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血液一般检测
人身体任何部分发生病理变化时,都可以引起血液质与量的改变,故血液一般检测有助于很多疾病的诊断。
血液一般检测包括血常规检查(内容为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网织红细胞计数等多项检测。
血液一般检测采用末梢血(约150μl)或抗凝静脉血。
红细胞计数
什么是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红细胞计数是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红细胞数目,并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红细胞计数为定量测定,其检测结果以×1012/L(×1012/升)表示。
红细胞计数检测的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①成年男性RBC:(4.3~5.8)×1012/L。
②成年女性RBC:(3.8~5.1)×1012/L。
③初生儿RBC:(5.2~6.4)×1012/L。
红细胞计数检测异常有什么临床意义?
正常人体的红细胞虽然不断地发生新生和破坏,却保持相对恒定的数目。除某些人在正常情况下也出现红细胞总数增高(例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可发生生理性增高)之外,红细胞数目上的变化大多与疾病有关。
①红细胞总数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疾病、脱水等疾病的患者,红细胞总数就会增多。
②红细胞总数减少: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患者,还见于因分娩、手术、创伤而大量失血者。
血红蛋白
什么是血红蛋白检测?
血红蛋白(Hb)通常被称为血色素,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检测是测定血液中血红蛋白量。血红蛋白测定为定量测定,其检测结果以g/L(克/升)表示。
血红蛋白检测的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①成年男性Hb:130~175g/L。
②成年女性Hb:115~150g/L。
③新生儿Hb:180~190g/L。
血红蛋白检测异常有什么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量异常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异常相似。而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与红细胞减少程度之间的关系,对于贫血性质的确定有一定临床意义。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中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是贫血。
①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与红细胞减少的程度相同:见于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关节炎以及急、慢性肾炎所致的贫血。
②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比红细胞减少的程度严重:见于缺铁性贫血(即所谓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溃疡病、胃肠肿瘤、钩虫病、妇女月经过多和痔出血等慢性反复性出血疾病都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③红细胞减少的程度比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严重:见于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如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及慢性肝病所致的贫血。
此外,血红蛋白量异常还见于变性血红蛋白症。
白细胞计数
什么是白细胞计数?
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WBC),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计数是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目,并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白细胞计数为定量测定,其检测结果以×109/L(×109/升)表示。
白细胞计数检测的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①成人WBC:(3.5~9.5)×109/L。
②儿童WBC:(5.0~10.0)×109/L。
③新生儿WBC:(10.0~20.0)×109/L。
白细胞计数检测异常有什么临床意义?
人在剧烈运动、体力劳动后、疼痛、冷热水浴、暴热和严寒环境中白细胞总数会有不同程度升高;妊娠5个月以上的女性白细胞总数可高达(15.0~20.0)×109/L,分娩时还可进一步增高。这些改变都属于正常生理性变化。此外,白细胞总数的增加或减少大多与疾病有关。
(1)白细胞总数增多
①发生急性细菌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时,白细胞会明显增多。
②发生严重的组织损伤或血细胞大量破坏时,如术后12~36小时、急性心肌梗死1~2天内,白细胞会明显增多。
③急性大出血时,如脾破裂、宫外孕后,白细胞常高达(20.0~30.0)×109/L。
④急性中毒时,如催眠药、敌敌畏等化学药物中毒,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尿毒症等代谢性中毒,白细胞会增多。
⑤粒细胞性白血病和各种晚期恶性肿瘤可引起白细胞总数持续增高。
(2)白细胞总数减少
①发生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会减少,如患流行性感冒(流感)时。
②发生某些细菌感染时,例如患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类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果无并发症出现,白细胞总数均会减少。
③患某些血液病时,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细胞总数往往会减少。
④发生慢性物理、化学性损伤时,如接受X射线等电离辐射、长期应用氯霉素等,白细胞总数可减少。
⑤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白细胞总数会减少。
⑥存在脾功能亢进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脾大时白细胞总数会减少。
白细胞分类计数
什么是白细胞分类计数?
正常血液中白细胞以细胞浆内有无颗粒而分为有粒(粒细胞)和无粒两大类。根据颗粒的嗜色性不同,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无粒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在检验中,又将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及单核细胞之和称为中值细胞或中间细胞。
白细胞分类计数即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对各类白细胞进行分别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为定量测定,其检测结果以×109/L(×109/升)或%(百分比)表示。
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测的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的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绝对值(#)、白细胞分类百分数(%)生物参考区间见表2-1、表2-2。
表2-1 白细胞计数三分群参考区间
表2-2 白细胞计数五分类参考区间
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测异常有什么临床意义?
新生儿和婴儿在一定时期内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会较高,这种情况属正常生理变化。
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比例的改变往往与一些疾病有关系。
(1)中性粒细胞检测异常
①增多:见于急性细菌感染或局部化脓性炎症、中毒、急性出血(尤以严重内脏出血更明显)、急性溶血和手术后、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等疾病。
②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性感染(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粟粒性肺结核等)及药物(磺胺类、肿瘤化疗等)中毒与放射线损伤、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休克、高度恶病质、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中性粒细胞比例减少还提示患者抵抗力差。
(2)嗜酸粒细胞检测异常
①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霍奇金病等。
②减少:患伤寒、副伤寒、大叶性肺炎、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烧伤、大手术后,长期应用肾上腺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情况下都可发生嗜酸粒细胞减少。
(3)嗜碱粒细胞检测异常
嗜碱粒细胞相对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网状细胞瘤、骨髓纤维化症、慢性溶血、脾切除后、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罕见)、癌转移和铅中毒、铋中毒等。
(4)淋巴细胞检测异常
①增多: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见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的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症。淋巴细胞绝对增多可见于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某些传染病,如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等。许多传染病的恢复期和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时也可出现淋巴细胞绝对增多。
②减少:主要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细胞免疫缺陷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等治疗和长期接触放射线也会出现淋巴细胞减少。此外,多种疾病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时,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5)单核细胞检测异常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如结核、伤寒、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以及许多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也可出现单核细胞增多。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什么是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嗜酸粒细胞数目可以通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间接获得,也可以通过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获得。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是计数一定范围内嗜酸粒细胞的数目,并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嗜酸粒细胞数。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为定量测定,检测结果以×109/L(×109/升)表示。
重复接受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检测时,每次接受采血的时间需一致,以避免日间生理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异常与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嗜酸粒细胞检测异常临床意义完全相同。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检测的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显微镜计数法:嗜酸粒细胞为(0.05~0.3)×109/L。
血细胞比容
什么是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比容又称为红细胞压积(Hct或PCV),是指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所占的容积。血细胞比容的多少与红细胞数目及其大小有关。血细胞比容检测为定量测定,检测结果以L/L(升/升)表示。
血细胞比容检测的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男性Hct为0.40~0.50L/L;女性Hct为0.35~0.45L/L。
血细胞比容检测异常有什么临床意义?
①血细胞比容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浓缩和红细胞绝对值增高,如大面积烧伤、反复呕吐、腹泻、多汗、多尿等导致的脱水、心肌梗死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②血细胞比容降低: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等。
红细胞三项平均值
什么是红细胞三项平均值?
根据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血细胞比容的数据,按公式可以算出红细胞三项平均值,包括红细胞平均体积(即每个红细胞的大小,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每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MCH)和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MCHC)。红细胞三项平均值为定量测定,MCV、MCH、MCHC的检测结果分别以fl(飞升)、pg(皮克)、g/L(克/升)表示。
红细胞三项平均值的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①MCV:82~100fl。
②MCH:27~34pg。
③MCHC:316~354g/L。
红细胞三项平均值检测有什么临床意义?
红细胞三项平均值检测有助于分析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形态特征,适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与鉴别诊断,是贫血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一项必要的实验手段。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什么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红细胞大小不等,其所占宽度就会不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变异的客观指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为定量测定,检测结果以%(百分比)表示。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血细胞分析仪法:RDW为11.6%~15.0%。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检测有什么临床意义?
贫血患者除了MCV(红细胞平均体积)发生改变以外,RDW也会发生改变。综合RDW和MCV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对贫血的诊断。各种类型贫血的RDW和MCV可有如下变化。
①缺铁性贫血:RDW增大,MCV正常或下降。RDW增大,而MCV正常是早期缺铁性贫血的特征。
②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可见MCV下降,但RDW正常。
③溶血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MCV和RDW均增大。
④再生障碍性贫血:MCV和RDW均无变化。
网织红细胞计数
什么是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Ret)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是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网织红细胞数目和红细胞总数,并计算出网织红细胞在红细胞总数中所占比例。网织红细胞计数为定量测定,检测结果以%(百分比)表示。
网织红细胞计数的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煌焦油蓝活体染色法:成人Ret为0.5%~1.5%;新生儿Ret为3%~6%。
网织红细胞计数检测异常有什么临床意义?
血液中网织红细胞的数值可直接反映骨髓生成红细胞的功能状况,因此,对诊断各种贫血是有意义的,也可作为疾病疗效及病情观察的客观指标。
①Ret增高:表明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多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患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时Ret仅轻度升高。
②Ret减低:表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及某些化学药物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时。
红细胞沉降率
什么是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沉降率(ESR)通常称为“血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红细胞沉降率为定量测定,其检测结果以mm/h(毫米/小时)表示。
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的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魏氏法:男性ESR为0~15mm/h;女性ESR为0~20mm/h。
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异常有什么临床意义?
月经期和妊娠3个月以上直至产后1个月的妇女以及老年人可出现红细胞沉降率(ESR)生理性增高。除此之外,ESR检测异常提示有病变存在。
(1)ESR增高
①急性炎症性疾病,如风湿热活动期、活动性结核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病毒性肝炎等。
②组织损伤及坏死,如大手术、创伤、急性心肌梗死等。
③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
④重度贫血、胶原病及重金属中毒等。
(2)ESR减低
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肝脏疾病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晚期。
血小板计数
什么是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PLT或BPC)是计数一定范围内的血小板数目,并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血小板数。血小板计数为定量测定,检测结果以×109/L(×109/升)表示。
由于血小板计数在一天内不同时间的变化较大,故在多次复查时,采集标本的时间应力求统一,以避免检测结果受日间生理变化的影响。
血小板计数检测的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血细胞分析仪法和目视显微镜计数法:PLT为(125~350)×109/L。
血小板计数检测异常有什么临床意义?
血小板既能促进止血又能加速凝血。血小板计数检测有助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血小板计数增加
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或急性溶血等。
(2)血小板计数减少
①造血功能障碍引起血小板生成减少,见于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症等。
②血小板破坏、消耗过多引起血小板减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进行体外大循环手术、中毒(如苯、砷等)、放射线损伤、使用抗肿瘤药等。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什么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变异的客观指标。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为定量测定,检测结果以%(百分比)表示。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的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血细胞分析仪法:PDW为9.8%~17.0%。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检测异常有什么临床意义?
①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增高:表明血小板大小悬殊,可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降低: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平均体积
什么是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平均体积或容积(MPV)即每个血小板平均体(容)积,血小板平均体积为定量测定,检测结果以fl(飞升)表示。
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血细胞分析仪法:MPV为6~13fl。
血小板平均体积检测异常有什么临床意义?
(1)血小板平均体积或容积(MPV)增高
①MPV增加是造血功能恢复的首要表现,常见于骨髓抑制解除后恢复期。
②也是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的表现。
③亦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镰刀细胞性贫血等,还可见于脾切除后、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
(2)血小板平均体积或容积(MPV)减少
①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此种情况下血小板生成减少。
②MPV随PLT同时持续下降时,提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③亦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肾功能衰竭、病毒感染等疾病和化疗过程中。
ABO血型鉴定
什么是ABO血型鉴定?
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存在着不同的特殊抗原,这些抗原的差异导致了人的不同的血型。红细胞抗原主要有A抗原、B抗原。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只有A抗原时,其血型为A型;只有B抗原时,其血型为B型;A抗原和B抗原都有时,其血型为AB型;A抗原和B抗原都没有时,其血型为O型。按此分类的血型即称为ABO血型。
在人的血清里又有两种特殊的抗体,即抗A抗体和抗B抗体。特定抗原和其相应的抗体相遇会发生凝集反应,而正常人的血液不会由于自身的抗原和抗体结合而产生凝集反应,因此A型血的血清中只有抗B抗体;B型血只有抗A抗体;O型血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AB型血抗A和抗B两种抗体都没有。如此,即可通过抗A抗体和抗B抗体在血液标本中发生凝集的情况来鉴定血型,这就是ABO血型鉴定。
接受ABO血型鉴定时,受检者无须空腹,手指采血20μl或采不加任何抗凝剂或促凝剂的静脉血即可。
什么时候需要接受ABO血型鉴定?
①输血:若ABO血型不合,会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输血前必须一丝不苟鉴定血型。
②器官移植: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抗原物质不仅仅存在于红细胞表面,还广泛分布于机体内的很多组织上,因而在组织器官移植时,也要进行ABO血型鉴定。
③其他:法医还将ABO血型鉴定用于鉴定亲子关系。
碳氧血红蛋白定性试验
什么是碳氧血红蛋白定性试验?
定性地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的试验为碳氧血红蛋白(COHb)定性试验。
碳氧血红蛋白定性试验的生物参考区间是多少?
COHb为阴性。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碳氧血红蛋白定性试验?
在患者昏迷,无法了解病史,却又怀疑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时,需要借助碳氧血红蛋白定性试验来进行诊断。碳氧血红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时,即可确定患者为一氧化碳中毒。不过患者如事先采取了通气措施,血中一氧化碳浓度会降低,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也会随之下降,试验可呈阴性,但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体征仍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