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总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繁荣的伟大旗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代伟大实践的互动共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与思想渊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义
(三)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七)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八)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第一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及实践中的认识深化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论断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大致预测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重新认识
(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界定
(四)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突破
三、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上的进一步丰富发展
(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要求的新概括
(二)提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重要论断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提炼概括
四、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理念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理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二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基础与发展实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其特征趋势
(一)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
二、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
(二)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二)全成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
四、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体制的确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三)在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五)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及其实践成就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阶段划分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突破
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节经济结构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四)强化经济金融风险防御
(五)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四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建设实践
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和政治保证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类民主一般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的有机统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三、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成就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鲜明特点
(四)现实国情条件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诸多难题
四、全面依法治国,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是时代要求
(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四)全面依法治国
(五)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六)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五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与建设实践
一、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二、中国文化的底蕴优势与发展现状
(一)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优势
(二)中国在推进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上已作的努力
(三)当前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挑战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一)文化发展要以先进文化为目标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本质上的先进性
(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第六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与建设实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基本理论
(一)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
(二)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和特征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
(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以实现公平正义为目标,加强社会制度建设
(三)以解决民生为重点,在教育、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成效
(四)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依托,多角度维护群众利益
(五)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形成了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框架
(六)以培育社会组织为基础,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
三、加快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一)加快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四、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
(一)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
(二)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第七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积极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主动参与全球性环境保护的重要抉择
(三)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四、积极应对重大环境挑战,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一)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二)环境立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基础
(三)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形态
(四)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八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建设实践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依据
(二)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三)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四)党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二、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共产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深刻认识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的必要性
(二)必须坚持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
(三)全面落实党的建设的行动纲领,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实践举措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二)抓住党的建设的根本,搞好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九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外交理论与对外实践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基本判断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时代主题”的思考
(二)毛泽东对“二战”后国际形势的论断
(三)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前面临的外部环境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二)世界多极化格局将长期存在
(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不断
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与原则
(三)开展全方位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和平外交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一)当今世界与中国的新变化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外交战略新思想
后记
更新时间:2020-01-07 17: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