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魏林楚的疑惑,魏山思索片刻后说道:“董氏布行最初在家主病逝的时候,其实族亲就已经从苏州赶到京师,准备接手董家的产业。”
“据说朝中有一位大人物与董氏家主交好,关键时刻出面替董元兮暂时保下家产,这才让灯市口董氏布行延续至今。”
果然如此……
魏林楚听到后点了点头,没有外力相助董元兮很难避免被吃绝户的命运。
“那这位朝中大人物爹你知道是谁吗?”
魏林楚又追问了一句,既然朝中有人能震慑住董家同族,那么理论上同样能震慑住魏忠贤的贪婪。
毕竟这个时候的魏公公只能算初露头角,远没有跟文官高层抗衡的实力跟胆量,不会轻易为了钱去得罪人。
“商帮内部传言是方元辅。”
方元辅?
听到这个名字魏林楚在脑海中思索起来,元辅其实就是宰相的别称,朝野内外会习惯性把内阁首辅给尊称为元辅。
那么就不难得知,方元辅指的便是内阁首辅方从哲,他同时还是浙党领袖。
此时方从哲正处于焦头烂额状态中,天启帝朱由校即位之后,把左都御史、吏部尚书、刑部侍郎、大理寺丞等一大批重要职位,全部交由东林党人手中。
要知道东林党这帮哥们可不是什么软柿子,万历四十五年浙党主京察,借助政治手段大肆斥逐东林党人,如今卷土重来还能放过你齐楚浙三党?
首当其冲的人,自然就是内阁首辅兼浙党领袖的方从哲!
东林党借助追查“红丸案”的契机,把明光宗朱常洛驾崩这个锅扣到了方从哲头上。
理由很简单,身为内阁首辅就应该掌控全局,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皇帝死的蹊跷你方从哲就是第一责任人。
有了人带头弹劾,那么东林党羽自然群起而攻之,瞬间方从哲从“红丸案”,牵扯到了与李选侍勾结的“移宫案”,一套组合拳下来笼络了十条罪状,三条可杀的理由。
东林党本身就是党争专业选手,再加上这一拳功力足足积攒三年,方从哲根本就挡不住给打懵了。
意识到无力回天,方从哲当即选择上疏请辞,按照历史进程他将在十二月份请辞成功,从此告老还乡。
虽然现在方从哲还在请辞过程之中,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内阁首辅很快将“退位让贤”。
魏忠贤政治眼光还是很敏锐的,他在这场党争中把宝压在了东林党身上。既然方从哲马上就得人走茶凉,那么就得趁早从中瓜分点好处,董氏布行就是他看中的肥肉。
不过考虑到朝中齐楚浙三党依旧有一定势力,魏忠贤吃相也不敢太难看,直接用强抢豪夺那套。只得走明面上过得去的迂回战术,让魏林楚跟董元兮结亲,然后再吞下董家产业。
毕竟在魏忠贤眼中,这种不学无术毫无潜力,又八竿子勉强打着的族侄,拿来当个白手套再合适不过。
“爹,我明白了。”
猜测出前因后果,魏林楚就不再多言。
“那董家亲事你有何想法?”
“答应堂伯父。”
魏林楚平静的给出答案,他很清楚两情相悦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更别说在明朝这种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
并且他还知道想要青云梯走捷径,就必然得付出代价。某种意义上来说,被魏忠贤当作白手套,就是依附获利的等价交换,没有拒绝的选项。
听到魏林楚这句回答,魏山心中有着一股说不出的滋味。自从妻子早年间逝世之后,自己一直忙于生意疏于对儿子的管教,父子之间生分了许多。
直到这一刻,他才感受到儿子真正长大了。
“爹,今日先生布置的功课有些多,我就先回屋去了。”
该说的都说了,接下来事情走向又不是魏林楚能决定,还不如抓紧时间赶紧把五遍《中庸》给抄完,否则明天面对先生张志亦怕是不好过关。
“好。”
魏山点了点头应了声,可当他望着魏林楚离去的背影,突然又感觉有那么点不对劲。
这小子变得沉稳懂事他还是很欣慰的,但要说变得勤学苦读,那真是打死都不信。再联想到魏林楚早上出门一副恍惚失神的模样,莫非撞了邪?
魏林楚自然是不知道魏山心中想法,他回到房间把笔墨纸砚摆出来,然后开始各种“笔走龙蛇”,力求最快效率把《中庸》给抄完。
……
东城灯市口的董氏布行后院,同样上演着类似于魏家父子一老一小的对话,只不过主角变成了布行老掌柜跟小姐董元兮。
下午时分,皇家顺宁店一名熟识的采购太监,冒着风险给布行老掌柜透露消息。那就是新任提督魏公公盯上了董氏布行,打算让魏氏珠宝的族侄与之结亲,提醒董家要早做准备。
顺宁店就是魏忠贤提督的宝和三店之一,准确来说皇家在京师一共开了六家店铺,经营范围从米面油茶到绫罗绸缎,可谓是应有尽有。
这六家店算是皇帝的私产,每店每年至少有几万两银子利润,除了上缴规定数额给皇帝小金库外,多余利润就由提督太监一手安排。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魏忠贤有多受天启帝的信任跟恩宠,直接把自己私人钱袋子交给他管理。
“小姐,魏家少爷的情况我派人查了下,此子是国子监的例监生,学业成绩不甚出色,大多数时候玩耍度日,不求上进恐怕科举无望。”
老掌柜神情有些凝重,魏公公已经摆明了想要吞下董氏布行的产业,小姐势单力薄并且身为女儿身,想要守住家业断无可能。
那么希望只能寄托在夫君身上,功名傍身才能立足于朝廷,才能保住董氏布行这块牌匾!
“陈叔,麻烦你了。”
董元兮客气道了声谢,言语中充斥着一股江南水乡女子的轻柔。
见到小姐这副故作坚强的模样,陈掌柜感到内心愈发难受,他是看着董元兮长大的,很多时候就如同看着自己女儿一样。
独守家业四年,董元兮已经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躲过了同族的群狼环伺,终究还是挡不住宫中“饿虎”。
“魏家少爷虽然资质平庸安于现状,但为人还算良善且没有嫖赌等恶习,另外身材高大相貌端正,总体尚可。”
既然无法掩饰缺点,陈掌柜只能说些优点来安慰董元兮。可放在明朝大环境以及对于改变董家现状而言,这些优点聊胜于无。
“陈叔,我知道了。”
董元兮依旧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言一句。
“小姐,要不我明日去方府投张拜帖,看能不能请方元辅出面协调一二。”
面对陈掌柜的建议,董元兮摇头道:“方元辅已经出面帮扶过一次,还了当年祖上欠下的恩情,咱们已经不能再去劳烦他了。”
“况且人走茶凉,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董元兮不是那种少不更事的小姑娘,她经历过名利场的争斗以及人情冷暖的变化,对于目前局势看的很通透。
方从哲当年出面庇佑了自己跟布行四年,已然称得上仁至义尽。就算还愿意帮忙迫使魏进忠让步,等他致仕返回浙江老家之后,一切又会恢复原样。
有些时候,人就得学会认命,特别是明朝女人。
“陈叔,夜已深了,您先回去休息吧。”
“小姐,我……”
陈掌柜还想要说点什么,话到嘴边却又不知道能说些什么。
最终站起身拱手道:“小姐,告辞。”
“陈叔慢走。”
董元兮也是起身把陈掌柜送到门口。
望着陈掌柜逐渐远去的背影,一旁的贴身丫鬟小月靠了过来,带着哭腔问道:“小姐,咱们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听到贴身丫鬟的询问,董元兮无言以对,沉默片刻后她才回道:“大概没有了吧。”
“那小姐你真的要嫁给一个纨绔子弟?”
小月这几年跟在董元兮身边,见识远比一般的闺房丫头多,能听出来老掌柜对魏林楚的真实评价。
男方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二世祖,并且还带着侵占家产目的而来,小姐才貌无双怎能委身于这种人?
“董氏布行是父亲一辈子的心血,我会竭尽所能把它保下来。”
董元兮没有直接回答,却又坚定无比。
“小姐……”
小月哽咽了一声,想要说点什么安慰话语,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能说些什么。
董元兮与贴身丫鬟形同姐妹,自然明白对方心中所想,只见她脸上挤出一抹笑意,然后轻轻抱了抱小月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放心吧,没事的。”
“嗯,月儿相信小姐。”
两姐妹就这么互相依靠着,等待那迷茫的未来。
与此同时国子监书房内,张志亦正在摇曳烛光下审读着学生的默写试卷,时不时皱眉发出一声叹息,错字遗缺率远超他最初的预料。
要知道四书五经乃科考之根本,默写原文算是最基本的要求。
真正科举的难度要呈几何倍增,玩的是经义中每一句话,甚至于每一个字的排列组合跟扩展释义。然后再参照儒理宗师的观念论据去“代圣人立言”,这便是八股文的本质。
如今这群监生连基础都没有打牢,如何走过科举的独木桥?
就在张志亦感到一片绝望的时候,他顺手翻到了魏林楚的稿纸,仅仅随意撇了一眼上面的字迹,整个人满脸不可思议的愣在桌前。
这是魏林楚能写出来的字?
张志亦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他当即再次确认了一下稿纸开头的名字,确实是魏林楚三个字无误。
并且这份稿纸不存在任何代写的可能,原因很简单,班级没有任何一名监生有这手字。甚至于毫不夸张的说,张志亦自己的台阁体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到底怎么写出来的?
这是张志亦脑海中第二个问题,魏林楚的字迹他不是没有见过,称之为稀疏平常都算过誉,完全可以用潦草不堪来形容。
并且字迹这种习惯往往伴随人的一生,短时间内很难出现大变化。
如今魏林楚这手截然不同的字迹出现,张志亦能想到的唯一可能,便是此子扮猪吃老虎,以往那种不学无术的形象是装出来的!
再联想到今日背诵表现,以及快速领悟自己的暗示,张志亦就更加笃定心中猜测。
现在唯一不解的是,魏林楚既然有深厚学识,他为何要装呢?
张志亦想不明白为什么,看来得明日国子监见到魏林楚本人,才能得到确切答案。
夜深人静时分,魏林楚活动了下酸楚的臂膀,毛笔字的书写难度要远大于硬笔,哪怕他已经用“狂草”方式来提升速度跟减少笔画,一万多字写下来依旧手都发抖。
“如果上天再给一次默写机会,我一定抢先举报王宜东那死胖子偷看!”
魏林楚狠狠吐槽了一句,真是遭受一场无妄之灾。
当然,吐槽归吐槽,正事还是要做的。
礼部侍郎周道登这几日会过来视学,不管最终能不能争取到部司历事的机会,魏林楚都需要尽可能展现自己,以求给对方留下一个深刻印象。
毕竟科举成绩除了绝对实力,还夹杂着人情世故,朝中有人好办事。
随手从书架上拿过一本《周易》,还没翻几页魏林楚就感到头昏脑胀,原因在于这本书实在太他娘的晦涩难懂!
现代人看《论语》这种对话形式的文言文,就算语文功底比较差,但只要合格完成了九年义务制教育,连蒙带猜总能揣测出四五成含义。
这招放在《周易》上面,猜对的几率可能不到一成!
其实对于古文而言,不怕它各种“子曰”说很长一段大道理,就怕它言简意赅缩成几个字的精髓,那才是真看不懂老祖宗要表达些什么。
《周易》离谱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言简意赅,还掺杂了卦象、术数、阴阳等一系列玄学内容,天文地理、生老病死都包含在内,于是乎也被称之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魏林楚对于经义的研究不深,亦或者可以夸张点别说他研究不深,就算朱熹这种儒学封圣级别的人物,编写的《周易本义》里面,对于很多内容都做不到详解,只能揣测个大概意思。
另外《周易》的内容除了后世更为熟悉的《经》外,它还包含了一部《传》,两者相加字数接近三万。
想想看浓缩到极致的文言文都有近三万字,要是全文翻译成现代理解的白话文,然后再把各种后世大儒的释义跟注解给背下来,整个文字量堪称恐怖!
哪怕魏林楚有一定的基础,并且记忆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依旧困难重重。由此可见古代金榜题名的读书人有多么变态,完全就是一台彻彻底底的读书机器。
唯一能称得上幸运的点,那便是《周易》在科举出题中,大概率不会选取各种“卦象”的玄学内容,基本上以贴地气的《系辞传》内容为主。
魏林楚要做的就是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把《系辞传》内容跟释义全部背下来,至于能不能通过周道登的考校,那就看天意了。
抬头望了一眼窗外星空,魏林楚不由长叹一口气。
魏忠贤这套“指婚”操作,让他明白没有自身价值的纨绔子弟,就连抱大腿躺平都不配,只能当个纯粹的工具人,还有用完随时就丢的风险。
想要借助阉党青云梯,前提你得有实力踩上去,躺是躺不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