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董家村牛娃待客

收回了手,王熙凤正色道:“不过有句丑话咱们先说在前头,那些脏的臭的没廉耻烂肚皮的东西便是我死了也不能踏进咱这小院。”

她生怕贾琏故态复萌,再招惹那些外院男仆的婆娘。

贾琏对平儿道:“你瞧这人,话音未落便反悔了。”

平儿笑道:“你找我,难道我还能替你做主不成?爷,我劝你啊,有些甜头就满头吃吧,别惹恼了她,把碗也砸了。”

王熙凤笑道:“还是平儿知道我的性子。”

贾琏往后一仰,道:“罢了罢了,这屋里横竖没有我的人。”

王熙凤真怕贾琏为此寒心,主动凑进他怀里,嗔道:“我不是你的人?平儿不是你的人?没得说这些让人听了心寒的。你听我说,黑山村那里的庄子太远了,马上天冷了,也不好去。我想着杀鸡儆猴,咱们在京南有一处庄子,管庄子的是周瑞的侄儿。”

说话间她让平儿拿出一本账本来,翻着某一页指给贾琏看,道:“喏,你瞧。七年前原来管庄子的老吴头死了,周瑞说老吴头儿子小不经事,便举荐了他自己的侄儿周富,周富刚接手那两年还成,后面收成一年比一年差,七年前能送来一千多两银子的庄子,去年连六百两都不到。周瑞家的还替他侄儿叫屈,说是今年年景再不好,恐怕要往里赔钱了。”

贾琏笑道:“若说遇着年头不好,旱涝歉收也是有的,可四五年一年比一年差,府里也信?”

王熙凤合上账本叹口气道:“周瑞是二太太房里陪房丫鬟,在她身边伺候几十年了,大老爷二老爷都不管这些,东西送来了便让我过目,我明知少了,除了训他们几句,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威胁话,什么也做不了。”

贾赦自不必说,是个只管伸手要钱的主,贾政这人自命清高,府里家务一概不问,每日只看书著棋,同一众清客闲聊,王熙凤又不能抛头露面真去查他们,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幸好现在贾琏可靠了些。

贾琏安慰道:“遇着我们这一家子也是难为你了,这事要查容易,只是周瑞怕是要护着,万一闹到二太太那里,你打算怎么办?”

提起王夫人,王熙凤又是一声叹息。

她这位姑母平日里吃斋念佛,看似清心寡欲,实则对身边风吹草动警惕得很,而且行事感情用事,不计后果,看上去是个好说话的人实际上却最固执。

“没法子,我多磕几个头便是了,她好歹是我亲姑母。”

贾琏笑道:“我是看出来了,你们王家没一个省油的灯。”

王熙凤道:“是啊,那你们贾家还一个接一个娶进来,亏着你了?”

贾琏哈哈大笑,抱住王熙凤道:“亏着你们王家了。”

平儿提醒该去贾母那里请安了,王熙凤把账本交给贾琏道:“你翻一翻,到那里先别去找周富,寻个租户问问。”

贾琏点点头,道:“要是那些租户这几年少交了租子,就算周富有点良心,若不是,那他可真罪该万死。”

王熙凤在一旁整理头发,笑道:“自家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就别先替别人操心了。”

贾琏笑了笑没说话。

因那庄子距离神京有一日的路程,王熙凤一早从贾母那请安回来,就为贾琏准备好了路上的吃食和几套换洗的衣服。

又嘱咐随行的兴儿、昭儿几个小厮道:“你们路上伺候好二爷,早去早回。”

众小厮躬身应道:“奶奶放一万个心。”

贾琏出了贾府一路往南而去,走了一天,到了晚上在路边驿馆里歇了一晚又继续赶路,次日才到庄子所在的董家村。

正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之际,路边麦田青绿,春风吹过,拂起一层层碧绿的波浪。

骑了两天马,屁股快被颠成八瓣贾琏看着眼前田园风光,心情为之一振,下马步行朝村子走去。

可惜这种闲适的心情在走进村子那一刻便化为乌有了,只因村子里死气沉沉,全无春天万物生长的气息。

村子不大,估摸着二三十户人家,村口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正凑在一起玩石子,看到贾琏一行,都停下用好奇的眼神望着他们。

兴儿笑嘻嘻上前打招呼道:“几位小哥,你们这个村叫什么名字?”

孩子中最年长的,约莫七八岁,回道:“董家村。”

兴儿跑回贾琏身边道:“爷,就是这儿。”

荣国府的这处庄子是贾代善那一代买来的,囊括了整个董家村和周边村子一些地,自然整个董家村的村民都是荣国府的佃农。

贾琏让兴儿把那个最年长的孩子领过来,掏出五分碎银子笑道:“我们几个路过此地有些饿了,能不能带我们去你家吃个饭?”

那孩子瞧着银子,红着脸道:“我们家只有粗饼子。”

贾琏笑道:“只要能充饥,粗饼子也成。”

孩子接过贾琏手里的碎银子,笑道:“那你们跟我来。”

路上贾琏知道了孩子叫牛娃,家里除了他和父母,还有一个哥哥,一个未出嫁的姐姐。

说话间那孩子指着一株老槐树道:“我家就在那棵老槐树下面。”

贾琏望去,是个小小的院子,土墙塌了一半用篱笆补上了,正对着门是一间明显有些年头的茅草屋,东边一座盖了一半的新茅草屋,西边搭了个草棚子,顶上钻出个被雨水淋化了的烟筒。

牛娃走到门口对贾琏道:“你们在这等一下,俺和娘说一声。”

说完他喊着“娘,我回来了”走进正中间的茅草屋,不一时一个荆钗布袄农妇走了出来,慌得对贾琏几人道:“几位老爷快进来。”

因茅屋里逼仄昏暗,牛娃娘和牛娃两人从房里搬出一张瘸腿的方桌到院子里,放下桌子后,牛娃扶着,牛娃娘进屋里出来,一手拿着木棍,手臂上挂着两个小杌子,一手拿着一张方凳。

她先低头用木棍撑住瘸腿的桌子,再把方凳小杌子放下让贾琏坐下,笑道:“几位老爷想吃什么?”

兴儿拧着眉头道:“先给我们爷沏杯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