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
- 王奇
- 12字
- 2025-01-02 10:19:37
第2章 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框架
2.1.1 创业理论
创业理论是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系统地探讨了创业活动的本质、过程、影响因素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该理论强调创业活动是推动经济增长、社会创新和社会变革的关键力量,通过深入分析创业者的行为、决策和环境因素,揭示创业成功的内在逻辑和外部条件。创业理论的核心在于说明创业活动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它认为,创业不仅是新企业的创立,更是一个涉及创新、风险承担和机会识别的综合过程。创业者通过识别市场机会,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创业理论还关注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创业者的个人特质、市场环境、政策支持和社会文化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创业活动的成败。例如,创业者的创新精神、风险承受能力和领导力等个人特质对创业成功至关重要;而市场需求的变化、竞争格局的演变及政策环境的支持程度等外部因素也对创业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创业理论强调了创业活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创业不仅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社会整体福祉。因此,创业被视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本章将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系统而全面地阐述创业理论的核心要义及其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的具体应用。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1992年起,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杨等(Yang et al.,2008)分析了1980—2005年26年间关于中国创业发展的研究,并形成了创业三阶段观点。第一阶段是创业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网络构建的非正式制度是促进创业的重要因素,为创业提供资本等要素。第二阶段是市场转型阶段。在这个阶段,创业者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第三阶段是创业后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创新是企业保持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它们都是推动企业在成熟市场中不断成长的重要驱动力。进一步地,个体特征作为影响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有文献深入探讨了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性别及教育背景)、认知能力、社会网络及金融知识等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创业决策与行为模式。在制度与文化维度,这些研究揭示了社会网络在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创业活动中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正式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市场机制的日益成熟,社会网络在这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弱,这说明制度环境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是动态变化的。此外,地区特征被证明是影响创业行为的重要因素。房价波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等地域性特征,显著地影响着创业活动的活跃度与分布格局,这揭示了创业行为的空间异质性。在返乡创业的特定情境下,现有文献强调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历的重要性。这一经历不仅有助于农民工积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更为其返乡后开展创业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支持与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从而为其成功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创业理论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展现出丰富的内涵,为人们深入理解创业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