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本书的框架结构

本书试着以章节为单位、环环相扣地描写在冲突情境下人们的身份认同抉择,由此提出一种“决策理论”,用来解释不同类型的身份认同首选的各种条件(即冲突中的占位)。第四章“一种关于身份认同的决策理论”提出一个系统性框架,并试图以这一框架将各种问题贯穿起来。接下来的第五章“容括与排斥策略的必要性”则受行动理论(action-theory)的启发,仔细检视人们在寻找盟友时采用的说辞。这一章讨论最简单的即“种族屠杀模型”(genocidal model)(亦可称为“赢者通吃”模型);也有非常复杂的“融会模型”,即输者将会融入赢者的队伍,输赢两者的区别被模糊。第六章讨论的是容括话语与排斥话语所使用的概念性工具。经济理性,这一经常被视为身份政治和常规政治的潜在理由,在第七章“作为社会学的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社会学”中再度成为讨论的焦点。第八章对一种在某种程度上趋于极端的“自由决策”理论,即埃尔维特(Georg Elwert)对“暴力市场”的分析(Elwert, 1995, 1997)进行批判性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多大程度上社会结构左右了掌权者的决策,甚至那些明显的独裁者(冲突地区的军阀)也不例外。第八章结尾提出的一个论点是:我们需要形成一种兼顾经济学与政治学角度的新综合视角,以避免让不同类型的思考者各自去处理两种不同类型的理性,因为他们彼此沟通甚少,很少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第九章从总体上讨论集体性身份认同的标志。第十章讨论宗教,尤其是关于仪式洁净的理念以及在一些伊斯兰和非伊斯兰社会中,在人们主张权力时这些宗教理念所担当的角色。第十一章考察的是,在集体性身份认同中语言的重要性呈现在哪些不同的形态:有的族群没有一个共同的语言,而在另一些族群中,语言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族群定义特征。在一些个案中,由宗教和语言产生的情感依恋可能远不仅为认同感的符号。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讨论实践问题。这部分共有三章,每一章都直接来自笔者与索马里人打交道时获得的实地经验。“冲突调解与和平决议:来自索马里和平进程的经验”一章(第十二章)是一次国际和平会议。“关于方法:如何进行冲突分析”(第十三章)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以当地的背景和条件为核心,讨论如何在地方性和社区层面上开展和平活动。本书的这一部分虽然有实践取向,但不应理解为是对前述理论的应用。在我看来,不存在一种单一的、统一的冲突理论,即便有这样的冲突理论,如果想要应用它与身处冲突情境中的人们互动、帮助他们处理冲突,那也不能机械地应用任何一种理论。本书的第三部分再度拾起在前文理论部分已经讨论过的议题,如认同感和联盟,但这里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看到:从一个参与者的角度来看,冲突干预是件多么复杂的事情。

本书将笔者以前分散发表在不同学术期刊和专著中的观点进行了提炼和整合。在每章开始的脚注中都标明了原文出处,以便读者查阅参考。当原来的论点被整合进新的视角时,原来的文字在不同程度上被重新改写并与新文本组合在一起。

笔者撰写本书的初衷,意在向一种新的冲突理论迈进。出于阐释和描述的目的,书中包含了民族志案例。本书多选取非洲东北部的案例基于如下两个原因:其一,与笔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其二,与地缘政治相关。自1974年以来,笔者在非洲的东北地区多次从事长期的田野调查长达30余年。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特点,为本书提供了所需要的案例:这里地域广大,国家的权力控制式微,地方自治程度高,在彼此敌意形成的过程中,缔结联盟具有很强的变通性,容易发生不间断的变换。对于从事冲突研究而言,这是幸运的条件;对于被卷入冲突的当事人来说,则是巨大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