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背后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有两种最重要的关系:一种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一种是自己和外界的关系。当我们与外界产生冲突,关系不和谐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当我们与自己产生冲突,关系不和谐的时候,我们也会产生负面情绪。那这种不和谐究竟来自哪里呢?来自“自我”。

自我所带来的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哪怕是客观世界中没有意识的石头,只要它是独立存在的,你一样可以从它身上看到某些冲突的现象。比如下雨时雨水滴落在石头上,这是水滴给石头的一个力,与此同时石头也会给水滴一个反作用力,把水滴弹开,这就是一种冲突。当然,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纯物理现象,石头与水滴都不会有情绪,更不会有主动的行为。而人不一样,人不仅会有身体上的对抗与冲突,还会有精神上的对抗与冲突。精神上的冲突会让我们产生相应的感受及情绪,从而激发对应的行为。这种情绪行为有时是无意识的,它只是你头脑中固定的程序,是一种条件反射似的行为,就像水滴落在石头上被石头弹开一样,是它们本身的物理属性决定的;但有时我们的情绪行为又是有意识的,这时我们不仅有感受和情绪,同时还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我们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这就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的行为反应。当然,无论有意识的行为还是无意识的行为,都不可否认一个事实:自我的出现一定会伴随着矛盾与冲突的产生。

自我一旦出现,就注定我们会有一个主观内在世界,这个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形成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虽然这个自我与外在世界相互依存,但是它会有自己的意志,会有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而外在世界同样也有它自己的规律,这个时候两者往往会产生冲突,冲突一旦发生,情绪也就随之出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我也是外在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你也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仅会与外在世界产生矛盾与冲突,也会与客观世界中的自我产生矛盾与冲突,这就是你与自己的关系。如果你处理不好与自己的关系,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盲目压抑自己,你的内心就会出现情绪,情绪会促使你进一步采取行动,你就很有可能会自我攻击,陷入沮丧和抑郁的情绪之中,最终不仅生活中的问题难以解决,精神也出现问题。被压抑的是你自己,压抑你的还是你自己,这是不同身份之间的冲突与博弈,它们有着各自的欲望和需求,有着各自的定位和角色,有着各自的观点和想法,只有战胜了它们,你的内心才能真正恢复平静(在第三部分中会与大家详细分享)。所以我们不仅会与客观世界产生冲突,也会与客观世界中的自己产生冲突。由于这些冲突的存在,情绪的出现也就成为必然。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几类冲突。

首先,物理上的冲突。比如,当我们跌倒或烫伤时,身体与地面产生摩擦,皮肤与开水产生接触,就出现了外界事物与肉体上的冲突。我们通过神经系统产生了疼痛或瘙痒等不同的感觉,从而产生一定的应激行为,迅速地自动进行躲避、逃跑。这些物理上的冲突,并不会直接引发情绪,它们引发的往往只是生理上的应激反应,是一种最初级最原始的情绪状态。

其次,最原始的生理本能所引起的需求上的冲突。当原始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精神上的冲突便会产生,我们便会产生情绪。比如,当非常饿的时候,我们会非常焦虑,情绪会促使我们迫切地到处寻找食物。当我们无论如何都找不到食物时,就会感到非常沮丧,甚至感到恐惧和绝望。这是求生的本能,是我们难以克制的一种欲望,也是难以避免的一种冲突。因此情绪的产生是必然的,面对这种冲突所衍生的负面情绪,我们只能尽量去接纳它。

但在如今的人类社会中,不再挣扎在生死边缘,我们最原始的生理需求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满足,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与原始生理需求无关的需求。比如,对安全感的需求,对爱的需求,对尊重的需求,对荣誉的需求,对权力的需求,对财富的需求,对自我实现的需求,等等。这些需求都是由最原始的本能所驱动的,它们是盲目的、冲动的和无意识的,稍有不慎就会被无限放大。比如,衣服不再仅有保暖的功用,而更多成为个人审美的象征。

以最原始的生理本能为基础,在趋利避害的作用下,生活方式多样化会勾起人们更多的需求。这些需求如果无法获得满足,同样会引发冲突,进而唤起情绪,所以,如今人们的情绪更加复杂。如果我们盲目地排斥自己的情绪,任由自己的欲望不断蔓延,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困扰和危害。我们会变得虚荣、贪婪,进而过度消耗自己的生命,拼命地追求眼前的梦幻泡影。我们被这些眼花缭乱的景象所迷惑,失去自我,失去自由,每天生活在焦虑之中。

虽然这些欲望和需求不同于最初级的生理本能,但是给你带来的情绪体验是一样的。比如,当你在群体中被冷落的时候,虽然你的身体毫发无伤,你也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你会感受到强烈的焦虑、愤怒、沮丧等情绪,你的身体也会产生相应的反应,你可能会呼吸急促、胸闷气短、垂头丧气、胃肠痉挛、声音发颤、手心出汗、身体发抖,你甚至想要马上逃离或战斗。这种感觉和你在遇到威胁时的情绪体验是一样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时候的情绪就不再是原始的求生欲望所带来的了,而是求生的本能和对自我存在感的追求所延伸出来的。

再次,由信念所引发的欲望和需求上的冲突。比如,在摔伤和烫伤后,我们通过应激反应脱离了危险状态,但由于持续的疼痛会让我们产生焦虑情绪,促使我们寻找方法来医治伤口、减轻痛感,所以情绪就产生了。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疼痛并不会引发你的情绪,它只会让你产生对应的行为反应。而真正导致情绪产生的是你头脑中的一种信念:你不能容忍疼痛,你不能容忍不好的事情发生,你希望把不好的事情解决。当然,这里面还有你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你本能的求生欲望,所有的这些因素激发了各种各样的情绪,如紧张、焦虑、恐惧、愤怒、沮丧,等等。但越往后影响你越深的便是你头脑中的信念,哪怕伤痛已经减轻,但是你依旧可能会悔恨自己当初的不小心。你不允许不好的事情发生,你觉得自己理应是安全的,你觉得自己应该是完美无缺的,你觉得事情本应该更加完美。这就是你的需求、你的愿望,也是你潜意识中的信念。但是很明显,这是不合理的,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摔伤和烫伤本身就是偶发事件,并且已经发生,我们无法回到过去。这时,我们能做的就是总结经验、放平心态,安心地疗伤养病,而不是怨天尤人、悔恨过去。所以你会发现,到了这一层,冲突就不仅是你本能的欲望和需求上的冲突,而是你头脑中的信念所衍生出的欲望和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所引发的情绪,不同于你原始的欲望和需求的冲突所引发的情绪,它可以通过调整信念去缓解。

最后,认知信念上的冲突。这种冲突同样会让我们产生情绪,但它仅是自我存在的一种冲突,就像石头与石头碰撞会激起火花。在出生后第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向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地输入各种信息,不断地绘制头脑里的“世界地图”。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身份不同,所以在头脑里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地更新对于世界和自我的认知,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观点,这些观点在人生中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最终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信念,变得有形而坚固。它们是你意识上的身体,时常与客观世界产生摩擦与冲突,让你产生强烈的情绪。比如,在你的主观世界的信念里,你认为学历并不重要,当你遇到不同的观点时,你便会产生极大的情绪,你甚至会非常焦虑和愤怒。这就是现实世界与你的主观世界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种不和谐就来自头脑中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差别,这是不可避免的,是一种存在性的冲突。当你的自我认知与现实相违背时,冲突就出现了,情绪便产生了。头脑中内在世界是对外在世界的反映,内在世界对于外在世界的反映越是全面和深入,它们之间的冲突就越小;内在世界对于外在世界的反映越是片面和狭隘,它们之间的冲突就越大,冲突越大,情绪就越激烈。

原始的生理本能所引起的情绪,是难以克制的,我们只能尽力去接纳和安抚,但不合理的信念所引起的情绪是可以调节的。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建了情绪ABC理论。他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直接引起的。通俗来讲,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并不会直接产生情绪,而是要经过头脑中认知信念的加工,才会产生相应的情绪。

比如,在中国,竖大拇指表示赞许,而在尼日利亚和伊朗等国家,竖大拇指则代表侮辱。同样是竖大拇指的行为,所引发的情绪和造成的结果往往不同。这就是认知决定信念,信念决定情绪,而不是事件直接决定情绪。

头脑中的信念叫作潜意识里的信念,它是你对各种人、事、物坚信不疑的看法和态度。信念是你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教育经历等不断作用的结果,信念在你一次次的经历中通过认知评价系统产生,同时它又会反过来影响你的认知评价系统,从而产生新的信念。比如,当你在尼日利亚对他人竖起大拇指,受到了指责后,头脑中对竖大拇指代表赞赏的固有信念开始松动,你明白了这种行为还有另一层含义,认识到了自己和对方在认知上的差异,你会开始接受对方的观点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增长了见识,扩展了自我意识,并会重新塑造自己的信念,进一步更新和完善自己的认知评价系统。我们不再坚定地认为竖大拇指一定代表赞赏,我们会更加客观,认知也会更加完善。当然,也有可能会形成新的偏激的信念,比如,你会认为所有的尼日利亚人都会对竖大拇指的行为感到愤怒,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他们之间也有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认知。

所以每个人的认知信念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偏差,但同时我们又可以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认知信念。艾利斯称,错误的信念为非理性信念,对于这种非理性信念,我们要及时地修正,否则它会让你产生各种不必要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事件经过头脑中固有认知信念的加工,通过个人的看法和评价产生情绪之后,情绪又会进一步影响个人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又会进入信念的认知评价系统,进一步影响情绪。这会形成一个循环,决定着事件和情绪是向好的方面发展,还是向坏的方面发展。

比如,来到新公司,面对新的环境,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反应,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在的认知评价系统。一个人原生家庭不太好,身有残疾,学生时代曾经遭受过校园霸凌,受歧视、被排挤、不被尊重和认可,在他的认知评价系统里,慢慢地会形成偏激的信念。比如,他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容易被欺负的弱者,别人总是瞧不起自己,没有人喜欢自己,自己很无能,没有价值,等等。他非常自卑,对别人总是充满敌意。同时,这些信念也会促使他产生一些强烈的需求和欲望,如对友情、尊重和爱的强烈渴望,这种渴望会让他在与别人相处时更加卑微。当他初次来到新公司的时候,面对大家的冷漠,他的需求是落空的,他的欲望是破灭的,他的内心是受伤的,他的情绪是焦虑和恐惧的。这时他会认为同事都不喜欢自己,对他不友好,排斥他,进而他会继续收集片面的信息,来印证自己内心的信念,他会再一次证明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无能的。于是他的内心会激起更大的焦虑、恐惧和愤怒,产生强烈的沮丧感和挫败感,他会迅速地丧失积极的意愿,迫切地想要逃离这里。为了避免再次受到伤害,为了逃避痛苦的情绪,他极有可能会把自己封闭起来,逃避工作、逃避生活。

而另一个人,他的原生家庭不错,父母关系也很好,自己身体健康,朋友也很多,大家都很喜欢他,所以他对于友情、尊重和爱的渴望就不会过于强烈,没有强烈的渴望就不会有所失望,心里也会更加坦然。他过去那些正面的经历,也会在他的认知评价系统里,形成一些比较正向的信念。比如,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是值得被爱的人,是受欢迎且有能力的人,等等。他对自己和外界的看法都是正面的、积极的。这个时候,当他看到那些冷漠的同事时,他就不会太过在意,他不会认为大家都在针对他或看不起他,他会更加客观和理性,他会理解大家暂时的冷漠,他会尊重规律,他会心平气和地接受当下的处境。他也不会过于渴求大家对他的认可和接纳,所以他并不会过度敏感和在意别人的态度,也不会对他人产生无谓的怨恨和抵触。他会很自然地融入集体,会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的同事进行沟通、交流,他会特别自信,主动去改善自己的处境,最后很快地适应工作。

第一个人,他的处境经过自己负面的解读,影响了他的情绪和行为,让他很难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别人建立关系。别人也会从他的情绪状态中感受到冷漠和敌意,因为他的气场自带排他性,让人觉得不太容易接近。他的自我封闭也会让自己主动地疏远别人,导致与别人的关系越来越糟,从而进入恶性循环。他既不能处理好与外界的关系,也不能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所以他的外在和内在总是冲突不断,情绪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他能看到自己偏激的信念,利用自己的认知评价系统,他就有机会调整自己的认知信念,从而调节自己的情绪、行为和状态,积极地改善自己的处境,把恶性循环打破,才有可能扭转自己的宿命。

第二个人,面对同样的处境,他有着相对积极的信念,他坚信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的感受,他不需要大家的认可,他是自信的、满足的。这种友好的态度也会感染周围的人,让周围的人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纳和被认可,他会很快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交关系,从而进入正向循环。当然,这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因为他的今天得益于过去的经历所形成的正向信念。如果有一天他遭受打击,被最亲近的人背叛和算计,他正向的信念也许会在瞬间崩塌,迅速地从积极转为消极。如果他没有自我意识,不懂得情绪管理,不会调整自己的信念,他未来也会进入和第一个人一样的内心境地,陷入恶性循环。

为了更好地理解认知评价系统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在中国有名的故事《疑人偷斧》。

有位老者丢失了一把斧头,老者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的,于是就格外留意他,总觉得他走路、说话等行为,无不显示着他就是那个偷了东西的人。不久,老者又一次上山砍柴,在他经常去的山谷里找到了自己的斧头。当他再留意邻居家儿子的行为时,发现他没有一个行为像偷斧头的人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在老者刚丢失斧头的时候,他并不认为这件事情会发生,或者说他不能接受斧头丢失这个事实,于是他的情绪产生了(经过他头脑中认知评价系统的加工后,他内在的世界与外在的客观事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与冲突)。情绪促使他开始到处寻找斧头的去向,由于他一直觉得邻居家的儿子不像好人(非理性信念),所以他便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了斧头(由于认知评价系统的定式影响,他会以管窥天,从而失去客观和理智的眼光,片面地寻找蛛丝马迹来印证自己偏激的结论)。当他带着这种主观想法去观察邻居家的儿子时,就怎么看怎么觉得他偷了自己的斧头。直到最后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头,老者才放下自己的偏见(非理性信念被撼动,认知被打破),此时老者再去看那个邻居家的儿子,就不再觉得是他偷了斧头。冲突消失了,情绪消失了,老者的生活回归了正常。

我们可以看到,信念会决定情绪反应,会决定想法和行为,会决定你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的态度,会决定你的内心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会决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决定你的理想和追求,会决定你的生活,甚至会决定你这一生的命运。所以情绪管理最主要的就是潜意识中对信念的管理,这依靠的是认知评价系统。认知评价系统越完善,你的心智就越成熟,你的情绪管理能力就越强,最终心理素质越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量让认知趋于客观,让信念趋于积极。头脑中的认知信念越是客观积极,你与自己的关系,与外界的关系,就会越和谐,你就越能够理解自己、理解外界,你的内心也就越平和。

当然,除了信念,欲望和需求都会引起我们的情绪,它们都是以你的“自我”为土壤而生根发芽的。基于“自我”趋利避害的本能,你会不断地衍生出各种欲望和需求,不断地产生各种认知和信念。这些欲望、需求、非理性信念,会与这个客观的世界不断地产生摩擦和冲突。我们无法消除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和信念,去引导和改变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从而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所以,你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成长,才能适应所处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