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莽王小阁老
- 大明1566:吾非相,乃摄也
- 贪吃的乌贼
- 2160字
- 2024-12-05 08:08:11
清晨。
严俊沿着严府后院跑了一圈回来,晴雯已经烧好热水了,招呼:“公子,过来洗脸吧,一大早就跑一身汗,洗漱完,去把衣服换了,小心感了风寒。”
她交代完,就去厨房做早饭了。
严俊并不着急,在院中练起八极拳,一招一式,刚猛脆烈,极为凶狠。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要实战,严俊当然觉得八极拳更有用,招式刚劲,迅猛,没有多余的花架子。自从昨夜被围堵,他就暗下决心,这八极拳不能落下,必须苦练。穿越到这个世界,起码有自保的能力。
一套拳练完,已经是大汗淋漓。他这才回屋冲了个冷水澡,换上了干净的袍子,整个人都神清气爽,拿着一本书到院子里,开始读书。
不多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俊公子,在吗?”
厨房内忙碌的晴雯闻声,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眉头轻轻蹙起,步出厨房,满心疑惑:“是太爷身旁的鸳鸯姐姐,她怎会上门来?公子,莫非昨夜宴席上有什么不妥之处?”
她的脸庞上写满了担忧与关切。
严俊想起昨夜的事,心中已有计较,并不紧张。他上前,打开院子的门,只见鸳鸯亭亭玉立于门外。
少女秀丽温婉,一袭素雅长裙,勾勒出傲人的身姿。严俊心中暗暗吐槽,这鸳鸯是熟透了,可惜被老头子留在了身边。
晴雯说过,鸳鸯十分得太爷宠,在府邸下人中,地位仅次于管家杜峰。难怪,鸳鸯看着素雅,可她那裙子的用料是一等一,京城普通官宅里嫡出的小姐,都不一定穿的起。
“俊公子。”鸳鸯朝着严俊盈盈一拜,声音柔美。
她面色真诚,没有其他下人脸上那鄙夷的表情。严俊抬了抬手,笑容和煦:“鸳鸯姐姐,进来坐坐?我们正要喝粥呢,一起吃点?”
鸳鸯闻言,微微一愣,随即脸上绽放出明媚的笑容,轻轻摇头:“俊公子太过客气了,直呼鸳鸯便好。我此番前来,乃是奉太爷之命,告知俊公子你的科举中试证明已至,请你前往书房取。”
严俊心中暗喜,点了点头:“有劳鸳鸯姐姐了,多谢告知。”
鸳鸯福身一礼,客套了几句,又与晴雯招呼了一声,便转身离去,留下一抹轻盈的背影。
……
嵩华斋。
严俊站在书房门口,望着上面的三个字。他上次来,太过紧张,没有注意到严嵩这书房的名字。
“孙儿严俊求见。”他开口喊一声。
门从里开了,走出来的是管家杜峰,他那凌厉的目光落在严俊身上,上下打量了好一会儿。严俊心一紧,肯定眼前的杜峰也是个练家子。
“进去吧。”杜峰开口,“太爷和老爷在议事,你取了之后,赶快出来。”
严俊微微颔首,进了书房。
房间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雅的花香,令人心神宁静。严嵩端坐于椅上,面容严峻,银发银须映衬出岁月的痕迹,显得格外苍老而威严。严世蕃则立于一旁,正向父亲汇报着什么。
“爹,只要浙江改稻为桑成功,不但能弥补国库的空虚,还能帮我严家渡过难关。可是,胡宗宪他横加阻拦。”
“马踏青苗,是怎么回事?”
“爹,当地的刁民拒改稻为桑,我们的人用点手段而已。是我授意马知府采用雷霆手段的,但是被胡宗宪搅吧了,他还是不是你的学生?”
“哎……好吧,老夫给胡汝贞去信。”
严俊缓缓走到他们的面前,一边听着他们的对话。大致知道,朝廷今年定下了改稻为桑的国策,在浙江实施,目的是产了丝绸,卖给西洋商人,填补国库的亏空。
但是,实行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浙江总督胡宗宪不配合。胡宗宪坐镇东南,总领抗倭军务,也是浙江巡抚,管着政务,实打实的封疆大吏,改稻为桑当然需要他去实行。
“孙儿拜见爷爷,拜见爹。”严俊走近后道,“我来取参加科举的中试证明。”
严世蕃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连一个点头的回应都吝啬给予。而严嵩则抬手一指书桌,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证明就在那儿,回去后好好准备考试。若你能高中进士,老夫便让你入我严家宗谱。”
“父亲……”严世蕃似乎想说什么,却被严嵩一个凌厉的眼神制止,只好悻悻住口。
严俊拿了中试证明,再一拜,就退了出去。
严世蕃看着他的背影,对严嵩道:“爹,我们还没搞清楚他到底是不是我的亲儿子呢,你这就让他入严家宗谱了?”
“去陆州调查的人,还没回来?”严嵩冷冷的问。
严世蕃无奈地摇了摇头,眉宇间流露出一丝烦躁:“怕是还需些时日,毕竟已过了十多年,查证起来犹如大海捞针。”
严嵩冷哼一声,语气中满是责备:“哼,你当年究竟与何种女子纠葛,自己竟也记不清了?那信物中的玉佩,难道……难道不是出自……”
“爹,儿子确信,那不过是个寻常的农家女子罢了。”严世蕃眼中闪过一丝狠戾,“这个严俊,十有八九是个冒名顶替的骗子。”
突然,严嵩猛地一拍书桌,震得桌上物件乒乓作响,怒喝:“既是如此,你当时就该把他杀了,而非带回府中!”
严世蕃吓得连忙躬身行礼,语气中带着几分辩解:“爹,信中所述之事,让儿子不得不先将他带回,再另行派人暗中详查啊。”
严嵩的目光穿透窗棂,远远地望着严俊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
……
严俊脚步欢快,走回自己的院子。
“改稻为桑?想什么呢?注定是失败。”他自言自语。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知道如今的大明,根本执行不了改稻为桑这样的政策。因为百姓不敢改稻为桑,手上握着粮田,不管是丰年还是荒年,至少不会饿死。
改为桑田,算起来似乎收入更好,但是,当前呢?县衙老爷们说会从外省调拨粮食,粮食供应没问题。
大明都到第十一代皇帝了,百姓是再也不会相信衙门的鬼话了。
要想百姓心甘情愿把稻田改为桑田,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只要养出了蚕,织成了丝,就能到市场上卖出去,换成银子,而后用银子能买到粮食,那他们就会主动去改稻为桑了。
当前的大明,没有这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