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道 茶艺 茶经(彩图精装)
- 徐馨雅
- 5211字
- 2024-11-02 18:10:15
何谓茶道
为什么说茶道起源于中国?
“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一般指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茶道指的就是以茶艺为载体,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等要素。
据考证,茶道始于中国唐代。《封氏闻见记》中即已提到:“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道的重点在于“道”,即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
中国茶道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中国茶道无处不体现着浓郁的东方文化内涵。
我国近代学者吴觉农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庄晚芳将中国的茶道精神归纳为“廉、美、和、敬”,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陈香白先生则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
为什么说中国的茶道起源于远古的茶图腾信仰?
饮茶的历史非常久远,最初的茶是作为一种食物而被认识的。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饮,发乎神农”。古人也有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
相传,神农为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农业始祖、中华药祖,史书还将他列为三皇之一。据说,神农当年是在鄂西神农架中尝百草的。神农架是一片古老的山林,充满着神秘的气息,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原始宗教的茶图腾。
古人不懂生育奥秘,无意中把崇拜、感恩之情与茶相结合,从而形成茶图腾崇拜。
为什么说中国的茶道成熟于唐代?
茶道发展到中唐时期,无论是在社会风气上,还是在理论知识方面,都已经形成了相当可观的规模。
调琴啜茗图(唐)唐人将饮茶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致使茶道在王侯贵族间风行一时。
在理论界,出现了陆羽——中国茶道的鼻祖。他所写的《茶经》,从茶论、茶之功效、煎茶炙茶之法、茶具等方面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让茶道成为一种完整的理论系统。陆羽倡导的饮茶之道,包括鉴茶、选水、赏器、取火、炙茶、碾末、烧水、煎茶、品饮等一系列程序、礼法和规则。他强调饮茶的文化和精神,注重烹煮的条件和方法,追求宁静平和的茶趣。
在社会饮茶习俗上,唐代茶道以文人为主体。诗僧皎然,提倡以茶代酒,以识茶香为品茶之得。他在《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中写道: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诗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让“七碗茶”流传千古。钱起《与赵莒茶宴》和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认为饮茶能让人“通仙灵”“通杳冥”“尘心洗尽”。唐末刘贞亮《茶十德》认为饮茶使人恭敬、有礼、仁爱、志雅,成为一个有道德的知礼之人。
为什么说宋至明代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鼎盛时期?
茶道发展到宋代,由于饮茶阶层的不同,逐渐走向多元化。文人茶道有炙茶、碾茶、罗茶、候茶、温盏、点茶过程,追求茶香宁静的氛围,淡泊清尚的气度。
宫廷的贡茶之道,讲究茶叶精美、茶艺精湛、礼仪繁缛、等级鲜明。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说,茶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简洁,韵高致静”,说明宫廷茶道还有教化百姓之特色。至宋代的百姓民间,还流行以斗香、斗味为特色的“斗茶”。
明代朱权改革茶道,把道家思想与茶道融为一体,追求秉于性灵、回归自然的境界。明末冯可宾讲述了饮茶的一些宜忌,主张“天人合一”,比赵佶的茶道又深入一层。明太祖朱元璋改砖饼茶为散茶,茶由烹煮向冲泡发展,程序由繁至简,更加注重茶质本身和饮茶的气氛环境,从而达到返璞归真。
饮茶图(宋)茶道从个人的修养身心发展至一种社会风气,相关的茶事、茶礼、茶俗逐步丰富起来。
茶道与道教有什么关系?
茶与道教结缘的历史已久,道教把茶看得很贵重。道教敬奉的三皇之一“农业之神”——神农氏就是最早使用茶者,道教认为神农寻茶的过程就是在竭力寻找长生之药,所以道教徒皆认为“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茶是“草木之仙骨”。
道教茅山派陶弘景在《杂录》中说茶能轻身换骨,可见茶已被夸大为轻身换骨和羽化成仙的“妙药”。
早在晋代时,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炼丹家葛洪,就在《抱朴子》一书中留下了“盖竹山,有仙翁茶园,旧传葛元植茗于此”的记载。壶居士《食忌》也记载:“苦茶,久食羽化(羽化即成仙的意思)。”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徒中流传着很多把饮茶与神仙故事结合起来的传说。如《广陵耆老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晋代有一位以卖茶为生的老婆婆,官府以败坏风气为名将她逮捕,没想到的是,夜间老婆婆居然带着茶具从窗户中飞走了。《天台记》中也记载:“丹丘出大茗,服之羽化。”这里的丹丘是汉代一位喜以饮茶养生的道士,传说他饮茶后得道成仙。唐代和尚皎然曾作诗《饮茶歌送郑容》曰:“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再现了丹丘饮茶的往事。
华山栈道 道教观多建于名山胜地,环境清幽,盛产佳茗,其栽茶、制茶之功自然得天独厚。
由于饮茶具有“得道成仙”神奇功能,所以道教徒都将茶作为修炼时重要的辅助工具。根据《宋录》的记载,道教把茶引进他们的修炼生活,不但自己以饮茶为乐,还提倡以茶待客,提倡以茶代酒,把茶作为祈祷、祭献、斋戒甚至“驱鬼捉妖”的贡品及延年益寿、祛病除疾的养生方法,此举也间接促进了民间饮茶习惯的形成。
道教徒之所以饮茶、爱茶、嗜茶,这与道教对人生的追求及生活情趣密切相关。道教以生为乐,以长寿为大乐,以不死成仙为极乐。饮茶的高雅脱俗、潇洒自在恰恰满足了道教对生活的需要,所以道教徒喜茶就不言而喻了。另外,道教徒喜欢闲云野鹤般的隐士生活,向往“野”“幽”的境界,这也正是茶生长的环境,具有“野”“幽”的禀性,因此,饮茶也是道士对最高生活境界的追求。
茶道与佛教有什么关系?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就与茶结下深缘。苏东坡曾作诗曰:“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就说明了茶中有禅,禅茶一味的奥妙。而僧人在坐禅时,茶叶还是最佳饮料,具有清火、提神、明目、解渴、消疲解乏之效。因此,饮茶是僧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茶文化中,佛的融入是独具特色的亮点。
禅机需要用心去“悟”,而茶味则要靠“品”,悟禅与品茶便有了说不清的共同之处。
佛教徒饮茶史可追溯到东晋。《晋书·艺术传》记载,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坐禅修行,不分寒暑,昼夜不眠,每天只“服镇守药数丸”“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茶在寺院的普及则是在唐代禅宗兴起后,并随着僧人的饮茶而推广到北方饮茶习俗。
经过五代的发展,至宋代禅僧饮茶已十分普遍。据史书记载,南方凡有种植茶树的条件,寺院僧人都开辟为茶园,僧人已经到了一日几遍茶,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普陀山僧侣早在五代时期就开始种植茶树。一千多年来,普陀山温湿、阴潮,长年云雾缭绕的自然条件为普陀山的僧侣植茶、制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普陀山僧人烹茶成风,茶艺甚高,形成了誉满中华的“普陀佛茶”。
茶与佛在长期的融合中,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因为寺院中以煮茶、品茶闻名者代不乏人,如唐代的诗僧皎然,不但善烹茶、与茶圣陆羽是至交,而且留下许多著名的茶诗。
茶道与儒家有什么关系?
中国茶道思想,融合了儒、佛、道诸家精华。儒家思想自从产生之后,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活跃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茶文化的精神,就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在和谐的气氛之中,边饮茶边交流,抒发志向,增进友情。“清醒、达观、热情、亲和、包容”的特点,构成了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其“中庸”“礼治”的思想对后世茶道、茶礼的影响颇为深远。
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要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性,积极入世。它们在意境和价值取向上,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要求和谐、平静,这其实仍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中国茶道的“四谛”是什么?
中国茶道的四谛,即“和、静、怡、真”。
和,是儒、佛、道所共有的理念,源自于《周易》“保合大和”,即世间万物皆由阴阳而生,阴阳协调,方可保全大和之元气。在泡茶之时,则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茶须静品,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藏,静可洞察明激,体道入微。
怡,是指茶道中的雅俗共赏、怡然自得、身心愉悦,体现的是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王公贵族讲“茶之珍”,文人雅士讲“茶之韵”,佛家讲“茶之德”,道家讲“茶之功”,百姓讲究“茶之味”。无论何人,都可在茶事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真,是茶道的终极追求。茶道中的真,范围很广,表现在茶叶上,真茶、真香、真味;环境上,真山、真水、真迹;器具上,真竹、真木、真陶、真瓷;态度上,真心、真情、真诚、真闲。
中国茶道的四字守则是什么?
中国茶道,是由原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庄晚芳先生所提倡。它的总纲为四字守则:廉、美、和、敬。其含义是: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清茶一杯,推行清廉,勤俭育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大力弘扬国饮。
清茶一杯,名品为主,共品美味,共尝清香,共叙友情,康乐长寿。
清茶一杯,德重茶礼,和诚相处,以茶联谊,美好人际关系。
清茶一杯,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妥用茶艺,茶人修养之道。
茶人精神是什么?
茶人,最早现于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茶中杂咏》的诗中。刚开始是指采茶制茶的人,后来又扩展到从事茶叶贸易、教育、科研等相关行业的人,现在也指爱茶之人。
茶人精神即是以茶树喻人,指的是茶人应有的形象或茶人应有精神风貌,提倡一种心胸宽广、默默奉献、无私为人的精神。这个概念是原上海茶叶学会理事长钱梁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所提出,从茶树的风格与品性引申而来,即为:“默默地无私奉献,为人类造福”。
茶树,不计较环境的恶劣,不怕酷暑与严寒,绿化大地;春天抽发新芽,任人采用,年复一年,给人们带来健康。
怎样对茶道进行分类?
中华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有“饮茶有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三重含义。大体而言,茶道是由环境、礼法、茶艺、修行四方面所构成。
由于分类方法的不同,茶道划分不尽相同。如以茶为主体可分为乌龙茶道、绿茶茶道等;从功能上可分为修行类茶道、茶艺类茶道等;还可分为表演型茶道、非表演型茶道;从茶人身份上,可分为宫廷茶道、文士茶道、宗教茶道、民间茶道。
历史发展中的中华茶道形式变化过程
什么是修行类茶道?
修行类茶道形成于唐代,它的宗旨是通过饮茶而得道,以诗僧皎然和卢仝为代表人物。这个道,可能是参禅修行的道,也可能是得道成仙的道。该茶道类型是以饮茶、品茗作为一种感悟“道”的手段,是从人的生理至心理直至心灵的多层次感受,有一个量变渐进的过程。
从观赏茶器、茶叶及沏茶的过程,到观茶色、嗅闻茶香、品味茶汤……品茗感受的过程是茶与心灵的和谐过程,使人返璞归真,从而体验类似羽化成仙或超凡入圣的美妙境界。
修行类茶道,是把饮茶活动作为修行悟道的一条捷径,借助于饮茶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什么是修身类茶道?
古时候,一些文人把饮茶当作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一种手段,他们通过茗饮活动体悟大道、调和五行,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他们的饮茶之道被称为修身类茶道。
修身类茶道,作为一种茶文化,室内的茶道场地要洁净雅致,装饰风格要有意境,物品、壁画都要有情趣。室外的场地也要讲究,如风景秀美的山林野地、松石泉边、茂林修竹、皓月清风。茶道环境包括茶室建筑风格、装饰格调空间的感觉意境、陈列物品、壁面布置等。
修身类茶道的茶人,往往表现为志向高远、仪表端庄、气质高雅、待人真诚、举止优雅大气、谈吐儒雅、虚怀若谷等气质。修身类茶道,寓含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五行生克思想,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以及朴素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修身类茶道不仅需要茶好、水美、器雅,还需要与茶道活动相适应的环境。
什么是礼仪类茶道?
礼仪性茶道是偏重于礼仪、礼节,以表达主客之间诚恳、热情与谦恭的一种茶道类型。中国自古以来,即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人们在彼此相待、迎来送往过程中特别注重敬茶的习俗,这更像是知书达理的准绳或主客沟通的纽带,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多少年来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这些礼仪性的茶道活动中,人们的服饰、妆容、言语、举止,甚至表情都有着较为严格的约定。潮汕的工夫茶、昆明的九道茶、白族三道茶等都是较为著名的礼仪性茶道。
外表、肢体语言等表现出的诚恳、谦逊、大度都能体现出主客双方的道德品质与文化修养。
什么是表演类茶道?
表演类茶道是为了满足观众观摩和欣赏需要而进行演示的一种茶道类型。表演类茶道是展示与传授沏茶技法和品饮艺术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了解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途径。
表演类茶道也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活动,表演中的动作、乐器、器具、整体环境都需要精心设计。表演类茶道种类繁多:宗教类的有佛教的禅茶、童子茶、佛茶、观音茶,民俗类的有白族三道茶、阿婆茶、傣族竹筒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