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左将军,右将军啊?老朽年纪大了,这耳朵不争气呐。”为首的一位耄耋老者好像听不清似得,王顾左右而言他。
剩下两人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位长须老者轻咳一声,微微低头说道:“将军所言,我等明白。只是我等老朽残躯,对外事知晓甚少,申耽、申仪走时,也未告知我等他们的去向与兵力啊。”话语间,看似恭敬,实则暗藏敷衍。
刘封微微皱眉,心中明白这老者并未说实话。他不动声色,微微一笑道:“我刘封奉左将军之命,乘舟东下,志在兴复汉室,收复失地。”
他微微侧身,目光望向庭院外,仿佛能看到西城百姓的生活百态:
“左将军向来以仁德治天下,其爱民如子之心天下皆知,此次攻取西城、上庸,意在让百姓免受曹操暴虐之苦,心中所念,唯有百姓而已。”
提到申耽、申仪兄弟,刘封眉头轻皱,神色间满是惋惜:“申耽、申仪兄弟匆忙离去,实非良策。我也知道,他们是对我心存疑虑,可左将军向来求贤若渴,对待各方豪杰,无不以赤诚之心相待。”
刘封顿了顿,双手抱拳,郑重地说道:“因此,老丈还请告知他们兄弟二人的去处走向,我愿单枪匹马,亲自前去劝降。只要他们能迷途知返,弃曹归刘,我保证,过往之事,一概不究。申氏一门不仅能继续施展抱负,还会许以荣华。”
见三位乡老相互对视,眼神中闪烁着犹豫,刘封微微俯身,目光诚挚地与他们一一对视:“老丈们,申氏一门在上庸、西城扎根多年,历经风雨,才有了今日的家业。想必你们也不愿看到申氏多年的经营,就这么毁于一旦吧?”
三位老者陷入了沉默,彼此眼神交汇,似在权衡利弊。许久,长须老者长叹一声:“将军,申耽、申仪早料到你会来,前几日便开始转移细软,同时召集了精装男丁五千人左右,如今已然带着人马去了上庸,听闻还打算在旬阳布防,两处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他们想凭此固守待援。”
刘封听后,微微点头致谢:“多谢三位老丈坦诚相告,刘封在此立誓,只要上庸、西城的百姓能不受战乱之苦,往后日子安稳,我定不会亏待申氏及诸位长辈的。”说罢,他吩咐士卒取来干粮、衣物分给三老。
出了坞堡回来的路上,寇真问道:“公子,难道就这么信了他们么?”
刘封摇摇头:“当然不会。这三个老头明显有所保留,但申氏在西城势力庞大,此刻我们不宜把他们逼的太紧,毕竟以后此地还要为我所用,我们不会真大开杀戒的。”
“而且申氏兄弟本就不是忠贞之士,不过是地方豪强而已,待价而沽罢了,他们留下这三个老头以及这些老弱,估计也是试探试探我们的反应,因此应当宽以待之。”
刘封回到船舱中,召集诸人商议,等众人来齐,刘封率先开口:
“诸位,如今我军虽已拿下西城,但申耽、申仪那两兄弟却带着五千人逃到了旬阳与上庸。为尽快拿下此二人,我有意继续急行军前行,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公子,旬阳、上庸路途遥远,申耽、申仪既已逃至此处,必定有所防备。我军若贸然进行急行军,长途奔袭之下,士兵疲惫不堪,而敌军以逸待劳,恐怕于我军不利。”
“且旬阳与上庸地势险要,沿途险阻重重,万一遭遇埋伏……”此刻提出疑虑的是杜亥。
樊猛一听,顿时急了,大声反驳道:“杜校尉何必如此胆怯,我等在汉中都能挑战曹操,以我军之勇,定能一鼓作气,一战而下的。申耽、申仪不过是两个鼠辈,此时不追,更待何时?”
杜亥不慌不忙,微笑着说道:“莫急,我并非此意。我军自然不能放过此二人,但也需谨慎行事。依我之见,我们可先派人去打探旬阳与上庸的详细地形以及敌军的兵力部署,再做定夺。”
刘封手抚下巴,沉思片刻道:“杜校尉所言甚是妥当,但按照主公的意思,此次征讨上庸,务必要快,时间不等人啊。”
众将面面相觑,一时没了主意。刘封让取来此前船队把头提供的帛画地图,摆放在众人面前。大家纷纷目光灼灼,目光仿若能穿透眼前的地图。
刘封沉思片刻,转头看向王平问道:“子均,你怎么看?”
王平摸了摸胡须,指着地图沉稳地说道:“诸君请看,沿汉水而下的话,是先到旬阳,再到上庸,也就是说我等必须先攻下旬阳后,才可以继续东下。”
“旬阳地处汉水与旬水的交界处,地方山环水绕,地势也很复杂,可在申氏兄弟眼里,不过是个次要据点。”
“因为明眼人都能瞧出来,申氏兄弟如今的重心,是在上庸城。他们带着主力龟缩那儿,必然一门心思经营上庸的防御,对旬阳的关注怕是远远不够的。”
最后王平顿了顿,拉长声音地说了句:“细细琢磨下来,咱们的战机不就在此么?”
刘封的眼神陡然锐利起来,顺势道:“然也!因此我们要即刻整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急行而下,利用旬阳守军的怠惰之心,打他们一个猝不及防。”刘封的语气满是激昂,声音低沉且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公子所言极是。”王平补充道:“眼下正是白天,离旬阳还有一段距离,等到船队到达旬阳的时候,应该要到晚上了,到时候我们正好可以发动夜袭,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突然袭击。”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眼下还有两件事要立即去做。”杜亥拾遗补缺道:“一是要立即封锁切断西城与旬阳的联系,防止有人走漏消息,让旬阳守军警觉起来。另一个就是要即刻派遣斥候东下,侦查旬阳的敌情地形,毕竟我们初来乍到,此地的大多情况只是道听途说,若想打胜仗,精准的情报还是必不可少的。”
听到这话,寇延抱拳道:“公子,斥候之事交给我吧。我帐下之兵都是在川中汉中征召的,有几个兵就是来自上庸、西城,他们对附近的山川道路、村落分布了如指掌,行事又谨慎机敏,定能出色完成任务。”
“是么?那就应允你了。”刘封稍加思索后,点头同意:“不过要记得嘱咐他们保持警惕,切莫打草惊蛇,坏了我等的大事。”
这时,一直沉默的邓炯突然开口问:“公子,咱们新打下的西城,如今该如何处置?这可是咱们后方的重要据点,若是无人看守,万一有个闪失……”
舱中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刘封身上。刘封目光如炬,毫不犹豫地说道:“西城虽刚拿下,但我决定不派一兵一卒留守,全军东下,一同攻打旬阳!”
见众人面露疑惑,刘封继续解释道:“诸位,咱们的目标是迅速平定申氏兄弟的势力。若能一举攻克旬阳,其后就只剩上庸了。”
“可西城不留一兵一卒的话,总是让人不放心啊……”邓炯有些担心。
刘封抬手打断:“西城的情况你们也都看见了,申耽、申仪已经抽走了精壮男丁,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而已,翻不出什么风浪出来的。”
“况且,申氏兄弟此刻以固守为主,谅他也不会主动来挑衅我们的。与其分兵驻守西城,不如将全部力量集中于旬阳战场,速战速决。只要拿下旬阳和上庸,西城自然会尽在掌握的。”
眼见众人还有迟疑,刘封进一步把自己的想法分析给大家听:“诸位,主公此前曾提醒过,上庸的申耽申仪本是豪强,听到我军到来,大概率会望风而降。”
“但怕就怕他们效仿汉中张鲁故事,可能会背水一战,抬高身价。他们妄图以此增加谈判筹码,因此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刘封说的张鲁故事,是指之前曹操征汉中时,张鲁已经要投降曹操了,却被手下的功曹阎圃劝说。意思是现在就去投降曹操的话,会让曹操看轻了张鲁,功劳不大;要是再深入深山,依靠蛮夷抵抗一下,然后再投降,那样功劳就多。
简而言之,就是要张鲁通过抵抗,打出自己的统战价值。
“旬阳乃关键之地,我们就是要快快地,狠狠地,不遗余力地打下旬阳,给申氏兄弟一个下马威。”刘封加重语气,“如此一来,他们便会明白抵抗毫无意义,最终的结局要么是投降,要么是被我们消灭。”
起初,众人脸上满是疑惑,眉头紧皱,眼神中透着不解。
随着刘封的深入阐述,邓炯率先恍然大悟,他频频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钦佩,大声说道:“原来如此,用雷霆之势打下旬阳,这般不仅能得地盘,还能让申氏兄弟知道咱们的厉害,瓦解他们的斗志,实乃一举两得。”
王平也是眼眸一闪,叹服道:“这是敲山震虎,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众人纷纷附和,眼神中不再有疑虑。随后,刘封又详细安排了后续的作战步骤,甚至安排袁秋去看着那申氏三老写了一封劝降书。
在一切安排妥当后,众人皆神情凝重,默默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夜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