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研究
- 李忠尚主编
- 1466字
- 2024-06-28 17:09:37
第一章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概论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Austro-Marxism)这一术语最早由美国社会主义者路易斯·布丹创造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活跃在世界社会主义舞台上的一个“新马克思主义”流派,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岁月活跃在维也纳,对欧洲社会主义产生过重大影响。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麦克斯·阿德勒(Max Adler)、奥托·鲍威尔(Otto Bauer)、鲁道夫·希法亭(Rudolf Hilferding)和卡尔·伦纳(Karl Renner)等。“奥地利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相比,主要特征在于深受新康德主义和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在理论体系上,它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一种社会学体系和“有关社会生活及其因果发展规则的科学”,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是“社会化的人类”或“社会联合”(阿德勒)。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是社会而不是个体”,认为马克思主义所有探究的“唯一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各种因果联系”。希法亭的《金融资本》一书是分析近代资本主义各种因果要素的典型之作,它分析货币和股份公司的发展,分析银行业及其在托拉斯垄断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统治地位,从而得出帝国主义发展阶段的必然性,提出了帝国主义理论。它虽在理论上遭到列宁的批评,但无疑为列宁后来的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对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加强经济干预的情况作了考察。伦纳曾说,国家已经渗入私有经济直至它的最基本细胞,国家权力和经济趋于合并,国家权力被理解为强化经济的一种手段……这就是帝国主义时代。希法亭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工人阶级通过夺取国家政权走向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垄断集团统治下建立联合国家(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都证明现代国家及其社会结构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修正。显然,“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对帝国主义时代国家日益加强对经济干预的现象有所认识并作了有益的分析,描述了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
同时,“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还考察了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结构。他们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工人阶级变质”,使无产阶级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三种阶层:一是工人贵族阶层,包括享受优厚待遇的技术工人和职员;二是有组织的普通工人阶层;三是失业工人阶层。他们认为,这种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阶层标志了“现代社会的变化”,从而宣称“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工人阶级已不复存在”。他们由此而提出“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幌子下的官僚专政”的政治主张。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麦克斯·阿德勒、奥托·鲍威尔、鲁道夫·希法亭、卡尔·伦纳等同时又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杰出代表,在塑造20世纪上半叶中欧的政治和思想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公开宣称遵循马克思主义原则,接受马克思主义原理,对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学角度作了上述解释和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包括红色维也纳等革命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思想资料,概而言之,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奥地利式”解释。如麦克莱伦所说,该词表达的是奥地利社会主义者中的一种倾向[1]。可以认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体现一样,“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结果,虽然其理论和政治实践基于20世纪欧洲动荡时代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现实,被共产国际称为“无所作为的资产阶级的开明理论”,但“奥地利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的一翼,在今天仍然有其“他山之石”的作用和意义,因而系统研究“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