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十五年成绩可圈可点

《规划》实施十五年来,在各级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课余体育训练取得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它逐渐成为我国学校教育和竞技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规划》实施十五年来我国课余体育训练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的竞技运动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规划》实施十五年来,学校运动竞技水平逐年提高,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在高校,部分项目和部分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已能代表国家大学生代表团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还有些代表国家队参加东亚运动会等世界性的大赛。在中学由原国家教委组队,已选派了39个中学生体育代表团、队参加世界中学生体育竞赛,共获金牌181枚、银牌68枚、铜牌69枚。他(她)们为祖国也为他们各自的学校赢得了荣誉。我国先后于1982年、1986年、1988年、1992年、1996年和2000年分别在北京、大连、南京、武汉、西安和成都举行了6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7届中学生运动会。期间有不少运动员刷新了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纪录,有一些运动员甚至达到了国际健将标准。据中国大学生体协田径协会的资料,近年来达到健将标准的共61人。

下面是规划实施以来历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大运会参赛学校、人数、成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竞技运动水平进步的足迹。

三、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全面的开展,促进了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

15年间,400所试点中学、80所试点大学按照《规划》要求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进行了试点探索。实践证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使这些学校的体育工作得到全面加强。根据统计,自1986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优秀单位的试点中学为315所,大学为139所,其中绝大多数为试点学校。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体育场地设施得到很好地改善,同时也发挥了原有场地设施的作用,如清华大学建成包括篮球馆、跳水馆等全国一流的体育中心,航空航天大学的排球馆,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南财经大学等都建成了一流的塑胶跑道田径场,这些场馆不仅为高水平运动队提供了较好的训练条件,而且在搞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和促进全民健身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四、课余训练机制初步形成

《规划》实施以来,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搞好课余训练工作,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在“试点学校”运动员的招生、学籍、训练、竞赛管理、中学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训练工作的评估等方面,先后下发了一批配套文件共27份。这些文件的制定和颁布,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了我国课余训练工作健康、稳步、有序的发展。这些政策和办法的提出,保证了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健康发展,使大部分学生运动员都能较好地完成学校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

《规划》的贯彻实施,使得学校课余训练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有了适当的位置。《规划》构筑的课余体育训练的基本框架被学校和社会普遍接受,试点校的工作得到了广泛的支持,非试点校也按《规划》的原则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越来越多的学校申请列入试点范围。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基础,以试点中学为骨干,以试点大学为龙头的课余体育训练网络初步形成。试点学校按《规划》要求,对学生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些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畅通的人才输送渠道,为省、市专业运动队和高等体育院、校输送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体育后备人才。许多试点学校,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在学生运动员的学籍管理、训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据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调查的176所被确定为“培养后备体育人才”的试点中学,有103所属于省市以上的重点中学,占调查总数的60.8%。从试点中学13000名运动员情况来看,“三好学生”有175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2.9%。

此外,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一些学校,根据自身特点与国家或省市级竞技体育部门配合在培养更高水平的优秀体育人才方面进行了一些特殊形式的探索,有的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

五、由“完全引进”为主向以“自我培养”为主转化

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产生、探索、创新到完善的过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国课余体育训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也是符合这一规律的。从《规划》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始终没有停止过对课余训练工作的探索,从整个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的特点来看,我国课余训练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规划》实施的初始阶段,以引进专业队退役队员为主。这一阶段各高校为了眼前成绩,急于求成,盲目引进专业队队员。这些队员虽然有过较高的运动成绩,但大多是由于年龄偏大,或带有不同程度的伤病,基本处于退役或即将退役的状态。进入大学后,由于繁重的学习任务,较少的训练时间和与专业队相比较小的训练负荷,使他们多数专项成绩下降,个别运动员由于获得暂时的调整,而取得本人最好成绩的现象也是昙花一现,保持不了较长的时间。这种招生形式其实从根本上违背了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初衷和目的。尽管如此,这毕竟是开始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一个行动,一种尝试,一个开端,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基础。

第二阶段是以引进为主,培养为辅阶段。高校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看到了完全引进专业队员的弊端。因此,高校在引进和学习过程中开始培养自己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并与现有国家体育体制和政策相结合,使运动员在各省市注册参加全国性专项赛事。其中一些高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招收世界级和洲级水平的运动员,根据国家政策这些运动员虽然不能代表学校参加学校比赛,但招收他们的目的是让高校自己培养出来的运动员与真正的高水平运动员接触,在高水平运动氛围中学习和感悟世界冠军的运动意识、职业训练理念、训练场上和竞技场上特有的投入与敬业精神等,逐步建立起在高校也可以培养世界级水平的信念。

第三阶段是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探索自己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新模式。经过进一步的探索和不断创新,课余体育训练的形式也呈现了多样化,如体教合办,企校合办,校校合办,不拘一格地办高水平运动队和培养后备体育人才。以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根据本学校自身条件和特点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模式。这些培养模式有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逐渐被各个高校所认同,并在全国普及推广。

六、课余训练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校园文化即是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反映着一个学校的特色和个性。体育对于促进学校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催化剂。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课余训练和各种比赛活动,推动了学校体育教学和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增强了凝聚力,丰富了学校的社会形象,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加强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使校园文化更有活力、有朝气、有个性。

七、在各级体育协会的组织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多种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

据统计,大学生体育学会单项分会,由最初的三个发展到今天的十五个。各分会为普及、提高我国大学生专项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使国家、省、市学生体育竞赛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与国际接轨打下了基础。

从1988年开始,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大学生综合运动会,至今已举办了6届。每3年举办一次全国中学生运动会,至今已举办7届。各个单项运动协会也建立了固定的竞赛制度,如每年举行一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每年举行一届CUBA联赛;华晨杯全国中学生足球联赛;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足球赛;大运会的校长杯等。另外,从第一届大运会以来,每届参赛人数都大幅增加。

八、增进了学校的国际文化交流

《规划》实施以来,由教育部门多次组织参加了国际中学生体育比赛,并在一些赛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参加的主要国际比赛有:世界中学生越野赛、太平洋地区学校运动会、第十九届中学生足球锦标赛、第九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等。大学体育竞赛活动更是辉煌,连续参加了第18届、第19届、第20届、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通过参加国际间学校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使我国的学校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同各国学生间的友谊。提高了我国学校在国际学校体育界的地位和知名度,为今后由教育系统组队参加世界水平的学生运动会及各单项体育比赛积累了经验。

九、建立了学校课余训练试点学校的评估体系及办法

教育部为了做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培养高水平运动队的试点工作,1993年6月25日,国家教委体育卫生司印发了关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大学检查评估工作报告”和“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评估体系及办法(试行)的通知”。评估体系及办法包括:确定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评估指标体系、权重及评分表准,评估办法三项内容,并附有《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评估体系积分表(试行)》(见附录),在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中,将评估体系分为三级四等:A级——优秀、良好;B级——中等;C级——差。在评估体系、权重及评分标中,将指标体系分为8个部分24项基本指标,并规定了各项指标的具体分值。评估办法包括“自我评估”和“检查评估”两个办法,每两年评估一次。

我国大、中学体育协会将这一评估体系应用到课余训练实践工作中,经过组织评估于1993年10月28日下发文件,表彰了大连市101中学、吉林省实验中学、哈尔滨市第五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八中学、江苏省扬州中学、青岛市第25中学、济南市第七中学、上海市大同中学、浙江省萧山中学、广东省肇庆中学、海南省文昌中学、重庆市南开中学等55所全国试点中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7所大学。评估办法的实施和表彰课余训练工作的先进学校,使课余训练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管理的阶段,对推动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