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父母这样支持我就好了:让孩子体会到引导、安慰和鼓励的力量
- (美)克里斯·瑟伯 (美)亨德里·魏辛格
- 1588字
- 2024-10-18 17:15:05
第2章
教养的两个悖论带来的有害后果
就在你拿起这本书的几天之前,四部手机的闹钟在黎明前响了起来,把四位父母吵醒了。
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雅各布的父亲叫醒了13岁的儿子,让他去洗澡,吃掉半根蛋白棒,然后去弹奏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并把录音发送给远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老师。
在德国柏林郊区,布鲁诺的父亲叫醒了11岁的儿子,把两袋食物塞进了他的背包。然后,布鲁诺就要乘坐大巴去参加奥林匹克少年跳水队的第三轮选拔。
在中国深圳的市中心,金苏的妈妈叫醒8岁的女儿,叫她去阅读英语卡片,然后吃米粥早餐,再和奶奶一起步行去上学。
在印度德里,16岁的卜纳姆已经醒了25分钟了。这时她妈妈敲了敲门,打开了她和妹妹的卧室门。笔记本电脑发出的光芒让卜纳姆的脸呈现出幽灵般的色彩,让她的眼袋在抬头的时候显得更加明显了。卜纳姆的目光回到屏幕上,继续和美国大学招生顾问进行视频会议,她的妈妈露出了微笑。
每天早上,父母们在醒来之后,都会催促孩子去做他们的事情。许多儿童和青少年可以去上学。还有些孩子则没那么幸运,他们要去工作,给家里帮忙。最贫困的孩子要到外面寻找食物,其中有些人没有父母或其他照料者来帮助他们开始一天的活动。有些年轻人会去到处寻找,看看有没有成年人会给他们扔下一枚硬币,或者付钱让他们提供服务,不管这种服务有多丢人、多危险。
就和孩子的家庭、文化和照料者一样,孩子感受到的压力也千差万别。填饱肚子与填写履历的压力是完全不同的。然而,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需求,那就是他们需要爱。事实上,孩子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为了让自己看上去值得被关注、被喜爱(尤其是在父母的眼中),他们几乎愿意做任何事情。因此,父母给的压力尤其有效。
年轻人会本能地渴望和争取父母的爱,只有父母保护孩子的动力才能与这种本能相提并论。这两种力量共同创造了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亲子联结。与身体虐待、被遗弃相比,父母给的不健康压力似乎微不足道,但同样可能对孩子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年轻人渴望和争取父母认可的本能,让他们特别容易受父母施加的压力影响。
父母也会在生理上感受到与生俱来的压力。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提高后代生存与成功的机会。这种行为是值得称赞的,至少在促进生存的方面是这样的,因为生存是很容易定义的事情。成功则更难以定义,因为对未来的担忧会影响我们对成功的理解,而文化的特点(由我们所塑造,有时还是在无意间塑造的)也会扭曲我们对成功的看法。因此,父母施加的压力是有益还是有害,取决于父母如何定义成功。
作为父母,我们会不时修改我们对成功的定义,通常是为了让这些定义与我们的价值观保持一致。例如,当我们儿子的运动队主教练开始用严厉而武断的训练方式时,我(克里斯)和妻子就会和儿子们坐下来谈论这种现状。我们一致决定,在赛季结束后不再参与这项运动,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音乐上——练习乐器,参加学校的男生乐队和管弦乐队。我们选择不把成功定义为名次和奖杯,也不会为了成功而放弃快乐与文明礼貌。像这样的决定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家庭面临的选择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有意避免告诉读者该怎么做。(至少我们努力不提强制的要求。)用你家的价值观、你们面临的选择来塑造你对成功的定义,用你的内心决定你会如何向孩子传达这种定义。然后,再让本书的后续章节来引导你如何给孩子施加压力,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长久以来,善意的父母一直在用狭隘的、“不成功,便成仁”的方式定义成功,这在无意中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孩子灌输这种“高风险”的思维模式,就会开始为他们施加有害的压力。与其他有害压力结合在一起,父母对成功的狭隘、“高风险”定义就可能把年轻人推到惊恐、绝望、丧气甚至自杀的地步。对于学业成功尤其如此。尽管促使孩子自杀的想法和感受从来都不是一定的,但学校咨询师认为家庭冲突和学业压力是孩子自杀的两大主因——这两方面的数据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隔离期间都有所增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