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管理者善倾听,下属才会说(3)
- 管理者口才与演讲艺术
- 陈墨
- 3686字
- 2016-01-08 09:46:37
在生活中这种错听的例子很多,我们难保自己不会带着主观色彩去听话,从自己听到的只言片语中就开始分析、揣摩别人话中的意思。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而且如果自知听到的信息是不全面、不正确的,还要依照自己的判断去行动,那么结果很可能是无法收拾的。
办公室里的办事员小白,一天到晚都想着如何巴结局长,好混个办公室副主任来当当。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白终于逮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天,局长点名让小白陪他到外地出差。小白私下里就有了想法:这是局长对我的信任。他不禁受宠若惊,同时又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一下,把握住这次巴结局长的机会。
傍晚时分,小白和局长到了外地,住进了一家宾馆。小白早早地为局长准备了全功能瑞士军刀、电动剃须刀、名牌摩丝等外出生活用品。对于小白的精心照顾、考虑周全,局长非常满意。局长拍着小白的肩膀说:“小白心挺细的嘛,好好干,有前途。”小白听到局长的赞赏不禁得意起来,他觉得办公室副主任的位置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小白在出去办完事回宾馆的时候看到局长住的房间屋门是虚掩的,于是走近了准备敲门进去汇报一下自己的思想,却在这个时候听到房间里传出局长的声音,原来局长正在打电话。小白隐约中听到了局长最关键的一句话:“想去海南旅游。”
小白心想一定要满足局长的这个愿望,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为此,小白暗中让宾馆帮他预订了两张去海南的飞机票,并擅自更改了返回单位的日期。
等到会议结束,到了预订返回的日子时,小白喜滋滋地掏出两张飞往海南的机票递到局长面前。“这是什么?”局长一脸诧异,然后脸色立刻就阴沉了,“为什么要改变行程?谁让你这么干的?”
面对局长的斥责,小白觉得很委屈。他支吾地说:“局长,您不是在宾馆打电话时说很想去海南旅游吗?所以,我就帮您安排了这次旅游……”
“你胡说。谁说我想去海南旅游了?我那是给家里打电话呢,我儿子一直想独自去海南旅游,我不同意。”
小白顿时傻了眼,一心想巴结局长结果因为听错了话,又擅自做主更改返回单位的日期被局长狠狠地斥责了。这下不仅耽误了局长的工作,而且还因为办错了事情,给局长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他似乎又看到了办公室副主任的位置在向自己挥手,不过这次是向他挥手告别。
小白的失算源于他的错听,他带着个人主观色彩填补了自己没有听清的部分。一心想巴结局长的思想让他失去了判断力,结果导致自己错听,而且又按照这种错误的信息办错了事,触怒了领导。生活中不乏小白这样的人,他们因为没有听准别人的话,或者是带着自己的主观色彩来听,所以误听、错听了还不自知,结果也可想而知。
因此听话需要我们用客观的态度来对待,把别人的话听准,不要带着个人的主观意识来倾听,只有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倾听,才能确保自己所得到的信息是比较客观的,也才能确保行动不会出错。
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善解人意的人总会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因为善解人意的人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体谅别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这样的做事方法会让有困难的人感觉到友爱和温暖,所以人们喜欢和这种性格的人交往。
听别人说话也一样。懂得听下属说话,懂得站在下属的立场上听话的领导,则会受到下属更多的尊重。在上下级交流的过程中,下属总是希望自己所讲的内容能够得到上司的理解。比如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受了委屈找另一个倾诉,一方将自己的痛苦说出来,听的这一方总是点头说:“我知道,我都明白。”这会让感到委屈的朋友不再难过,因为他的委屈朋友理解,这样的理解在一定意义上是替朋友分担了一部分的心理负担。如果听话的这个人没有站在朋友的立场上听,当朋友说出自己委屈的时候没有反应,这样做很可能会让两个人的友谊破裂。
有一个职业篮球教练带领着他的球队获得了很多次冠军,记者采访他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个教练总是说:“我最不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对我的队员大声地呵斥。比如因为疏忽弄丢了一个球或者在训练的时候精神状态不佳,我都不会对他们大声说出我的不满。”
在球员的眼里,他们的教练是一个非常和善的人,因为无论发生什么情况,第一个原谅他们、听他们解释原因的都是教练。
很多时候,有些错误是根本不该犯的,如某个球员走神。在这个犯错的球员做出解释的时候,教练总是很耐心地将他的解释听完,然后告诉这个球员:“我明白你面对的是怎样的压力。”这样的沟通方式让球员心里充满深深的感激,在每一次关键比赛的时候,他们总会尽全力来完成比赛。
这个教练说:“在队员和我争吵的时候,我也不会和他们争吵,我总是听他们把自己的牢骚发泄出来,因为我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说,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压力。”
这个教练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站在球队队员的立场上听他们诉说,能够设身处地地跟球员做角色的转换。
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听别人说话、为别人考虑还需要有一颗和善、友爱的心。
有一户人家,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需要在城里租一套房子。这对父母带着孩子在城里找了一天,也没有找到一处满意的房子。
当他们十分疲倦的时候,看见一个屋子的窗户上贴着出租的标志,于是这对父母带着孩子敲开了主人的房门。
开门的是一个老者,他打量了一下这三个人,然后问:“你们要找谁?”
孩子的父亲说:“我们看见您贴出来的出租标志,想看看您的房子。”
老者摇着头说:“对不起,我不喜欢把房子租给有小孩的家庭。”
这对父母听见老者这样说十分失望。他们带着孩子离开了。刚走出这个小区的大门,孩子忽然说:“爸爸、妈妈,你们等着我。”说完,他就朝小区里面跑去。
孩子来到老者的门前,又一次敲开了门。他对这个老者说:“爷爷,您能把房子租给我吗?我没有孩子,只有父母。他们不会弄乱您的屋子的。”
老者看着这个孩子,忽然意识到他刚才的话伤害了孩子。那些话让孩子觉得他是一个被厌弃的人。老者看着这个懂事的孩子,决定将房子租给这个家庭。
老者听到孩子的话,及时和孩子做了一个角色的互换。假设自己是孩子,听到这样一番话后会怎么想呢?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自然就放下了自己的偏见。
在上下级的沟通中,如果上司能够懂得站在下属的立场上,理解下属、体谅下属,这样上下级的关系就会变得融洽。
理解、倾听、与下属和谐相处,其实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知道在听人说话时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自然就能理解他人。
别做一个爱抱怨的上司
当你觉得下属应该做一个多做事、少说话的人时,你也应该适当地想想自己是不是应该这样做。如果你说得太多,变成一个爱抱怨的上司,恐怕不喜欢你的就不仅仅是下属了。
在吴某没有升做主管以前,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亲切的人。他对办公室里的每个人都是和蔼可亲的,即使有同事做错事情,他只要能帮忙,也会想办法帮忙。但是,自从被提升为领导以后,吴某就像彻底变了个人一样。
他经常在下班以后,和另外一个部门的领导王某去喝酒。两人谈话的内容无外乎公司以及公司的下属。
吴某经常跟王某抱怨说:“以前我没有发现,现在我才知道我的那些下属全都是榆木脑袋,根本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也不知道我需要的是什么。策划案做得非常糟糕不说,越改越糊涂。”
王某说:“下属是有毛病的,领导要做的就是不断地纠正下属的错误。”
吴某喝了一口酒说:“有时候,我看见他们非常郁闷,恨不得好好地骂他们一顿。但是这样的话,又会有损外我的形象,我的心里真是憋闷。整天面对着这样一群人,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策划案不精彩,我就经常被那个策划总监骂。你说说我这个领导当得郁闷不郁闷。”
王某没有说什么,只是安慰式地拍拍吴某的肩膀,表示自己全部都了解。吴某以为,这样在王某的面前发牢骚没有别人会知道,但是不久以后他就发现,原来自己错了。
对自己的同事即使是不同部门的人大吐苦水,只要吐得是有关工作的问题,就会引起糟糕的后果,这样的结果在吴某身上得到证实。
王某有一次在和一个得力助手在酒吧里喝酒聊天时说:“策划部的经理吴某老说自己的下属笨,没有脑子,做不出完美的策划。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下属将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完美的话,那么要你这个上司做什么呢?”
这一席谈话正好被也在这个酒吧里喝酒的吴某的某个下属听见了。随后不久,这个下属就将这些话传遍了整个部门。
这些话很快被传到了吴某下属的耳朵里,他们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上司这样看不起他们。每天笑脸相迎,只是他伪善的表现而已。这样的说法当然会引起下属的反感。下属们不配合他的工作,有几个竟然联合起来写了一封信给策划总监弹劾吴某。而获知此事的策划总监为了解决这件事情,也只有将吴某调出策划部门。
即使不是一个部门的人,只要在一个公司,下班以后除了休闲娱乐,最好不要和同事大谈公司的事情。尤其是对一个领导来说。如果不断地在背后说自己下属的坏话,下属就会觉得这个领导魅力不够,甚至会对这个领导的人格产生质疑。
领导站得比下属高,应该看得比下属远才对。一个总是在下属背后说下属缺点的领导,最终也只能成为一个失败的领导。一个不得军心的将军,怎样领兵打仗呢?领导也是如此。
一个成功的领导绝对不会是一个只会在背后抱怨、责骂下属的“碎嘴子”。不停地抱怨下属的缺点,最后得到的结果只能是遭到下属的排斥和不满。工作没有办法顺利进行,最后有损失的也只是领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