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面对张维贤

“陛下,若是不见臣,臣便撞死在奉天殿内。”

张维贤的声音响彻在着整个皇宫之中,扰人清梦。

“让他进来吧。”招呼方正化将张维贤带至乾清宫,崇祯和周妃在床上嬉闹一会才出了乾宁宫。

“陛下,无恙了。”张维贤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崇祯皇帝,连忙上前汇报。

崇祯一把便扶助了想要跪下的张维贤,同时注意到其手中的一打册子。

“这是什么。”

“这是京城勋贵家中田地,遭兵祸这后很多人家中的田契都消失了,这是臣这几日统计出来的,希望陛下给各个勋贵补齐。”

张维贤恭敬的将手中册子递上。

“这种事情,你找我作甚,找应天府不久行了吗?”崇祯有些疑惑,这种事情完全不值得他一个国公如此重视,不就是几亩田地。

“陛下,应天府府伊说他做不了主,还是请陛下过目。”张维贤脸色尴尬,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道。

国公为了土地找皇帝的事情还是不常见。

“做不了主,朕就不过目了,你就说说这里要朕给他们多少亩地。”崇祯大致一扫,便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十万顷。”张维贤也有些羞耻说出这个数字。

“十万顷,京畿地区周边的良田有多少万顷吗?”崇祯没有生气,反倒是被这个数字逗笑了,在他看来这群勋贵的土地只会多不会少。

“陛下,这都是勋贵正当交易所得,不得不还给他们。”张维贤也顾不得脸面问题了,他已经被京城勋贵折磨要疯了,一群老弱妇孺哭泣的声音他实在是受不了。

“正当所得,十万顷这两个字你是怎么有脸说得出口的啊,张维贤你好歹是一个国公,心里面没有一点数吗?”将册子扔回张维贤的脚边,崇祯冷笑连连。

“陛下,不能这样,这样是绝勋贵们的根啊。”张维贤涕泪横流,捡起册子。

“今日咱们君臣俩把话说开了,大明不需要勋贵了,你们勋贵也不是大明的基石,以前或许是,现在绝对不可能了,我还是一句话,他们要是想要袭爵,想要封地,等他们子嗣长大了去军校争,去军校抢,我不拦他们。”崇祯起身,声音冰冷到了极点。““像这样空口白牙的讨要,不可能。”

“陛下,那就把老臣的英国公爵位也给取消了吧,至少臣心里面好过些,那些都是臣的老兄弟。”张维贤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硬逼崇祯皇帝。

“我没说不取消,张之极年纪大了,进不了军校,顺位继承英国公爵位,让你孙子进去,若是有出息就算是异姓王,朕也封给他,要是不行就溟然众人,等你英国公一脉能出一个有本事的再说。”

崇祯这话直接给张维贤一脉的英国公选定了唯一一条道路。

“堵在你家门口的孤儿寡母,按照最低的爵位授田给他们,这件事情就由你全权负责了。”

“是,陛下,臣告退了。”英国公张维贤苍老的面庞,又多添一丝皱纹,越发苍老起来。

他自诩明事理,晓大义,他明明知道陛下的心思是正确的,是有利于天下,有利于百姓的,却无理取闹逼的如今陛下说出违背族制的话语,实属是他这个英国公的不称职。

“对了陛下,臣老了,张之极最近好了不少,就让他袭爵吧。”

“朕允了。”

崇祯重新坐会了桌旁,翻阅起这几日的奏折。

大明的条陈很是繁杂,不过信息覆盖的范围很广,崇祯只能自己筛选有用的信息,做到一叶知秋。

“哈哈哈。”黄有得人未至,声先到,想来很是开心。

一旁也是个粗大汉子,崇祯不要猜便知道是那位密云总兵唐通,愁眉不展,一脸忧愁。

“什么好事,你怎么开心。”崇祯明知道黄有得开心之事,还是问了出来。

“这鸟人还以为自己是第一个来勤王的,在我面前叫嚣,却没有想到被刘兴祚抢先了。”黄有得指着唐通便是张口大笑,丝毫没有一点宫廷礼仪。

“臣唐通,拜见陛下。”唐通也是个爽快汉子,没有过多纠结,连忙参拜崇祯。

“一个月军饷作为勤王的赏钱和往年欠下军饷都收到了吗?”崇祯发问,这件事情是崇祯让曹化淳亲自监督发放,发到每一个士兵的手中。

明末的将领尿性他可是清清楚楚,决定不会让克扣底层将士们的情况在自己眼皮子地下发生。

“收到了,将士们很是开心,不过京营丝毫在建什么军校,这是干什么的。”

唐通的部队驻扎在立北郊不远处,很容易便能见到那边物资运输的场景。

“就是然后你们这些军官子弟上学的地方。”崇祯听到这话乐呵呵的笑起来,只要是对军校感兴趣,他都很是有耐心。

“算了,算了我们这群丘八,咋样都是丘八,读什么书,我还以为是什么新的练兵场所呢?”唐通摸着后脑勺,乐呵呵的笑着,也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中。

这话却让坐中的崇祯脸色愠怒,厉声呵斥道。“唐通,这军校不只是为了读书,日后朕不再会册封世袭罔替的爵位,你们的子弟要靠自己的本身去军校争,刚才出去的英国公之孙也会进入军校,能不能获得爵位都需要看他的能力,你的儿子若是有本事,在这群勋贵子弟之中抢出一个公爷,我自会封赏,而你孙子又要靠自己的本身去抢。”

“臣知错。”唐通意识到皇帝的怒火,连忙下跪求饶,“陛下,那万一我家能出两个国公,你会不会不封?”

“哈哈哈,你儿子要是有本事,我绝对不会少了你们的好处的。”崇祯没有了怒气开怀大笑,对于这种武人脑子直些也是不错的。

“就你,也想要两个国公儿子,我儿子都没有说啥,你凭什么。”黄有得见不得唐通得意,开口讥讽道。

唐通也不甘示弱,顶回去道:“不是,你这人怎么这样,明天我就找人把我儿子,接过来比一比。”

两人在争吵之中出了乾清宫,军校内可以获得爵位的消息,连同后代无法袭爵也在这次唐通入京之时传开。

这个消息过于炸裂,甚至是说违背祖制。

不过并没有引来多少争端,毕竟能拿得动笔杆子的文人,可不是和这群勋贵站在一头的。

若是放在明朝前中期,崇祯要是敢说无法袭爵这件事情,恐怕下一刻这些勋贵就干带部队打到京城,来问崇祯要一个说法。

而今却是不同,勋贵之中手中没有兵了,原本的京营便是勋贵手中最有价值的筹码,而他们自己给玩废了。

现如今京营消失在一片火海之中,往日的勋贵想要和崇祯叫板的资格都没有了。

南直隶那些开国勋贵,崇祯也不是很害怕,先不说这群人本就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又何来的反抗能力呢?

唯一让崇祯忌惮的便是镇守云南的沐家,崇祯也自会去书说明黔国公只有一位,若是他们真有能力有志气,那他们沐家可就可以不再是一位国公。

骡子缓缓的踏入市集,上面坐着一个漫头华发的老者,游游荡荡在京城晃荡,不时询问菜价,摸摸麻布了解市场,停到一处粮仓,望着五两银子一石的米,唉声叹气。

老者才走,那五两银子一石的粮食换乘了五两五钱银子。

“陛下,老臣天津巡抚毕自严求见。”

乾清宫外,那位骑驴的老者出现在宫门之外,恭敬作揖。

“毕老怎么来了。”

崇祯不是个怠慢人才之人,翻看卷宗不难发现,这位可是巨佬级别的人物。

专饬海防,修战船、治兵器、建水军,镇压河北、山东的白莲教起义。

这可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文臣,最主要的是这位最擅长的便是经济。

经济一直都是大明的死脉,纵使崇祯现如今不缺银子,不代表这些银子流入市场便会有好的结果。

更大的可能性是通货膨胀导致物料的价格增高,加重百姓的负担。

“陛下,京城堪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