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学生为什么参加课余训练
- 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
- 杨铁黎 陈钧
- 3283字
- 2016-07-29 14:49:07
我们在访问中发现许多试点大、中学校都很热衷课余体育训练活动,积极性很高,即使不是“试点学校”的学校,也在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此项工作,有些学校还在努力设法争取加入“试点学校”的行列。那么,这些学校为什么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其动机是什么?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情况如何?他们动机又是什么?本节将对此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一、学校开展课余训练的动机分析
一个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动机如何,可以反映出该校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和态度,因此,也直接关系到该校对此项工作的目标确定。我们从张小龙的“关于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目的”的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课余训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调查结果中频数最高的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和“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占94.29%;其次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占85.71%;“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占60.00%;“增强学校凝聚力”占40.00%。从左琳的对中学“教练员对学校运动训练长期目标的认识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频数最高的是“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占47.2%;其次是“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占25.0%;第三位的是“为学校争得荣誉”,占22.2%。这两项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大中学校的领导和教练员对于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目的能够有一个较正确、较全面的认识。学校开展课余训练既是学校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是培养体育人才的一个新渠道,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大中学开展课余训练的动机分析,可以认为在新形势下,课余体育训练既是学校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形式,也应该成为我国现有竞技体育体制中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一个渠道,是举国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目前,有条件的中国高校大都具有自己的附小、附中。开通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这样一条超过十年系统训练的途径。相信只要各级各类学校能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并能认真贯彻,建立这种学校开展课余训练新体制,不仅使课余训练成为我国未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之一,也必将使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得更加有活力、有生机。
二、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动机分析
目前从事课余训练的运动员来源主要有三种类型,既专业队的退役运动员;体校、体工队的现役队员;普通中学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他们都渴望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在进行运动训练的同时,系统接受文化知识技能的学习。虽然这些学生运动员每个人参加训练所抱的目的不尽相同,但他们最根本的动机就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一)专业队运动员进学校的动机
长期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一直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下的“举国体制”。运动员的培养一般是由业余体校——省市专业体校——省市运动队(职业队)——国家队这样一条途径。在我国社会和经济水平还处于落后的状态下,这种体制集举国之力,举国之财,确实为我国在国际赛场上培养出了一批争金夺银的优秀运动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这种体制的弊端暴露的越来越明显,尤为突出的是该体制以封闭的管理方式,只注重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运动员的文化知识的教育。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相脱离。很多运动员从小就进入专业队接受专业训练,在那里他们能够进行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十分有限。由于失去了接受系统的基础教育的机会,文化素养很差,结果造就了一批竞技赛场上的“巨人”,社会赛场上的“侏儒”。致使许多运动员除了具有较高的运动水平外,其他一无所长。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实用技能的缺乏直接导致专业队的运动员退役后择业困难。所以越来越多的专业队运动员从自身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渴望进入大学,接受系统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他们到高校中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给自己充电,为第二次择业做准备。
(二)中小学体育特长生的动机
随着国民经济环境的改善,全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国民对教育的认识及对接受教育机会的认同和把握均有较大的变化,一般家长均希望子女能够接受较高的教育。而且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不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根本无法立足于社会。体委系统的招生困难已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广大体育特长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
调查证明,大量独生子女家庭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专业队的比例甚小。这在我国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那些学校中,大批可望进入竞技体育行列的人才将拒绝进入专业队而选择直接进入大学。在大部分家长心目中,能够接受小学、中学、大学在不影响系统教育条件下的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运动员在大学的专业将成为他们退役后寻找就业机会的保证。在新形势下,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特别是名牌大学的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工作比专业队更加具有吸引力。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高校希望组织课余体育训练,越来越多的体育尖子希望进入高校接受训练,接受教育。这将成为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基本优势和立足点。清华大学的一位教练也表示,如果打破各种限制,允许运动员自由流动,高校在招生上就会占有绝对的优势,好苗子都会到高校来。
目前我国开展课余训练的中学绝大多数受到“本位主义”的为校争光的影响,以本地区的比赛成绩和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为目标,追求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中学生参加课余训练动机的形成,把“为学校争得荣誉”放在首位,而把“使自身体育才能发挥”排在第四位的现象。这正说明我们学校有关领导和教练员对开展课余训练的定位对中学生运动员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和明显的。这种动机的形成是不利于学生运动员在某一专项上的持续发展,影响课余体育训练的成材率。
另外,从第二位的“有利于考上大学”动机来看,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他们希望自己通过训练提高运动水平,为升入大学创造有利条件。因为大学毕业意味着就业有了基本保证。这也正反映出新形势下高校在吸引体育特长生方面有其自身优势。青少年学生“对专项爱好和兴趣”本应该是中学生最本能的东西,然而却被排到第三位,这也说明我国课余体育训练中由于过于强调功利色彩,而使学生那些自然的、本能的东西受到压抑所致。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目前开展课余训练的各个高校,已经由初期的以招收专业队运动员为主转为以招收普通高中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为主的轨道上来。这类学生运动员进入学校后,除了在专业学习方面能够得到深造外,还能在相对好的环境中继续提高或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这部分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动机相对比较复杂。对于那些运动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运动员,他们还有提高运动成绩,挤身全国甚至世界大赛的目标。还有一部分人,认为高校降分录取了自己,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认真训练,在比赛中为学校争光。由于我国现行体制与政策的原因,致使有许多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学生动机的短期性,他们只是将自己的体育特长当作进入大学校门的敲门砖,入学后就采取应付训练的态度。
据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陆淳对学生运动员的调查结果表示:有66.32%的篮球运动员毕业后不再从事与篮球有关事业,只将篮球作为娱乐、交际的手段,仅有31.09%的球员想毕业后继续打球。正是这种动机决定他们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不如中学阶段。
美国大学篮球运动员中57.14%在结束学业后希望继续打球,其中42.86%首选加入NBA某支职业队,23.86%希望到其他国家职业俱乐部打球,在国内的其他联盟打球的占4.76%。在不希望继续打球的人中,仍有66.66%的人希望从事与篮球事业有关的工作,希望做教练员的比例最高,其次是进行篮球俱乐部的管理和经营。
动机的不同也决定训练的态度。美国NCAA有规定:上课期间运动员每天训练不能超过4小时,每周训练不能超过20小时,但学生运动员为了实现其长远目标,有71.43%的篮球运动员是自己利用隐性时间进行训练的。密歇根州立大学体育系主任说:我们教练员保证在指导的时间不超过20小时,至于其他时间,运动员练不练那是他们自己的事。而我国运动员有74.61%训练课后没有想过追加额外时间进行自我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