注册前是内容质量及用户活跃度最高的社区,以大量优秀内容吸引用户,在知乎初创期制定稀缺高质量内容的运营策略。
而凡客明显更注重销量及品牌知名度,通过大量的广告及渠道曝光,快速占有市场并提升销量,以实现快速崛起并建立市场壁垒的目标,这些渠道/手段的利用同样也是公司的运营策略。
通过对比发现,间接销售产品更加注重自身产品的情况,而非市场包装;直接销售产品更注重销量、市场及包装。
2.1.2 用户渠道的重要性
一座漂亮的城堡如果没有人观看,你是否还会在意它的存在呢?
渠道的重要性如同视觉、听觉等感觉,帮助把产品快速传递到用户眼前,使用户了解产品。如当时hao123(hao123是一个综合导航,集合常用种类的网站)只是李兴平自己使用,对外开放也无人知晓,还会有百度5000万元人民币收购的历史吗?
对于产品来说用户渠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产品是否会在对的时候被对的用户使用是由用户渠道选择与确定的。用户渠道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渠道量级;二是渠道精准度。渠道量级是指渠道整体共有多少流量,渠道精准度是指渠道整体共有多少流量是精准用户。
EX:一家婴儿用品商的产品准备进行宣传,选择了两家宣传渠道,第一家是广点通,由于平台量级比较大,精准度自己掌握;另一家是母婴之家,拥有多数母婴资源及精准流量。对于这款产品来说,广点通是渠道量级比较大,母婴之家则是渠道精准度比较高。广点通是以大数据对用户进行筛选的,虽然精准但是有一定的需求误差,相对母婴之家来说,广点通的整体用户定位并不准确,因而导致渠道精准度下降。
用户渠道如漏斗的前半段漏层,过滤非精准用户及非意向用户。
2.1.3 产品各个阶段的入口如何建立
我们简单地把产品阶段分为基础期、初期、中期、后期(这部分内容会在第3章细致讲解),而运营要在产品不同的阶段建立不同的入口且入口不唯一,根据产品及运营需求各入口的利用具有一定的重叠性,但使用方式、定位并不相同。
1.产品基础期(产品研发,未成型或内部调试)
对于处于基础期的产品,对产品入口的建立主要是优化及准备的过程,而此阶段产品未定向摸索或将完全改变,所以入口应为辅助功能并为运营发展做准备。
EX:某一款对照片进行修饰及美化的工具型产品正在开发中,产品核心定位是“不需要基础就可以学会的PS,方便、快速进行日常照片美化”,运营/产品团队为了在产品上线后能有一定的用户量及反馈,进而确定以免费为基础形式,将PS作为宣传方向,同时准备建立入口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各安卓应用市场、Apple Store等。这样进行前期用户的沉淀,收集用户反馈信息,并不断根据用户反馈信息进行产品完善及衍生功能的开发。
2.产品初期(产品首次上线,产品鲜有人使用)
产品初期可以理解为产品第一次面对公众,此时的产品漏洞不断,体验极差,此时的用户多为尝鲜者(一群拥有好奇心,积极使用各类APP的用户)。面对这类用户需要建立用户反馈及回应入口、用户持续流入入口及前期准备入口的渠道,同时分析人群精准度及精准画像,建立更加精准的用户入口。
EX:美图产品经过入口准备后,开始在上线之前建立用户反馈及回应入口渠道(如在每一次用户退出前提示“是否使用不便,请填写下文反馈框”的字样,并同时将此功能嵌入“我的”里面,以对话形式提示),并准备好反馈所给予的礼品。此后通过使用产品基础期所准备的各类入口渠道上线计划,快速将产品推向大众,并相应地做好用户反馈的及时收集与回应,同时分析精准用户所在的渠道,并准备未来入口渠道推广计划。
3.产品中期(产品逐渐完善,整体流量呈上升状态)
随着用户量级的上升,产品各功能逐渐完善,用户反馈、用户入口渠道一并进入逐渐完善的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对用户进行分级(具体内容将在2.2节讲述),根据各级别建立抵达运营人员的入口,并体现其唯一性。
EX:美图产品在产品初期达到PMF(产品及市场契合点),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利用在产品初期分析出的用户入口渠道建立渠道体系,以精准用户量为主,用泛流量进行品牌宣传与精度过滤,并要求产品运营团队快速对用户进行分级,针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建立不同的权限体系、功能特权及专有客服接待,再邀请部分高级别用户尝鲜新版本并收集创意,一起对产品功能提供想法和意见。
4.产品后期(补充产品功能,产品整体进入升华及提炼期)
产品后期并没有相对一定的入口。入口是建立之初用户的入口,而在产品后期,产品及各项功能趋于完整,便可以在原有的各类入口上不断完善入口的形式与内容。
各个产品入口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如我在基础期利用市场首发,同时我也可以在初期或中期再次使用市场首发,但两者的首发意义不同。基础期首发表明产品刚刚上线等待用户检验,而在中期首发则是告诉用户产品有重大更新,可以重新试试了。
流量入口、反馈入口等均可拉近产品与用户的关系,但我们不可能接触所有用户。根据二八定律,20%用户是其他用户的“领头羊”,所以可以通过用户漏斗过滤出20%的核心用户,并针对这20%用户进行营销及“圈养”。
通过对20%用户设立权利、等级及意见反馈通道等,给予这20%用户最大的满足感,从而让此群用户快速且有效地帮助运营人员管理其余的80%用户,并且运营人员也需要不断帮助剩下的80%用户逐步向20%用户的阵营前进:可以通过扶持明星用户、特等权利、反馈机制、维护等运营行为进行激励,并刺激用户前进与升级,让其他用户也感知到升级后还会有许多的权利与奖励,最终逐步引导用户提升等级。
其实最终到了产品后期,运营人员只是不断做着重复的事情,所以产品后期的运营KPI是恒定的,一般以最终吸引用户情况或可以为企业带来多少效益为标准,当满足企业晋升标准时则会晋升,所以一般这个时期的产品不是正常运营(通过创新来增加产品的生命周期)就是逐步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