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知识
名称与历史
在古代一般称作“琴”,也称作“瑶琴”“玉琴”“七弦琴”。近代为与西方乐器区别,才在名字前加一个“古”字,称作“古琴”。
古琴有文字可考证的历史,有三千余年。其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已极为盛行。关于古琴的创制者,有伏羲、神农、黄帝、舜多种说法。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定制为七弦,且有标志音律的十三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古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文人必修的科目。
传说在古代,真正道医大师不用针灸和中药,而是用古琴。在弹奏与聆听中让曲调与情志、脏腑之气产生共鸣,达到鼓动血脉、舒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一曲终了,病退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