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茶的起源和历史

为什么说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茶树的栽培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云南的普洱市有一棵“茶树王”,树干高13米,经考证已有1700年的历史。近年,在云南思茅镇人们又发现两株树龄为2700年左右的野生“茶树王”,需要两人才能合抱。在这片森林中,直径在30厘米以上的野生茶树有很多。

茶树原产于中国,一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近几年,有些国外学者在印度也发现了高大的野生茶树,就贸然认为茶树原产于印度。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文明古国,虽然两国都有野生大茶树存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国已经有文献记载“茶”的时间,比印度发现野生大茶树的年龄要早了1000多年。当印度人还不知道茶的作用,甚至不知道有茶树这种植物时,我国的茶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无论是从茶树的历史,还是分布情况,或是地质变迁,又或是气候变化等等,都只能说明一个事实: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茶树的故乡。

在冰川时期,我国西南滇、贵、川温湿的土壤与气候条件致使少量野生茶树在极端气候下存活下来,并至今保持着最原始的特征和特性。

“茶”字有什么由来?

大体而言,在唐代之前人们大多把茶称为“荼”,期间也用过其他字形,直到中唐以后,“茶”字才成为官方的统一称谓。

最早的时候,人们用“荼”字作为茶的称谓。但是,“荼”字有多种含义,易发生误解;而且,荼是形声字,草字头说明它是草本植物,不合乎茶是木本植物的身份。到了西汉的《尔雅》一书中,开始尝试着借用“”字来代表茶树。但的原义是指楸、梓之类树木,用来指茶树也会引起误解。所以,在“,苦荼”的基础上,又造出一个“搽”字,读茶的音,用来代替原先的、荼字。到了陈隋之际,出现了“茶”字,改变了原来的字形和读音,多在民间流行使用。直到唐代陆羽《茶经》之后,“茶”字才逐渐流传开来,运用于正式场合。

古人常将“茶”字暗示分解为“人在草木中”,既合情理,又寓意境。

茶有哪些雅号别称?

在唐代以前,“茶”字还没有出现。《诗经》中有“荼”字,《尔雅》称茶为“”,《方言》称“”(shè),《晏子春秋》称“茗”,《凡将篇》称“荈”(chuǎn),《尚书·顾命篇》称“诧”。

水厄,出自《世说新语》。

另外,古时的茶是一物多名,在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前,茶还有一些雅号别称,如:水厄、酪奴、不夜侯、清友、玉川子、涤烦子等。后来,随着各种名茶的出现,往往以名茶的名字来代称“茶”字,如“龙井”“乌龙”“大红袍”“雨前”等。

不夜侯,源于晋代张华的《博物志》。

清友,源自宋代苏易简的《文房四谱》。

茶的字形演变和流传是怎样的?

在中唐之前,茶的称谓大多为“荼”,也有称“”的,还有称“茗”“”的。最初,茶被归于野外的苦菜——“荼”(tú)类,没有单独的名称,如《诗经》中“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由于茶是木本植物,在《尔雅·释木》之中,为其正名“(jiǎ),即荼”;后来,《魏王花木志》中说:“荼,叶似栀子,可煮为饮。其老叶谓之,嫩叶谓之茗。”直到唐代陆羽第一次在《茶经》中统一使用了“茶”字之后,才渐渐流行开来。

如今世界各国的茶名读音,大多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引入的。这些读音可分为两大体系,一种是采取普通话的语音:“CHA”;一种是采取福建厦门的地方语“退”音——“TEY”。

茶字的演变

中国茶树的栽培历史是怎样的?

中国关于茶最早的记载是《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陆羽的《茶经》中也说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由此可见,是神农氏发现了茶。

中国历史上关于茶最早的记载是《神农本草经》,传说是神农氏发现了茶,认为茶有解毒的神奇功效。

根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商末时候,巴国已把茶作为贡品献给周武王了。在《华阳国志》一书中,介绍了巴蜀地区人工栽培的茶园。魏晋南北朝时期,茶产渐多,茶叶商品化,人们开始注重精工采制以提高质量,上等茶成为当时的贡品。魏晋时期佛教的兴盛也为茶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坐禅,僧人常饮茶以提神。有些名茶就是佛教和道教圣地最初种植的,如四川蒙顶、庐山云雾、黄山毛峰、龙井茶等。

茶叶生产在唐宋达到一个高峰,茶叶产地遍布长江、珠江流域和中原地区,各地对茶季、采茶、蒸压、制造、品质鉴评等已有深入研究,品茶成为文人雅士的日常活动,宋代还曾风行“斗茶”。元明清时期是茶叶生产大发展的时期。人们做茶技术更高明,元代还出现了机械制茶技术,被视为珍品的茗茶也出现。明代是茶史上制茶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朝代。朱元璋在茶业上诏置贡奉龙团,对制茶技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现代制茶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天泡茶而非煮茶的传统就是明代茶叶制作技术的成果。至清代,无论是茶叶种植面积还是制茶工业,规模都较前代扩大。

魏晋时期怎样采摘茶叶制作茶饼?

在魏晋南北朝时,饮茶之风已逐步形成。

这一时期,南方已普遍种植茶树。《华阳国志·巴志》中说:其地产茶,用来纳贡。在《蜀志》记载:什邡县,山出好茶。当时的饮茶方式,《广志》中是这样说的:“茶丛生真,煮饮为茗。茶、茱萸、檄子之属,膏煎之,或以茱萸煮脯胃汁,谓之茶。有赤色者,亦米和膏煎,曰无酒茶。”

魏晋时期三峡一带茶饼制作与煎煮方式仍保留着以茶为粥或以茶为药的特征。

唐代怎样蒸青茶饼?

唐代以前,制茶多用晒或烘的方式制成茶饼。但是,这种初步加工的茶饼,仍有很浓的青涩之味。经过反复的实践,唐代出现了完善的“蒸青法”。

蒸青是利用蒸气来破坏鲜叶中的酶活性,形成的干茶具有色泽深绿、茶汤浅绿、茶底青绿的“三绿”特征,香气带着一股青气,是一种具有真色、真香、真味的天然风味茶。

陆羽在《茶经·三之造》一篇中,详细记载了这种制茶工艺:“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在2 4月间的晴天,在向阳的茶林中摘取鲜嫩茶叶。将这些茶的鲜叶用蒸的方法,使鲜叶萎凋脱水,然后捣碎成末,以模具拍压成团饼之形,再烘焙干燥,之后在饼茶上穿孔,以绳索穿起来,加以封存。

宋代怎样制作龙凤团茶?

由于宋朝皇室饮茶之风较唐代更盛,极大地刺激了贡茶的发展。真宗时,丁谓至福建任转运使,精心监造御茶,进贡龙凤团茶。庆历中,蔡襄任转运使,创制小龙团茶,其品精绝,二十饼重500克,每饼值金二两!神宗时,福建转运使贾青又创制密云龙茶,云纹更加精细,由于皇亲国戚们乞赐不断,皇帝甚至下令不许再造。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是北宋的贡茶,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而得名,由于制作耗时费工、成本惊人,后逐渐消亡。图为“龙凤团茶”模影。

元代怎样制作蒸青散叶茶?

蒸青团茶的工艺,保持了茶的绿色,提高了茶叶的质量,但是水浸和榨汁的做法,损失了部分茶的真味和茶香,而且难以除去苦味。为了改善这些缺点,到了宋代,蒸茶时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这样,就保证了茶的香味。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少了揉压制形工序后的蒸青散茶更好地保留了茶叶的自然香味。

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已有散茶。到了宋代,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宋史·食货志》中说:“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

宋朝灭亡后,龙凤团茶走向末路。北方游牧民族,不喜欢这种过于精细的茶艺;而平民百姓又没有能力和时间品赏,他们更喜欢的是新工艺制作的条形散茶。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罢造龙团,废除龙凤团茶。从此,龙凤团茶成为绝唱,而蒸青散茶开始盛行。

工序步骤

(1)采摘完毕后,用笼稍微蒸一下,生熟适当即可;

(2)蒸好之后,用簸箕薄摊,趁湿揉之。

“后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取自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

明代怎样炒青散叶茶?

蒸青工艺虽更好地保留了茶香,但香味仍然不够浓郁,于是后来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散叶茶,在唐代时就已有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说:

“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的句子,说明了茶的嫩叶经过炒制后满室生香,又说明了炒制时间,这是至今为止关于炒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茶叶转为暗黄绿色;叶面、梗皮有皱纹;青涩之味变为热香之味和特殊清香。

炒青的具体步骤是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

清代制茶工艺有什么特点?

清代的制茶工艺进一步提高,综合前代多种制茶工艺,继承发展出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绿茶的基本工序是杀青、揉捻、干燥。但是,若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杀青后未及时摊晾、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造成茶叶变黄,后来发现这种茶叶也别具一格,就采取有意闷黄的做法制成了黄茶。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茶叶发黑,就形成了黑茶。

青茶源于明末清初,制法介于绿茶、红茶之间,乌龙茶就是其中较为出众的一种。

宋代时,人们偶然发现:茸毛特多的茶树芽叶经晒或烘干后,芽叶表面满披白色茸毛,茶叶呈白色,因而形成了白茶。红茶起源于明朝。在茶叶制造过程中,人们发现用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变红而产生了红茶。此外,承接了宋代添加香料或香花的花茶工艺,明清之际的窨花制茶技术也日益完善,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

古代人最初的用茶方式是怎样的?

在原始社会,人类除了采集野果直接充饥外,有时也会挖掘野菜或摘取某些树木的嫩叶来口嚼生食,有时会把这些野菜和嫩叶与稻米一起在陶制的釜鼎(锅)内熬煮成粥。

古人在长期食用茶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它的药用功能。《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茶叶作为药用的开始,在夏商之前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时期。

原始人“荼”的发音意为“一切可以用来吃的植物”。

蓝田人复原头像,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15万年),远古人从野生大茶树上采集嫩梢主要用来充饥。

汉魏六朝时期如何饮茶?

饮茶历史起源于西汉时的巴蜀之地。从西汉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仅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

关于汉魏六朝时期饮茶的方式,古籍仅有零星记录,《桐君录》中说:“巴东别有真香茗,煎饮令人不眠。”晋代郭璞在《尔雅》注中说:“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当时还没有专门的煮茶、饮茶器具,大多是在鼎或釜中煮茶,用吃饭用的碗来饮茶。

煮茶,即将茶叶入冷水中煮至沸腾。

据唐代诗人皮日休说,汉魏六朝的饮茶法是“浑而烹之”,将茶树生叶煮成浓稠的羹汤饮用。东晋杜育作《赋》,其中写道:“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泽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茗春薮。”大概意思是:水是岷江的清泉,碗是东隅的陶简,用公刘制作的瓢舀出。茶煮好之时,茶末沉下,汤华浮上,亮如冬天的积雪,鲜似春日的百花。这里就涉及择水、选器、酌茶等环节。这一时期的饮茶是煮茶法,以茶入锅中熬煮,然后盛到碗内饮用。

唐代的人怎样煎茶?

到了唐代,饮茶风气渐渐普及全国。自陆羽的《茶经》出现后,茶道更是兴盛。当时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都把茶当作家常饮料,甚至出现了茶水铺,“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唐朝的茶,以团饼为主,也有少量粗茶、散茶和米茶。饮茶方式,除延续汉魏南北朝的煮茶法外,又有泡茶法和煎茶法。

《茶经·六之饮》中“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活焉,谓之阉茶。”茶有粗、散、末、饼四类,粗茶要切碎,散茶、末茶入釜炒熬、烤干,饼茶舂捣成茶末。将茶投入瓶缶中,灌以沸水浸泡,称为“阉茶”。“阉”义同“淹”,即用沸水淹泡茶。

煎茶法是陆羽所创,主要程序有:备器、炙茶、碾罗、择水、取水、候汤、煎茶、酌茶、啜饮。它与汉魏南北朝的煮茶法相比,有两点区别:[1]煎茶法通常用茶末,而煮茶法用散叶、茶末皆可;[2]煎茶是一沸投茶,环搅,三沸而止,煮茶法则是冷热水不忌,煮熬而成。

煎茶,如同煎药,将茶叶下入水中煮熬。

宋代人怎样点茶?

饮茶的习俗在唐代得以普及,在宋代达到鼎盛。此时,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之风极为盛行,不但王公贵族经常举行茶宴,皇帝也常以贡茶宴请群臣。在民间,茶也成为百姓生活中的日常必需品之一。

宋朝前期,茶以片茶(团、饼)为主;到了后期,散茶取代片茶占据主导地位。在饮茶方式上,除了继承隋唐时期的煎、煮茶法外,又兴起了点茶法。为了评比茶质的优劣和点茶技艺的高低,宋代盛行“斗茶”,而点茶法也就是在斗茶时所用的技法。先将饼茶碾碎,置茶盏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先在茶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量茶注入沸水,边注边用茶筅搅动,使茶末上浮,产生泡沫。

明代人怎样泡茶?

泡茶法始于隋唐,但占主流的是煎茶法和煮茶法,泡茶法并不普遍。宋时的点茶法,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泡茶法。点茶与泡茶的最大区别在于:点茶须“调膏击拂”,泡茶则不必如此。直到元明之时,泡茶法才得以发展壮大。

元代泡茶多用末茶,并且还杂以米面、麦面、酥油等佐料;明代的细茗,则不加佐料,直接投茶入瓯,用沸水冲点,杭州一带称之为“撮泡”,这种泡茶方式是后世泡茶的先驱。明代人陈师在《茶考》中记载:“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

清代人怎样品茶?

清代时,品茶的方法日益完善,无论是茶叶、茶具,还是茶的冲泡方法,已和现代相似。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各地由于不同的风俗,选用不同的茶类。如两广多饮红茶,福建多饮乌龙茶,江浙多好绿茶,北方多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地区多用黑茶或茶砖。

清袁枚《随园食单·武夷茶》条载:“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在众多的饮茶方式之中,以工夫茶的泡法最具特点:一壶常配四只左右的茶杯,一壶之茶,一般只能分酾二三次。杯、盏以雪白为上,蓝白次之。采取啜饮的方式:酾不宜早,饮不宜迟,旋注旋饮。

茶文化的萌芽时期有什么特点?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人饮茶习俗的兴起,有关茶的文学作品日渐增多,茶渐渐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而走入文化领域。如《搜神记》《神异记》《异苑》等志怪小说中便有一些关于茶的故事。左思的《娇女诗》、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王微的《杂诗》都属中国最早一批茶诗。西晋杜育的《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散文,宋代吴在《茶赋》中称:“清文既传于杜育,精思亦闻于陆羽。”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玄学名士,大多爱好虚无玄远的清谈,终日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最初的清谈家多为酒徒,但喝多了会举止失措,有失雅观,而茶则可竟日长饮,心态平和。慢慢地,这些清谈家从好酒转向好茶,饮茶被他们当作一种精神支持。

茶的天然韵味以及冲饮过程中所能给人的恬淡、幽远意境,与文人名士修养心性、体味不凡的追求不谋而合。

这一时期,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受到人们的青睐。在道家看来,饮茶是帮助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在佛家看来,茶又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茶文化与宗教相结合,无疑提高了茶的地位。尽管此时尚没有完整茶文化体系,但茶已经脱离普通饮食的范畴,具有显著的社会和文化功能。

为什么说唐代是茶文化的形成时期?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和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改进。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开始使用专门的烹茶器具,饮茶的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之前的粗放式转为细煎慢品式。

唐代的饮茶习俗蔚然成风,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越来越讲究。皇宫、寺院以及文人雅士之间盛行茶宴,茶宴的气氛庄重,环境雅致,礼节严格,且必用贡茶或高级茶叶,取水于名泉、清泉,选用名贵茶具。盛唐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等等均有关联。公元780年,陆羽著成《茶经》,阐述了茶学、茶艺、茶道思想。这一时期由于茶人辈出,使饮茶之道对水、茶、茶具、煎茶的追求达到一个极尽高雅、奢华的地步,以至于到了唐朝后期和宋代,茶文化中出现了一股奢靡之风。

从《茶经》开始,茶文化呈现出全新的局面,它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

为什么说宋代是茶文化的兴盛时期?

到了宋代,茶文化继续发展深化,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太祖赵匡胤本身就喜爱饮茶,在宫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至于下层社会,平民百姓搬家时邻居要“献茶”;有客人来,要敬“元宝茶”,订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

在学术领域,由于茶业的南移,贡茶以建安北苑为最,茶学研究者倾向于研究建茶。在宋代茶叶著作中,著名的有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沈括的《本朝茶法》、赵佶的《大观茶论》等。

宋代是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由于南北饮茶文化的融合,开始出现茶馆文化,茶馆在南宋时称为茶肆,当时临安城的茶饮买卖昼夜不绝。此外,宋代的茶饮活动从贡茶开始,又衍生出“绣茶”“斗茶”“分茶”等娱乐方式。

“斗茶”是一种茶叶品质的比较方法,最早是用于贡茶的选送和市场价格的竞争,因此“斗茶”也被称为“茗战”。

为什么说元明清时期是茶文化的持续发展时期?

宋人让茶事成为一项兴旺的事业,但也让茶艺走向了繁复、琐碎、奢侈,失却了茶文化原本的朴实与清淡,过于精细的茶艺淹没了唐代茶文化的精神。自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直到明代中叶,汉人有感于前代民族兴亡,加之开国之艰难,在茶文化呈现出简约化和人与自然的契合,以茶显露自己的苦节。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等。茶叶种类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到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繁琐,但茶风趋向纤弱。

明清之际,茶馆发展极为迅速,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可以达到百余家之多。店堂布置古朴雅致,喝茶的除了文人雅士之外,还有商人、手工业者等,茶馆中兼营点心和饮食,还增设说书、演唱节目,等于是民间的娱乐场所。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多年,资本主义入侵,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传统的中国茶文化日渐衰微,饮茶之道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趋于简化,但这并非是中国茶文化的终结。从总趋势看,中国的茶文化是在向下层延伸,这更丰富了它的内容,也更增强了它的生命力。在清末民初的社会中,城市乡镇的茶馆茶肆处林立,大碗茶比比皆是,盛暑季节道路上的茶亭及乐善好施的大茶缸处处可见。“客来敬茶”已成为普通人家的礼仪美德。

为什么说当代是茶文化的再现辉煌时期?

虽然中华茶文化古已有之,但是它们在当代的复兴,被研究却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是现代茶艺、茶道的最早复兴之地。内地方面,新中国成立后,茶叶产量发展很快。物质基础的丰富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代茶室仍保留古朴的风格。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批茶文化研究者创作一批专业著作,对当代茶文化的建立作出了积极贡献,如:黄志根的《中国茶文化》、陈文华的《长江流域茶文化》、姚国坤的《茶文化概论》、余悦的《中国茶文化丛书》,对茶文化学科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这些成果,为茶文化学科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文化组织、茶文化活动越来越多,有些著名茶叶产区所组织的茶艺活动逐渐形成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更加促进了茶文化在社会的普及与流行。

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饮食文化,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族精神特质,讲究天、地、山、水、人的合而为一。

什么是贡茶?

贡茶起源于西周,当时巴蜀作战有功,册封为诸侯,向周王纳贡时其中即有茶叶。中国古代宁波盛产贡茶,以慈溪县区域为主,其他省、府几乎难与它匹敌。直到清朝灭亡,贡茶制度才随之消亡。

华夏文明数千年,贡茶制度对于中国的茶叶生产和茶叶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贡茶是封建社会的君王对地方有效统治的一种维系象征,也是封建礼制的需要,它是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产物。

随着贡茶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皇室常在名茶产区专门设立贡茶院、御茶园,由官府直接管理,监造精品贡茶。

贡茶的历史评价褒贬参半,首先,贡茶是对茶农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它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税制,让茶农们深受其害,对茶叶生产极为不利;另外,由于贡茶对品质的苛求和求新的欲望,客观上也促进了制茶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贡茶,就是古时专门作为贡品进献皇室供帝王享用的茶叶。

贡茶的起源是什么?

据史料记载,贡茶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据晋代的《华阳国志之巴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大约在公元前1025年,周武王姬发率周军及诸侯伐灭殷商的纣王后,便将其一位宗亲封在巴地。巴蜀作战有功,册封为诸侯。

这是一个疆域不小的邦国,它东起鱼复(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城),西达道(今四川宜宾市西南安边场),北接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地区),南至黔涪(相当今重庆涪陵地区)。巴王作为诸侯,要向周武王纳贡。贡品有:五谷六畜、桑蚕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黄润鲜粉。贡单后又加注:“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支,蔓有辛,园有芳香茗。”香茗,即茶园里的珍品茶叶。

当时的茶叶不仅作为食品,也是庆典祭祀时的礼品。

唐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

唐代是我国茶叶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佛教的发展推动了饮茶习俗的传播。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茶叶种植发展迅速,手工制茶作坊相继出现,茶叶初步商业化,形成区域化和专业化的特征,为贡茶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唐代贡茶制度有两种形式:

三彩驿使骑马俑(唐)。

(1)选择优质的产茶区,令其定额纳贡。当时名茶亦有排名:雅州蒙顶茶为第一,称“仙茶”;常州阳羡茶、湖州紫笋茶同列第二;荆州团黄茶名列第三。

(2)选择生态环境好、产量集中、交通便利的茶区,由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专门制作贡茶。如:湖州长兴顾渚山,东临太湖,土壤肥沃,水陆运输方便,所产“顾渚扑人鼻孔,齿颊都异,久而不忘”,广德年间,与常州阳羡茶同列贡品。大历五年(770年)在此建构规模宏大的贡茶院,是历史上第一个国营茶叶厂。

宋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

到了宋代,贡茶制度沿袭唐代。此时,顾渚贡茶院日渐衰落,而福建凤凰山的北苑龙焙则取而代之,成为名声显赫的茶院。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朝廷特颁置龙凤模,派贡茶特使到北苑造团茶,以区别朝廷团茶和民间团茶。片茶压以银模,饰以龙凤花纹,栩栩如生,精湛绝伦。从此,宋代贡茶的制作走上更加精致、尊贵、华丽的发展路线。

宋代的贡茶在当时人的心中已不仅仅是一种精制茶叶,而是尊贵的象征。北苑生产的龙凤团饼茶,采制技术精益求精,年年花样翻新,名品达数十种之多,生产规模之大,历史罕见。仁宗年间,蔡襄创造了小龙团;哲宗年间,改制瑞云翔龙。

宋代的贡茶和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不仅促进了名茶的发展、饮茶的普及,还使斗茶之风盛行,出现了无数优秀的茶文化作品,也促使了茶叶对外贸易的兴起。

宋代贡茶的价值高昂,“龙茶一饼,值黄金二两;凤茶一饼,值黄金一两。”欧阳修当了二十多年官,才蒙圣上赐高级贡茶一饼二两。

元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

元代的贡茶与唐宋相比,在数量、质量及贡茶制度上,都呈平淡之势。这主要是因为元代统治者的民族性、生活习惯以及茶类的变化等原因,使唐宋形成的贡茶规模遭到冲击。

宋亡之后,一度兴盛的建安之御焙贡茶也衰落了。元朝保留了一些宋室的御茶园和官方制茶工场,并于大德三年(1299)在武夷山四曲溪设置焙局,又称为御茶园。御茶园建有仁风门、拜发殿、神清堂及思敬、焙芳、宜菽、燕宾、浮光等诸亭,附近还设有更衣台等建筑。焙工数以千计,大造贡茶。

御茶园创建之初,贡茶每年进献约5千克,逐渐增至约50千克,而要求数量越来越大,以至于每年焙制数千饼龙团茶。据董天工《武夷山志》载,元顺帝至正末年(公元1367年),贡茶额达495千克。

元朝的贡茶虽然沿袭宋制以蒸青团饼茶、团茶为主,但在民间已多改饮叶茶、末茶。

明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

明代初期,贡焙仍沿用元代旧制,贡焙制有所削弱,仅在福建武夷山置小型御茶园,定额纳贡制仍然实施。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深知茶农疾苦,看到进贡的龙凤团饼茶,有感于茶农的不堪重负和团饼贡茶的昂贵和繁琐,因此专门下诏改革,此后明代贡茶正式革除团饼,采用散茶。

但是,明代贡茶征收中,各地官吏层层加码,数量大大超过预额,给茶农造成极大的负担。根据《明史·食货志》载,明太祖时,建宁贡茶800余千克;到隆庆初,增到1150千克。官吏们更是趁督造贡茶之机,贪污纳贿,无恶不作,整得农民倾家荡产。天下产茶之地,岁贡都有定额,有茶必贡,无可减免。明神宗万历年间,昔富阳鲥鱼与茶并贡,百姓苦难言。

朱元璋诏令:“诏建宁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探春、先春、次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役。”

清代的贡茶情况是怎样的?

清代,茶业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著名的茶区和茶叶市场。如建瓯茶厂竟有上千家,每家少则数十人,多则百余人,从事制茶业的人员越来越多。据江西《铅山县志》记载:“河口镇乾隆时期制茶工人二三万之众,有茶行48家。”

在出口的农产品之中,茶叶所占比重很大。清代前期,贡茶仍旧沿用前朝产茶州定额纳贡的制度。到了中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贡茶制度逐渐消亡。清宫除常例用御茶之外,朝廷举行大型茶宴与每岁新正举行的茶宴,在康熙后期与乾隆年间曾盛极一时。

清代历朝皇室所消耗的贡茶数量是相当惊人的,全国七十多个府县,每年向宫廷所进的贡茶即达6950余千克。这些贡茶,有些是由皇帝亲自选定的。如洞庭碧螺春茶,是康熙第三次南巡时御赐茶名;西湖龙井,是乾隆下江南时,封为御茶;其他还有君山毛尖、遣定云雾茶、福建西天山芽茶、安徽敬亭绿雪、四川蒙顶甘露等。

掐丝珐琅缠枝莲茶具,清朝(1616~1911)茶具。清宫内院初期以调饮(奶茶)为主;后期才逐渐改为清饮。

中国的茶区分布是怎样的?

中国茶区分布辽阔,从地理上看,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成市,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茶区地跨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日温带。在垂直分布上,茶树最高种植在海拔2600米高地上,而最低仅距海平面几十米或百米。

茶区囊括了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四川、重庆、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江苏、江西、陕西、河南、台湾、山东、西藏、甘肃、海南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上千个县市。

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茶树,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及其适制性和适应性。

茶区划分有什么意义?

划分茶业区域,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更合理地调整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地指导茶业的生产和规划。因此,科学的茶区划分,是种植业规划的重要部分,也是顺利发展茶叶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对于茶叶的研究工作也非常有利。

由于我国茶区辽阔,品种丰富,产地地形复杂,茶区划分采取三个级别:即一级茶区,系全国性划分,用以宏观指导;二级茶区,系由各产茶省(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系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

现代中国的茶区是怎样划分的?

按照一级茶区的划分,中国茶区可分为四大块:即江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和江南茶区。

江北茶区: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括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茶区多为黄棕土,酸碱度略高,气温偏低,茶树新梢生长期短,冻害严重。因昼夜温度差异大,茶树自然品质形成好,适制绿茶,香高味浓。

西南茶区: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的地区,包括黔、川、滇中北和藏东南。茶区地形复杂,多为盆地、高原。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但总体水热条件良好。整个茶区冬季较温暖,降水较丰富,适宜茶树生长。

华南茶区:位于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浔江、红水河、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包括闽中南、台、粤中南、海南、桂南、滇南。茶区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多为赤红壤。茶区高温多湿,四季常青,茶树资源极其丰富。

江南茶区: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皖南、苏南等地。江南茶区大多是低丘山地区,多为红壤,酸碱度适中。有自然植被的土壤,土层肥沃,气候温和,降水充足。茶区资源丰富,历史名茶甚多,如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等,享誉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