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局: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 臧其超
- 2295字
- 2025-01-23 15:35:12
“空降兵”使用不当导致企业“猝死”
有一年,我去参加一个企业家论坛。会议间隙,一位老板找到我大吐苦水:“老师,我现在感觉特别痛苦。本来,我的企业做得还不错,为了更上一层楼,我从外面高薪‘挖’来一位高管。开始,我是这么想的:请一位高管,虽然要支付100多万元的年薪,但企业可以做得更好,也是非常值得的。
“没想到,他来了之后,仅仅一年时间就把我的企业折腾得乌烟瘴气的。现在他拍拍屁股走了,我还得收拾烂摊子。企业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不说,最要命的是士气受到了很大影响。特别是企业的其他高管,对他非常不服气。他们找到我,说‘企业现在被那个人搞得乱七八糟的,他还拿了100万元年薪走人了。我们每天兢兢业业,只能拿30万元。这太不公平了!’……”
这位老板的遭遇并不罕见。还有不少老板都有过和他类似的遭遇。如何才能避免“空降兵”“搞死”企业的事情呢?关键在于,老板必须搞清楚一点:高管在一家企业中到底要发挥什么作用。毫无疑问,是让企业变得更好。这是老板聘请“空降兵”的初衷。那么,“空降兵”如何做才能让企业变得更好呢?这就涉及聘请高管的标准了。
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每家企业有每家企业的特性,每家企业的成功因子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去外边聘请一位高管来,他之前所在企业的成功因子能和现在企业的成功因子一致吗?很难!即便是同一行业,大企业的成功因子和小企业的也不一样。
当然,最大的问题出现在这位高管来到现在的企业之后。而且,既然是请高管,是从更大更好的企业里请,还是从普通的企业里请?通常情况下,选择前者的居多。老板请这样的高管过来,是一种什么心态呢?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已经出现瓶颈了,想要请一个能干的高管过来,让企业更上一个台阶,同时老板自己也可以轻松一点。
不过,这只是老板的美好愿望。实际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空降兵”高管的做法。那么这位“空降兵”高管又会是什么心态呢?他从一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来到一家规模不大的小企业,很容易生出居高临下的感觉。不少“空降兵”会把自己当成新公司的“救世主”,觉得同事们什么都不懂,只有自己才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更需要注意的是,他可能会在新公司照搬自己在大企业工作时的那套成功因子。
这时候,麻烦就来了。企业里的其他人员,从高管到普通员工,使用的都是自有的成功因子。于是,冲突出现了。企业员工会告诉“空降兵”高管:“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空降兵”高管则会说:“你们不懂,还是按我说的来。”……几个回合之后,企业运行就开始出现问题了。不久之后,老板从相关汇报中知道了这个结果,也知道了双方的分歧。
双方都希望得到老板的支持。这时候,老板会支持谁呢?很多时候,会支持“空降兵”高管。为什么?老板之所以请他来,就是想要改变企业,当然要先支持他的见解。可是,半年或一年之后,如果业绩没有如老板所愿突飞猛进,老板就会逐渐倾向于支持老员工了。此时,痛苦就产生了。
当然,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并不是告诉各位老板不要请高管。请还是要请,但是要搞清楚两个问题:第一,请“空降兵”的决策点在哪里;第二,老板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老板最重要的能力是决策能力。请高管来就是要复制生意单元,并创造更多的生意单元。因此,老板请高管来,要给他一定的决策权。
那么,什么样的职业经理人才是适合企业的高管呢?一个真正成功的高管具有两个突出的特征:第一,成熟;第二,肯“下场干”。其中,成熟是聘请高管时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这位高管比较成熟,就不会像上面例子里提及的高管一样以拯救企业为己任,而是到达新企业之后先了解情况。
一个真正成功的高管具有两个突出的特征:第一,成熟;第二,肯“下场干”。
肯“下场干”是衡量“空降兵”高管是否称职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世界一流企业的CEO、一流企业的老板,都愿意“下场干”。一位职业经理人先是在福特公司工作,后来去了克莱斯勒公司。他去克莱斯勒公司的第一件事,不是躲在办公室里描绘宏伟的战略蓝图,而是直接跑到经销商那里去,跟经销商说“我来为您免费打工三个星期,好不好?”。三个星期之后,“空降兵”高管回到总部,对公司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那时再做出来的计划或规划就非常符合公司的情况。
为什么要“下场干”?愿意“下场干”,才会将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与这家公司的现实情况结合起来,才会在原有成功因子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提升。很多职业经理人一到新的岗位,就觉得别人那套不对,全部要换,这是完全不成熟的表现。
既然高管要成熟和“下场干”,那么老板要不要做同样的工作?当然要!很多老板创业阶段非常勤劳,很快就把企业做到了几千万元的规模。巨大的成绩让他出现了误判。在他看来,企业终于到了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了。可以请一位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自己可以去钓钓鱼、游山玩水,放松一下。
事实上,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时也是企业生死攸关的时刻。盲目乐观、盲目放松,只会给老板和企业带来危险!我的一位学员就曾有过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自己可以好好歇歇的想法,也请了总经理,为自己安排好了行程。但当他意识到自己和企业可能面临的危机之后,马上又取消了原来的安排。
那么,是不是老板就应该事事亲力亲为,不应该请高管、总经理这些职业经理人帮助自己呢?当然不是。职业经理人要请,但请的同时老板必须把握好四个前提:第一,请来的职业经理人一定要成熟;第二,弄清企业处在哪个发展阶段,是否适合现在扩张;第三,请来的职业经理人一定要具备让企业腾飞的能力;第四,老板要帮助职业经理人熟悉企业,融入企业的环境。
做到以上四点的老板才能称得上是一位成熟的老板。如果随便请一位“空降兵”过来,老板既不自己“下场干”,也不去帮他,那么企业被“空降兵”“搞死”的概率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