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里仁篇(1)

  • 论语
  • 萧枫主编
  • 3528字
  • 2015-04-20 17:57:44

里仁为美

子曰:“里②仁③为美。择不处④仁,焉得知⑤?”

【注释】

①里仁篇:本篇集中记述了孔子所强调的一种道德精神,即所谓“仁”。

②里:动词,居住。

③仁:仁德。

④处:居住。

⑤知: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故事链接】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传说他很小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十分贫穷,但他的母亲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他的教育。小孟子的家最初住在郊外,经常有人在他家屋后的山坡上出殡。孟子觉得好玩极了,每次都跑去看热闹。

回到家后,小孟子就和几个小伙伴学着别人出殡的样子玩了起来。

母亲看了很担心,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她决心要为儿子换换环境。不久,母亲就把家搬到了集市边。她想,这下好了,孩子终于离开了那个葬人的地方。

不巧的是,这次孟子家的邻居是个屠夫。屠夫经常在院子里杀猪。刚开始,猪的尖叫让小孟子很害怕,可没多久,小孟子就不怕了,又开始整天学着屠夫杀猪的样子玩,嘴里还高声地模仿商贩的叫卖:“快来买呀!新鲜的猪肉……”

母亲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这次把家搬到了一个小学堂附近。听到学堂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小孟子每天都跑到学堂的窗下去听讲,于是,母亲和小孟子就在此长期定居下来,慢慢地,小孟子变了,他不但变得十分爱读书,还懂得了许多礼节。孟母三迁的故事,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以其道得之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①其道②得之,不处③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④也。君子去⑤仁,恶乎⑥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⑦违⑧仁,造次⑨必于是,颠沛⑩必于是。”

【注释】

①以:用。

②道:途径,方法。

③处:接受。

④去:摆脱。

⑤去:离开。

⑥恶乎:怎样,如何。

⑦终食之间:一顿饭的时间。

⑧违:离开。

⑨造次:匆忙,仓促。

⑩颠沛:穷困,颠沛流离。

【译文】

孔子说:“发财和显贵是人们所盼望的,假如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得到它,君子是不会接受的。穷困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假如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抛弃它们,君子是不会抛弃的。君子离开了仁,怎么样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即使是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违背仁德,仓促、勿忙的时候坚守仁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会坚守仁德。”

【故事链接】

春秋时,宋国有个小官叫子罕,他一向坚守道义,廉洁奉公,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有一天,一个衣着朴素的人登门拜访,那人从怀中掏出一块半清半白的璞玉,放在子罕面前说:“大人为官清正,百姓受惠多多。小人在山上采石,发现这块璞玉,特意献给大人,以表敬意。”子罕婉言谢道:“我不需要它,你得之不易还是带回去吧!”说完把璞玉推到那人面前。

那人以为子罕不懂得璞玉的价值,又说道:“大人,我让玉石工看过,说它是价值千金的宝贝,所以我才敢献给您。”

子罕严肃地说:“我一向把不贪当做宝物,你把玉石当做宝物,如果把它给了我,岂不是你我都丢掉了自己的宝物吗?”

献玉人见子罕有如此高尚的品德,他深深地施了一个礼,说出了自己献玉的原因:“小人是个普通百姓,偶然得到了这样的宝玉,如藏在家中,反会遭强盗杀害,因此把它献给大人,望大人收下!”

子罕明白了那人的苦衷,就让玉石工把玉拿去打磨,然后把这块玉卖了一大笔钱。子罕把钱全部给了献玉人,并且告诉他乡里的里正会保证他的安全。

献玉人看到子罕替自己考虑得如此周到,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叩头致谢,拿着金子回家去了。

好仁恶不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①之;恶不仁者,其为②仁矣③,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善④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

①尚:动词,超过,再好不过。

②为:对待。

③矣:用法用“也”,表示语气的停顿。

④盖:副词,带疑问语气,大概、或许之意。

【译文】

孔子说:“我未曾见过爱好仁的人,也未曾见过憎恶不仁的人。爱好仁的人,那是没有再好的了;憎恶不仁的人,他对待仁,只是不使不仁的东西加在自己的身上。有能在一天把力量致力于仁的人吗?我未曾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样的人还是有的,但我没有见过罢了。”

【故事链接】

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参,他不但十分勤奋好学,还特别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

随着学问、品德的不断进步,曾参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了,可是慢慢地曾参发现,不管自己怎么努力,有时还是会做错事,他想让自己更少地犯错误。于是,他就想了个办法,每天晚上睡觉前,对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进行仔细的反思:我今天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吗?有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该学的东西都掌握了吗?

曾参不但每天自己反省,还留心观察别人做事,处处总结经验教训。有人见他那么刻苦,就劝他说:“曾参,何必那么认真呢?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是人就会犯错误嘛!”

可曾参回答说:“可能我没法达到完美,可要努力做了,总会让自己不断进步呀!”

勤勉、努力的曾参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

朝闻夕死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理解了道理,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故事链接】

汉宣帝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想标榜一下自己的功绩,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要为自己立庙宇。大部分臣子虽然心里不同意这样做,但又害怕触怒皇上,就没说什么。

只有正直的夏侯胜和黄霸表示反对。他们说皇上不该做这样劳民伤财的事,只要多关心百姓,治理好国家,自然会被大家赞颂。结果他俩都被汉宣帝关进了监狱。

夏侯胜很沮丧,黄霸却很坦然。在狱中,黄霸向夏侯胜求教,学习《尚书》。可夏侯胜说:“我们坐在牢里等死,还学《尚书》有什么用啊?”

黄霸回答道:“孔子不是说过嘛,‘朝闻道,夕死可矣’。抓紧时间学点知识,就是死了,也心情愉快呀!”夏侯胜被黄霸的求学精神感动了,就认真地给黄霸讲课,并向黄霸请教一些自己不懂的东西。从此两个人一吃完饭就有说有笑地探讨起学问来,狱中的日子变得快乐起来。

他们俩在狱中三年,互教互学,共同讨论。后来两人被赦免,出狱的时候,学问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士志于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有些人立志于真理,但又以自己穿破旧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议论的。”

【故事链接】

宋朝,有个很有名的清官包拯,世称“包青天”,官至高位后,生活依然像做官前那样俭朴。家里人的衣服,用的东西,都与他布衣时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变化。

包拯的长子包绶平时常与父亲同僚的子弟交往,目睹这些人披金戴银、锦衣玉食,渐渐地产生羡慕之心。

有一天,包拯见包绶闷闷不乐,便问:“绶儿,为父以前回家,总见你眉飞色舞、兴高采烈,今日却为何郁闷?”包绶哭丧着脸说:“父亲虽身居显位,但衣食往往皆混同于普通百姓,致使孩儿难以立足于官宦子弟之中。孩儿今日参加一位同窗好友的生日宴会,因衣着寒酸而遭到别人的奚落!”

包拯听后,十分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言传身教多年的长子,竟挡不住官场奢靡风气的侵蚀。不过,他既没有发怒,也没有反驳,而是把自己手抄的一本古圣贤言录交给包绶,令儿子认真阅读。

包绶急不可待地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录有孔子的话:“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包绶毕竟是包拯之子,自幼受父亲高风亮节的熏陶,一直以俭为荣,以奢为耻,他听过孔子的话,便能猛然醒悟。羞惭满面,急忙跪在包拯面前认错。

包拯见包绶知错必改,心中大喜。为使包绶不再反复,当即挥笔写下了“戒奢以俭,戒贪以廉”八个大字,命包绶装裱之后,悬挂在醒目处,以便朝夕相伴,永志于心。

义与之比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①也,无适②也,无莫③也,义与之比④。”

【注释】

①天下:天下的事情。

②适:意为亲近、厚待。

③莫:疏远、冷淡。

④比:挨近,靠拢。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天下的事情,没规定可以干什么,也没规定不可以干什么,只是按照义来办事。”

【故事链接】

陆象先是唐朝时的官吏。武则天当皇帝时,他的父亲陆元方曾担任过宰相。唐玄宗时,陆象先任益州(今四川省)大都督府长史兼剑南道按察使。陆象先为官主张以宽仁为政,反对滥用酷刑。

有一次,司马韦劝他说:“你应当适当地使用杖罚,给自己树立威名,否则,下面的人办事就会怠慢,无所惧怕。”

陆象先却说:“当官的治理政事,依靠理就可以管理得很好了,为什么要靠严酷的刑罚给自己树立威望呢?干那种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的事,绝不是仁义、宽恕之道啊!”

君子怀德

子曰:“君子怀①德,小人怀土②,君子怀刑③,小人怀惠。”

【注释】

①怀:关怀,思念。

②土:乡土,安乐的地方。

③刑:法制。

【译文】

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道德教化,小人关心的是乡土田宅;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恩惠。”

【故事链接】

华歆、邴原和管宁是东汉灵帝时人,三人一起读书,一起吃住,成了好朋友,华歆与管宁在学堂还是同桌,更是不分彼此,感情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