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文渊阁众议

王承恩回禀道:

“客氏已被押至宫正司,正在等候发落。”

朱由检闻言,面容沉静无波,冷冷下令:

“即刻押解至此,朕要亲自审问。”

此言一出,王承恩身形一震,旋即恭敬领命!

魏忠贤闻言,本已苍白的面色更是毫无血色,身体不由得又是一阵剧烈颤抖!

他深知,一旦客氏也被带到此处,二人之间的种种勾结将无所遁形!

大势已去,心中仅存的一丝侥幸也彻底破灭,眼中闪过一抹绝望之色!

王承恩对门口的常喜微微点头示意,无需多言,常喜心领神会,立即快步出门。

常喜穿过宫墙间的曲折小径,来到司礼监门口,看到那里有个值守的小太监。

常喜轻轻招手,小太监一路小跑,带着几分讨好凑上前:

“喜公公,您老有什么差遣?”

常喜环顾四周,压低声音,语速飞快:

“你即刻去文渊阁一趟,找到内阁大学士,告诉他们…………!”

小太监静默听着,脸上的表情由最初的惊讶渐渐变为震惊,显然意识到了事情非同小可。

待常喜交待完毕,小太监连忙深深一鞠躬,转身飞奔向文渊阁方向,常喜则转身,加快步伐,朝着宫正司的方向疾行而去!

文渊阁内,内阁首辅韩爌手持一卷奏折,面容沉郁,眉宇间怒气隐现!

俄而,他猛然将手中奏折奋力掷于案几之上,怒道:

“何其荒谬!岂有此理!”

屋内众人皆沉默不语,目光纷纷聚焦于韩爌,气氛一时凝重!

黄立极缓缓端起面前的茶盏,轻啜一口,随后淡然问道:

“不知首辅大人为何事动怒,可否详述?”

韩爌深吸一口气,稳定情绪后,向众人言道:

“适才所阅奏折,乃陕西总督王之采紧急传来。书中言,陕西白水县内,王二与种光道二人纠集匪众数百,这群逆贼个个手持利刃,面目涂墨,形同鬼魅。更令人愤慨的是,他们竟胆大包天,直逼澄城县城。贼首王二率众攻破城门,残暴杀害知县张斗耀。此等狂妄之举,实属无法无天,国法难容!”

黄立极听罢,轻轻放下茶盏,嘴角勾起一抹不经意的轻蔑,缓缓言道:

“区区数百贼寇,不过疥癣之疾,何足挂齿?王之采身为封疆大吏,自应有调度兵马、平息叛乱之能。吾等身处庙堂之上,当谋全局、议大事,不必为此琐细劳心。王之采自会妥为处置,吾等静待佳音即可。”

施凤来闻言,眉头紧锁,轻轻搁下手中的奏章,语气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忧虑:

“诸位,眼下最需关切者,实乃皇上龙体。新皇登基未满月,便遭此意外,至今昏迷已过一日,切莫重蹈先帝早逝之覆辙啊!”

来宗道闻言,身形微震,脸上闪过一丝讶异:

“羽王之意,难道是要尽早寻立新君……!”

黄立极见状,连忙摇头制止,眼神中流露出几分警告:

“二位,此事涉及宫闱秘辛,非此处可随意谈论。我们首要之务是稳固朝局,确保皇权无恙,其余之事,还是暂且按下不表为妙。”

言毕,他环顾四周,确认无人窃听,方才微微点头,示意话题到此为止。

正当几人的谈话陷入微妙的沉默之际,房门忽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一名小太监悄然步入室内!

他脚步轻快,神色间带着几分急促,进门后迅速整理衣襟,对着在座的几位大学士恭敬行礼:

“诸位大人,小的这厢有礼了!”

韩爌目光如炬,眉峰紧锁,对这突如其来的访客满是不满!

他刻意放慢语速:

“哼,区区一个阉宦,也配踏足文渊阁?你是哪宫的,竟敢如此僭越?”

小太监面不改色,似乎对这种场面早已习以为常:

“首辅大人勿怒,喜公公特命小的来此,只为传达一桩喜讯——圣上已从昏迷中苏醒!”

闻及此言,文渊阁内的众人神情各异,小太监不待他们发问,又抛出一个震撼的消息:

“圣上复醒之后,首行便是驾临魏忠贤的住处。刚刚陛下已下令,将客氏押解至魏府,亲自审讯!”

此言一出,屋内的空气刹那间凝固,紧张氛围骤然升级。

施凤来与黄立极交换了意味深长的一瞥,心弦不由同时一紧!

二人与魏忠贤交情匪浅,历来与东林党针锋相对!

尤其是施凤来,曾亲手为魏忠贤筑立生祠,彰显其心!

此刻圣上突然针对魏忠贤,如同晴天霹雳,震得二人心绪不宁!

施凤来心头暗潮涌动,思忖道:

【难道圣上终是决意要清算魏忠贤?此事一发,局势将何去何从?】

韩爌则是心下暗喜,他与魏忠贤历来如同水火,难容彼此,今朝圣上此举,无异于为东林党送来了一线反击的曙光。

韩爌悄然侧目,细细观察二人的神色变化!

随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轻巧端起面前的茶盏,却未发一语。

周道登左顾右盼,最终轻轻摇头,内心暗自喟叹:

【看这光景,朝堂之上,风云际会,大变将至啊。】

小院里,静谧得落针可闻!

对于此时大明王朝五位权重位尊的内阁老臣心中的震撼波澜,朱由检自然无从知晓!

此刻,他踌躇着是否要当着魏忠贤的面处决客氏。

思前想后,只觉思绪纷乱如麻!

自己是成长于红旗下,沐浴在改革春风里的二十一世纪好青年!

上辈子别说杀人了,就连只鸡也没有杀过!

如今他却要亲自下令取人性命,心中难免生出几分迟疑!

最终,朱由检用力晃了晃头,心中有了决断:

【若要魏忠贤为我所用,仅凭口头威吓显然分量不足。】

历史上,客氏最终难逃焚尸扬灰的下场,相比之下,朱由检自认为对客氏的处置已是格外开恩,给予了相对体面的结局。

既已踏出变革的第一步,便无须再顾虑太多。

此一举,全是为了大明的万千黎民苍生!

念及至此,朱由检不禁轻诵一声“阿弥陀佛”,复又自语:

“慈悲!慈悲!”

正当此时,院门之外,一阵纷乱急促的脚步声渐行渐近!

朱由检的目光穿透门扉,投向那声音的来源,心绪微动: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