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晶体的折射[2],[46~49]

4.3.1 双折射

通常光经过介质界面折射后,仅有一束折射光,但光经过某些晶体界面折射后,却有两束折射光,这种现象称为双折射。双折射现象是丹麦科学家巴塞林(Erasmus Barrtholinus)于1669年发现的。当时,他用冰洲石(方解石,CaCO3)观察物体时,看到了两个像。当转动晶体时,一个像的位置保持不变,而另一个像的位置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可以用晶体对物体产生两种不同的折射来解释,其中转动晶体时,像的位置保持不变的折射称为寻常折射,而发生改变的折射,称为非寻常折射。

设单色平面光波由真空入射到晶体,入射光和折射光分别是ωt-ki· rωt-kt· r的函数,由于场的切向分量在边界两边连续,要求在界面上满足

active=true

或者

active=true

即矢量kt-ki必须垂直于界面。

可以通过作图法求出折射波矢kt的方向:如图4.3-1所示,从界面Σ上任选一点O为原点,在界面一侧按比例画出入射光在真空的波矢面和晶体中的波矢面,其中真空的波矢面为球形,而晶体中的波矢面为四次曲面。从O点沿入射光线方向引一条直线交真空中的波矢面于P0,过P0作界面Σ的垂线交晶体波矢面于P1P2P1P2决定两个可能的折射波矢,表明一束入射光束可对应两束折射光束,但这两束折射光束是否同时存在,则决定于入射光的偏振态。

active=true

图4.3-1 双折射:用作图法求折射波法线

4.3.2 圆锥折射

一般情况下,当光在双轴晶体中传播时,将出现通常的双折射现象;但在双轴晶体内存在两个特殊的方向,当光线沿这两个方向传播时,会出现一种有趣的圆锥折射现象。圆锥折射可分成内圆锥折射和外圆锥折射两种。

从双轴晶体中切割一块一定厚度的晶片,使波法线光轴垂直于晶片表面,并将前后表面加工成平行平面。当一束很细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到晶片表面时,折射光束不是两束,而是无限束,并且围成一个空心圆锥。当空心圆锥状的折射光线经后一表面折射后,出射光线均垂直于后表面,从而围成一个空心圆筒。如果用一个平行于晶片表面的屏来观察出射光,则在屏上可以观察到一个圆环,并且圆环直径不随屏与晶片的距离变化。但是,如果晶片的厚度增大,则出射光形成的圆筒的直径将增大,当然出射光的圆筒的直径大小还与晶体的材料有关,例如,厚度为8mm的硫磺晶体可产生直径为1mm的圆环,若用白糖晶体产生同样直径的圆环则需要的厚度达到66mm。围成圆环的每一束光线具有不同的偏振方向,并且位于圆环直径两端的两束光线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这种现象称为内圆锥折射,如图4.3-2(a)所示。下面来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设OT1为光轴,光线面与纸面的截线为圆和椭圆,其中圆为偏振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光线对应的光线面与纸面的截线,椭圆为偏振方向平行于纸面的光线对应的光线面与纸面的截线。圆与椭圆的公切线分别交圆与椭圆于T1T2点,则OT1T2点的连线OT1OT2分别为两条折射光线的方向。注意到光线面为三维图形,前文提到的圆与椭圆仅是该三维图形与纸面的截线,而圆与椭圆的公切线在三维空间也扩展为光线面的一个公切面,该公切面与光线面的切点不是一个,而是无限多,实际上这些切点构成一个以T1T2为直径的圆,此圆垂直于纸面,圆上各点与O点的连线均对应一束折射光线,显然这些折射光线构成一个空心圆锥状光束。如果前后表面平行,则出射的光束形成空心圆筒。早在1832年,哈密顿(Sir William Rowan Hamilton)就预言了这种现象,一年后劳埃德(Lloyd)用霰石(aragonite,CaCO3)研究该现象并证实了哈密顿的预言。如图4.3-2(b)所示,当针孔P1保持不变,而改变针孔P2在晶片表面的位置,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观察到两束折射光,当P2位于某合适位置时,折射光将扩展成空心圆锥形。实际上,通过针孔的细光束不是平行光,而严格满足产生圆锥折射条件的光线仅占有很有限的光能,因此实验观察到的结果与理论预言有所不同,例如Poggendorff和Haidinger观察到的结果是两个同心亮环,中间夹着一个同心暗环。该暗环恰恰是严格满足圆锥折射条件的光线所产生的出射光线,关于该问题的详细论述,请参阅玻恩等著的《光学原理》。

在双轴晶体内部,若自然光沿光线轴传播,则不同偏振态的光具有相同的光线折射率和相同的能流方向,但具有不同的波矢,出射时,具有不同波矢的光按照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折射,并且出射光线形成一个光锥,这种折射称为外圆锥折射,如图4.3-3所示。

active=true

图4.3-2 内圆锥折射示意图

active=true

图4.3-3 外圆锥折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