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5 家长如何将无聊的陪伴变得有趣味?

我们的特色做法就是家长要跟孩子同步,当他感觉到你在接纳他,努力和他同频的时候,他才能够逐渐走出“自我否定”的误区,他才能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有一点意义的,渐渐地他也能感受到自己参与的游戏是有趣味的。

比如,假设这里有一朵花,孩子刚来的时候,经过花时,对花视而不见,慢慢地他就注意到这儿有一朵花一样的东西,还能看到这颜色好新鲜,然后接下来他就“发现”花可能是插在一个树枝上,为什么要插在树枝上?因为花应该是植物开的花,后来他有可能把花样的东西闻一下,还表示出感觉到它很香,然后有可能戴在头上……他在一步一步地试探、发现新的感觉。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对他的每一步“探索”,都给他一个非常好的肯定,他觉得“我这么一个小动作,怎么能获得老师那么大的肯定”,他就不断地获得了一种由探索产生的愉悦感,就会寻找更有愉悦感的事情去做,会更加开动脑筋,围绕那朵花他可能就会做出更多的花样来获得愉悦感。或许不经意间,他会画出与这朵花很像的图案来,这说明他需要获取更大的愉悦感,并为之努力!对!就等于说给了他正向的刺激,其实刺激了他多巴胺的分泌水平,有利于产生追求更大的愉悦感的欲望,这种欲望叫“内驱力”,就会在他身上产生持续的变化。

这种来自趣味性的“内驱力”,是孩子进步的动力源泉。但这种趣味性不是我们老师或家长给他创造的趣味,而是我们去陪伴和巧妙地引导他,当他哪怕有一点点和之前不一样的“新意”时,我们就马上肯定他、夸奖他,让他自己感到趣味、产生愉悦感,他才能够提高多巴胺的水平。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始终鼓励他的每一个细小的探索和差异,让他自己产生趣味感,创造愉悦感,而不是人为外在地给他设计出“趣味”的活动。这样做他才能真正接受,才会变成他的自主行为和动力源泉。

低功能孩子往往在产生愉悦感上面有一道坎儿,怎么样能够让他感觉到老师陪伴他,始终跟他在同频?那就是让孩子感到“我喜欢的事物,老师也喜欢,我看到的,老师也给我鼓励”。这样的话,就会逐渐地帮他越过没有愉悦感,或者很难产生愉悦感的这道坎儿。这是最难的地方。其实低功能孩子是“正向刺激量小了”。有人认为刺激量小了,那我们就增加刺激量吧,于是就搞出个“强化训练”,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让本来就跟不上“趟”的孩子像絮茧子一样把自己包裹保护起来。其实这个刺激量小了,是他允许进来的刺激量小了,真正的原因是他自己控制刺激量,是他把自己限制了、封闭了,不愿意外面的刺激量、刺激信息进来得太多而造成的。因此,前期的刺激量一定要适量。

当孩子有了内驱力,当他有了喜欢的物品,他这个时候就敞开了,把追求刺激,或者叫追求愉悦,变成自己的需求!

这样比较起来的话,高功能孩子的第一阶段跟低功能的处理就不一样了。

高功能孩子,他们对追求刺激有本能、有冲动,他们会去寻找自己最长项的信息进行探索和积累,所以这个时候反而要减少知识性较强的刺激量,不让他们的弦绷得太紧了,从而造成大脑神经过于疲劳。这时候要让高功能孩子放松下来,有时间和间隙来感受“人间烟火”,多体验一些儿童时期喜闻乐见的人、事、物,更利于他们恢复与人交往的社会功能。

高功能孩子实际也存在兴趣狭窄的问题。高功能孩子,说白了就是那一两根弦绷得太紧了、快折了,这个时候要让他们那根绷得太紧的弦缓解、休息、停顿、休养,才有利于与之相比其他的弱项得到逐渐发展的空间。

也就是说,高功能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往往不容易从他们原有的、一直感兴趣的事物中转移出来,以至于个别脑区过度兴奋,因此很难从绷得太紧的状态下、他们很关注的领域当中解脱、释放出来,同时也包括再帮助他们扩大兴趣范围。而低功能孩子的问题是找不到那些能够给他们持续的正向刺激的兴趣领域。

帮助低功能孩子,也不是说盲目地给他们刺激,更不能像训练小动物那样反复地简单刺激来形成一种像小动物一样的“条件反射”。仅仅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孩子看起来能够听指令完成一些任务了,但那些任务往往仅限于训练者“预设”和“预演”的内容,一旦离开了训练者预演的环境进入社会环境中,孩子就不知所措了。因此,给低功能孩子的刺激,应该在全身心陪伴中,去发现和恰到好处地赞赏、鼓励他们的兴趣。

对于这两种孩子来说,安排的课程和老师要下的功夫是不一样的,就是陪伴的状态不一样。对待高功能孩子,老师如果让他们感到你信息量不够,他们会瞧不起你;但是如果信息量大了,老师又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他们会想方设法让你进入他们擅长的话题高谈阔论,把你引入他们预设的“圈套”中,不愿出来探索普通孩子应该了解的领域,把你绕进“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