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性利率r*

首先,从一个极为简化的视角开始解释利率的决定因素。假设只有一个利率,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预期通胀),使得储蓄等于投资。储蓄等于投资的方程式为:

其中S表示储蓄(假定取决于收入Y、实际利率r,以及方程式中用点表示的其他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储蓄),I表示投资(同样取决于产出Y、实际利率r,以及用点表示的其他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此处不考虑政府的作用:此处储蓄既包括私人储蓄又包括政府储蓄,投资既包括私人投资又包括政府投资。财政政策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将在后面详细讨论,但并不影响我在此要阐述的观点。此外,我忽略了一个事实,即经济可能是开放的,因此储蓄可能不等于投资,但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储蓄等于投资仍然成立。后续讨论我们应该将r*视为由本国因素还是由全球因素所决定时,我还将回到这个问题。

假设实际产出等于潜在产出,记为Y*。然后,储蓄等于投资均衡决定的实际利率的值,我们称其为中性利率,并用r*表示。因此,r*满足:

方程式如图2.1所示,横轴是储蓄和投资,纵轴是利率。假定Y=Y*,储蓄和投资都对应相应的利率。储蓄随利率上升而增加,投资随利率上升而减少。交点A为均衡点,相应的中性利率为r*

图2.1 中性利率的决定

由此我们得出中性利率的第一种定义:假设实际产出等于潜在产出,中性利率r*是储蓄等于投资时的实际利率。

储蓄的正向变化使储蓄曲线右移,均衡点移至点B,此时储蓄和投资都增加,中性利率降低。投资的负向变化使投资曲线左移,均衡点移至点C,此时储蓄和投资都降低,中性利率也降低。

还有另一种看待 r* 的等价方式,这同样会被证明是有用的。定义消费C=YS,并将方程(2.1)重新写为:

假设产出等于总需求,即消费和投资的总和(需要注意,消费和投资包括政府的消费和政府的投资),然后,我们可以将r*定义为使总需求等于潜在产出的利率,如下所示:

均衡状况如图2.2所示,其中横轴是产出,纵轴是总需求,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凯恩斯交叉图。给定的利率r下,总需求C+IY的函数。C+IY递增(在标准假设下,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投资倾向之和小于1,且C+I的斜率小于45度线);利率上升会降低消费和投资,使总需求下降;利率下降会使总需求上升。对于给定的r值,实际产出的均衡值由C+I与45度线的交点确定(Y=Y)。中性利率r*是实际产出的均衡值等于潜在产出Y*时的利率。如果r大于r*,则总需求较低,实际产出的均衡值小于潜在产出,即YY*;如果r小于r*,则总需求较高,实际产出的均衡值大于潜在产出,即YY*。

图2.2 中性利率的决定(另一种表示)

这为我们提供了中性利率的第二种定义:中性利率r*是总需求产生的实际产出等于潜在产出时的实际利率。

既然这两种定义会得出相同的r*值,为什么要提出两种定义呢?因为它们自然而然地引导我们关注不同的中性利率r*的决定因素。

• 第一个定义引导我们关注储蓄和投资的长期决定因素,例如人口统计信息。

• 第二个定义引导我们关注短期决定因素,例如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总需求下降,或者思考财政政策时,关注美国总统乔·拜登于2021年年初签署的刺激计划引发的需求增加。

这两组因素显然都很重要,我们将在后续展开探讨,特别是财政政策的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