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研究
- 韩建雨
- 24字
- 2024-06-28 17:12:35
第一章 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与转型效果评价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及特征
一、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数量与类型
根据对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结合国家资源型城市界定标准,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包括12个地级行政区、4个县级市(县)、1个市辖区,可分为煤炭、金属、油气和综合等类型,其中,淮北市和铜陵市在200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2020年,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常住人口在5100万左右,资源型城市常住人口占总的常住人口比例在22%左右,也就是说,在长三角地区大约每4个人之中就有1个是资源型城市的人口。如表1-1所示,从区域来看,资源型城市浙江省1个,江苏省2个,而安徽省高达9个。从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来看,三省一市中,江苏省为11.64万亿元,浙江省为7.35万亿元,上海市为4.32万亿元,安徽省为4.30万亿元。可以看出,安徽省资源型城市数量多,转型任务重,转型配套资金薄弱,转型过程面临着更多困难。
表1-1 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名单及其2021年GDP排名
注:*表示被国家确定为资源衰退型城市。地级行政区括号内第一个数字表示2021年该地区在该省份GDP排名,第二个数字为该省份地级行政区数量。
从资源型城市的生产总值在各自省份的排名来看,资源型城市均比较靠后,经济底子薄,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一些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比较严重,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环境污染、生态修复、大量人口外流、社会保障等问题比较突出,此外,城市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依然较强,产业结构固化、产业体系不完善,接续替代产业支撑保障能力弱,这些问题都是造成资源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偏低的原因。
二、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地理环境与形成区域矿产资源的地质运动直接相关。随着地质历史演进和地表演化,形成了相应的煤、铁、铜、油气等矿产资源,构造出了长三角地区的基本地理轮廓,最终形成了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分布特征。
从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分布来看,资源型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了两个空间连片区,一个是以淮北市、徐州市为中心的淮河流域区,是以煤炭资源为主的集中区;另一个是以铜陵市、马鞍山市为中心的长江流域区,是以铜铁矿产资源为主的集中区。
一般来说,资源型城市分为四类:成长型城市、成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和再生型城市。从长三角空间区域来看,成熟型城市包括湖州市、宿州市、亳州市、淮南市、滁州市、池州市、宣城市、巢湖市,这些城市的资源开发处于稳定阶段,资源保障能力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是长三角地区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核心区。衰退型城市包括淮北市、铜陵市,这两个城市的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和民生问题突出,是转型发展的重难点地区。不过,两市在参加全国资源枯竭城市年度转型绩效考评中,铜陵市六次获评优秀等次,淮北市连续4年获评良好以上等次。再生型城市包括徐州市、宿迁市以及马鞍山市,这些城市基本摆脱了资源依赖,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资源型城市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覆盖面积广、涉及人口数量众多、集中分布在后发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缺乏等特征。
三、长三角地区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情况
(一)江苏省典型资源型城市——徐州市转型发展情况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徐州市已探测到的煤炭储量达73亿吨以上,发展煤炭工业有着十分优越的资源条件,井盐、钾矿、石膏资源也十分丰富。20世纪80年代前,徐州市由于其丰富的煤炭资源,一直是煤炭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工业产业又以原材料工业为主体,能源、建材、化工、冶金等高耗能的产业产值占据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至今,徐州市已有近140年的煤炭开采史,最高年产量达到2500万吨。进入21世纪后,徐州市煤炭产量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一直以来工业产值的扩大过度依赖煤炭资源,导致煤炭资源不断消耗甚至濒临枯竭,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
新时代,徐州市依托成熟的煤炭产业开始积极发展非煤产业,加大技术创新投资力度,目前已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00多个,大中型工业及规模以上高新企业研发机构达700多家。大力发展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新能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徐州市的代表性企业徐工集团坚持自主创新,着力解决高附加值、关键基础零部件短缺的制约问题,营业收入大幅提升,跻身世界工程机械前四强。同时,徐州市进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旅游业等服务性产业得到较大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在新时代大环境下,徐州市不断变革,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数据显示,近年来,徐州市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增速较快,三大产业比重逐渐趋于合理(见表1-2和图1-1)。徐州市注重加强生态治理,改善人居环境,并实施生态修复3年行动计划,向全球发布生态修复技术“徐州标准”,获批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创建试点。通过不断调整,徐州市走出了一条新型资源型城市转型道路。
表1-2 徐州市2014—202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历年《徐州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1-1 徐州市2017—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二)安徽省典型资源型城市——马鞍山市转型发展情况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三角西缘,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是我国七大矿区之一,有南山、姑山、桃冲铁矿和罗河铁矿四大矿山,铁矿总储存量16.35亿吨,可供开采10亿吨以上,是一座以钢铁行业发展为主体的资源型城市。改革开放前,马鞍山市依靠资源优势,以建设“中型钢铁联合企业”为定位,围绕马钢发展多个工矿点。改革开放后,马鞍山市以“工业发达、生活方便、环境优美、文明整洁的钢铁工业城市”为定位,但仍以钢铁工业为发展核心,使得工业迅速发展,人均GDP位于安徽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口数量都在不断增加。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资源开发为经济发展重心的弊端日益凸显,出现了粗放型资源开采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产业结构比例失调、经济增长缓慢等问题,马鞍山市积极谋求新型转型和发展路径。2000年以后,马鞍山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新兴产业规模逐渐壮大,发展速度加快。2014—2021年三次产业发展情况见表1-3。
表1-3 马鞍山市2014—2021年三次产业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历年《马鞍山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时代,马鞍山市走“提质增效”促转型的道路,加大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实行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马鞍山市坚持跨区域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档升级,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跻身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马鞍山市致力打造产业强的“白菜心”,从“制造”迈向“智造”,对马钢实施智能化改造,打造“1个智慧中枢(运营管控中心)+5个智控中心(炼铁、炼钢、热轧、冷轧、交材)”的新型管控模式,为中国钢铁行业“十四五”时期加快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另外,马鞍山市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不断推动矿产开采减量化,不再利用存量固废资源,摒弃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发展方式,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考察以来,马鞍山市立足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这一新的发展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马鞍山市开展以薛家洼为重点区域的长江东岸综合整治,环保问题整改和生态环境修复成果显著。
(三)浙江省典型资源型城市——湖州市转型发展情况
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东邻嘉兴,南接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4个重点城市之一。湖州市自然资源格外丰富,主要有煤、铁、石灰石等矿藏,长广煤矿是省内最大的原煤基地,全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37.2亿立方米。已发现矿藏47种,以非金属矿藏为主,包括建筑石、石灰岩、煤、石煤、黄砂等。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湖州市的资源型工业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给经济转型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新时代,湖州市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南太湖新区、吴兴区、南浔区为重点,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一体化示范区改革创新经验,开辟了高质量赶超发展新局面。湖州市工业产业平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浙江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良好,资源型产业不断向科技型产业转变。湖州市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湖州市工业总量较快增长的同时,效益质量也在稳步提升,资源型工业不断向高产值、低耗能、高新技术产业转型,获评国务院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湖州市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发起成立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南太湖新区获批成为全省首批四大新区之一,大胆开展绿色智造、绿色金融、全域旅游等改革试点,激发国资国企改革动力,形成推广了一批特色改革经验。三次产业发展情况见表1-4。
表1-4 湖州市2014—2021年三次产业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历年《湖州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