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同的构建与唐初的儒学及文学(武德、贞观时期)

汉末以迄隋唐,数百年来,华夏政治的历史走向,震荡于种族与文化两极。自种族言,典午南渡,中国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诸族相继统治华北逾三百年。内藤湖南认为此时期的特点为周边各族受汉文化滋养而崛起,并进而反作用于华夏内部,影响华夏文明之进程(1);自文化言,学术中心自中央移于地方,其传承寄托遂以世族大族为主(2),经典解释权亦由一统转为离散,子学复起,国家在政治共识领域的控制力减弱,权力合法性遭受质疑(3)。种族与文化在长时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合而为文化问题即以文化而非血统判定种族。周边族群作用于华夏内部,既为华夏文明的浩劫,亦为华夏吸纳他族文化精粹以成就新面貌、展现新活力的重要契机。惟种族、文化每与地域相连,故华夏自分析而再成一统,以相应的思想资源整合文化(种族)与地域问题必为其关键所在。北魏之后,天下三分,江左、山东、关中政治文化区域鼎立,而终以关中势力胜出为结束。有效解决地域文化分歧,构建话语共识随之成为新王朝初期的核心问题,唐初的儒学也因之以政治问题的回应作为自我呈现的基本方式。文学也自然不免在政治与儒学的双重影响之下,明确观念、确立典范并引导文坛,但语言学条件及文学传统的制约却为文学相对于政治与儒学的疏离,提供了一定的历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