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我们从上述论断中得出一点启示,就是要重视历史,要敬畏历史。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进书表》说:
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伏望陛下宽其妄作之诛,察其愿忠之意,以清闲之宴,时赐省览,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捨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苍生,咸蒙其福,则臣虽委骨九泉,志愿永毕矣!
司马光的结论,“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我们以清朝兴盛为例,探讨清朝兴盛的原因。
清史中有一个大问题,就是清朝兴起与强盛的原因是什么。满族本来是东北边陲一个弱小的民族,它进关以后,定鼎北京,入主中原,统一华夏,国家强盛,其兴盛的原因是什么?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清末民初的革命家、新中国的学者专家,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也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清朝兴起与强盛的原因很多,可以写一部大书。本文从五个角度、五个侧面、五个切入点,来阐述对清朝兴盛之因的浅见。
清朝的兴盛,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就是“合”字。它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即诸王大臣协合、民族关系统合、经济多元整合、文化传承融合、社会编制聚合。“合”字的含义:既有合力、合作、合聚的意思,也有配合、会合、统合的意思。“配合”如《诗经·大雅》:“天作之合”;“会合”如《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统合”如《左传》:“水火合也”。“合”字,汉朝许慎《说文解字·合》曰:“合,亼口也,从亼口。”清朝段玉裁注云:“三口相同是为合。”《说文解字·亼》又曰:“亼,三合也,从人一,象三合之形。”总之,“合”就是把不同的事物,甚至对立的两面合在一起。清朝以“合”为圭臬,为中国历史与人类文明作出三项重大的贡献:奠定中华版图、多民族的统一和传承中华文化。
下面从诸王大臣协合、民族关系统合、经济多元整合、文化传承融合、社会编制聚合五个方面,对清朝兴盛之因,加以分析和探讨。
一、诸王大臣协合
诸王大臣协合是清朝兴起与强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清朝的诸王大臣(领导班子),主要有大汗或皇帝和宗室诸王、异姓贵族。清初的“三祖三宗”——太祖努尔哈赤、世祖顺治帝、圣祖康熙帝和太宗皇太极、世宗雍正帝、高宗乾隆帝,他们是如何处理同宗室贵族与异姓贵族这两个群体的关系,并使之不断协和,从而形成一个坚强的力量?
第一,异姓贵族。努尔哈赤起兵时,只有“十三副遗甲”、四五十人。他的事业如滚雪球,越滚越大。其关键是有一个坚强稳固的领导群体。这个群体的核心,先是开国的五大臣——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安费扬古、扈尔汉。努尔哈赤起兵时,长子褚英4岁,次子代善才两个月,其他诸子尚未出生,所以努尔哈赤主要依靠五大臣。五大臣中的四人同他的年龄相近,安费扬古和他同岁,何和礼比他小3岁,额亦都比他小4岁,费英东比他小6岁。额亦都作战勇敢,“攻巴尔达城,至浑河,秋水方至,不能涉,以绳约军士,鱼贯而渡,夜薄其城,率骁卒先登,城兵起拒,跨堞而战,飞矢贯股,著于堞,挥刀断矢,战益力,被五十余创,卒拔其城”。额亦都爱护士卒,“每克敌受赐,辄散给将士之有功者,不以自私。太祖厚遇之,给妻以祖妹,后以和硕公主降焉”。他国而忘私,“额亦都次子达启,少材武,太祖育于宫中,长使尚皇女。达启怙宠而骄,遇诸皇子无礼,额亦都患之。一日,集诸子宴别墅,酒行,忽起,命执达启,众皆愕。额亦都抽刀而言曰:‘天下安有父杀子者?顾此子傲慢,及今不治,他日必负国败门户,不从者,血此刃!’众乃惧。引达启入室,以被覆杀之。额亦都诣太祖谢。太祖惊惋久之,乃嗟叹。谓额亦都为国深虑,不可及也!”(《清史稿·额亦都传》)努尔哈赤说费英东:“此真万人敌也!”“费英东事太祖,转战,每遇敌,身先士卒,战必胜,攻必克,摧锋陷阵,当者辄披靡,国事有阙失,辄强谏,毅然不稍挠,佐太祖,功最高。”(《清史稿·费英东传》)其他三位大臣,也大体相似。努尔哈赤把其中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何和礼、额亦都,把长子褚英女儿嫁给费英东。安费扬古“少事太祖,终无贰志”。扈尔汉在努尔哈赤起兵6年时来归,才13岁,被收为养子。当年,猛士如云,五大臣团结,全体将士团结。何和礼死后,努尔哈赤说:“朕所与并肩友好诸大臣,何不遗一人以送朕老矣!”他们同努尔哈赤同生死近40年,相处欢洽,始终如一。
第二,宗室贵族。诸王贝勒协合,是通过斗争增强的。虽然宗室贵族内部有几次大的斗争,但都没有酿成大的分裂。
第一次是处理舒尔哈齐和褚英的问题。这不是“太祖秘史”所说的“为了一个女人”,而是一场政治斗争。结果舒尔哈齐被幽死、褚英被处死,诸王大臣领导群体更加强固。褚英死后第二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第二次是处理代善的问题。天命五年(1620年),小福晋德因泽告发代善与大妃有暧昧关系,代善次子硕讬告发代善对前妻之子不公平,结果代善受到处理。从此,诸王大臣、四大贝勒关系更加密切。代善事件第二年,努尔哈赤夺占辽阳、沈阳,进入辽河平原。
第三次是“八王共治国政”,就是在满洲宗室内部实行贵族共和。皇权顺利过渡,产生新汗皇太极、福临(多尔衮、济尔哈朗摄政)。
第四次是处理阿敏、莽古尔泰的问题。尔后,打败林丹汗,统一察哈尔;随之,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大清,出现新的军政局面。
第五次是处理多尔衮问题。八旗内部的利益失衡,得到及时调整,出现中原底定、华夏统一的新局面。
第六次是处理鳌拜的问题。皇权与相权关系得到新的调整,赢得平定三藩的胜利,接着统一台湾、反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出现康熙盛世的局面。
第七次是康熙晚年的皇储问题。雍正登台,整顿改革,扭转康熙晚年官贪政弛的局面,雍正成为康熙与乾隆之间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第八次是制定秘密立储制度,出现乾隆前期的兴盛局面。
我们知道,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领导集团的大分裂,自相残杀。明朝“靖难之役”也是领导集团内部的大分裂,自相残杀。但是,清朝没有这样的大分裂、大屠杀。这是清朝“三祖三宗”兴盛的重要原因。
二、民族关系统合
清朝以满族为主导民族。它无论在东北,还是在全国,当时都是一个少数民族。满洲要在东北地区、在华夏中原,占据统治地位,面临一个最大难题就是民族问题。摆在清初决策者面前可供选择的对异民族政策有:或者屠杀,或者分治,或者统合。屠杀明显是一个错误的民族政策,金代女真对蒙古施行的屠杀政策失败,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分治也是错误民族政策,明朝对女真的“分而治之”政策失败又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当时,努尔哈赤选择民族统合政策,历史证明这是正确的政策。
努尔哈赤起兵之时,建州女真分为本部五部——苏克苏浒河部、浑河部、王甲部、董鄂部、哲陈部,长白山三部——讷殷部、朱舍里部、鸭绿江部,东海女真——渥集部、瓦尔喀部、库尔喀部,海西女真——叶赫部、乌拉部、哈达部、辉发部,黑龙江女真——萨哈连部、萨哈尔察部、呼尔哈部等。女真重要的部至少有18部。《尚书·梓材》曰:“合由以容。”意思是不要互相残伤、彼此虐杀,要用大道以容之。就是要多包容,要多和合。努尔哈赤经过十年的时间,“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完成建州女真诸部合一。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在《熊经略集》中说:“自建州之势合,而奴酋始强。”也就是说,努尔哈赤之所以强,他是从民族“合”开始的。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所采取的基本策略是“合”——使建州女真合,使海西女真合,使东海女真合,使黑龙江女真合,逐渐使整个女真合一。并使漠南蒙古合,使降顺汉人合。合则土地广、人口众、兵力强、马匹壮、财力富、国势盛——“夫何敌于天下!”
在东北地区,满——通古斯语族有:满族、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把他们合在一个政权下;蒙古语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把他们合在一个政权下;汉语族——汉族,以及朝鲜族等,都合在一个政权下。
清入关后,汉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高山族等,各民族都统合在清政权之下。乾隆朝纂修的《五体清文鉴》——汉文、满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五种文字合在一起,这既是文化、学术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清朝民族统合政策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明清之际,多元政权分立:南明——福王弘光、唐王绍武、桂王永历、唐王隆武、鲁王政权,以及台湾先是荷兰侵占,后是郑氏政权;农民军政权——李自成大顺政权、张献忠大西政权;北部蒙古察哈尔林丹汗;西北准噶尔汗国等。清朝中国统一,中华金瓯合一。《礼记·乐记》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多元统合,化为而一。清中央政权之下的各个民族,共同生活在大清的疆域里:东起鄂霍次克海,西至葱岭,南达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至巴尔喀什湖,正北临贝加尔湖,东北到库页岛。中国金瓯一统,民族协合,国力强盛,屹立世界。
清朝兴起与强盛的历史说明:民族要合不要分,合则部众,众则力大,大则强盛,盛则坚固。这是清朝“三祖三宗”兴盛的重要原因。
三、经济多元整合
清朝光有政治合、民族合的政策,而没有经济合的政策,也是不可能兴盛的。《左传·闵公元年》记载:“合而能固。”清朝在政治合、民族合的同时,还有经济合,这样才能使社稷强固。
女真原是渔猎经济。建州女真迁到赫图阿拉后,逐渐实行农耕、狩猎、捕鱼、采集、畜牧等多元经济。进入辽河流域后,更重视手工业经济。
当年,蒙古实行游牧经济,到了中原以后,把大片的农田荒芜长草,游牧狩猎,对中原农耕经济造成很大的破坏。清朝不同,为多元经济,对蒙古的游牧经济、赫哲的渔猎经济、汉族的农耕经济,都能接纳。满洲缺乏的手工业经济,它们也能善待、学习。《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的话:“有人以为东珠、金银是宝,那是什么宝呢?天寒时能穿吗?饥饿时能吃吗?收养国的贤人,理解国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制造出国人不能制造的物品的工匠,才是真正之宝。”(《满文老档》天命六年六月初七日)
努尔哈赤进入辽河地域,对贤人、对工匠,不仅不排斥,而且把他们看作国家之宝。他在辽东地区开矿、冶铁、制盐、造船,特别是皇太极在沈阳制造红衣大炮,向先进学习。
由于清入关前采取的多元经济,所以入关后很快能同中原经济协合,而不是排斥。这同元朝初年不一样。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喝马奶、衣羊皮,是游牧经济。蒙古贵族进入中原后,把大片农田变为牧场。北京南郊的南海子(南苑),史称“下马飞放泊”,就是元代皇家的猎场。蒙古皇帝、王公贵族,在这里牧马打猎。
清军入关后,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康熙治河,功绩很大。雍正、乾隆,重视农桑,下令编绘《耕织图》,配以耕织诗,出书立碑。今北京颐和园的《耕织图》就是很好的例证。
总之,清在辽沈地区,在中原地区,没有排斥农耕经济,而是采取同中原经济融合的政策。经济多元,整合发展。这是清朝“三祖三宗”兴盛的重要原因。
四、文化传承融合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元文化。中国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整体以汉文化为主体,所以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没有中断。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文字都中断了。古巴比伦在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帝国征服,公元前4世纪又被古希腊西北的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征服;后来,古巴比伦文字已经消失,由希腊文字取而代之。7世纪后则为阿拉伯人所占,巴格达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古埃及在公元前300年被古希腊人侵占,此后又被古罗马人统治,古希腊语成为官方语言。7世纪,阿拉伯人占据古埃及后,阿拉伯文成为唯一通行的文字;伊斯兰文化涌入古埃及后,古埃及的宗教崇拜、法老制度等传统文化全部消失,古代语言文字完全消亡。古印度公元前13世纪遭雅利安人入侵,7世纪中亚突厥穆斯林开始不断侵入古印度,10世纪建立了穆斯林王朝,统治古印度6个世纪之久,迫使印度人改变了宗教信仰,近代又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几千年来始终维持了独立的民族生命,虽然历史上也有短暂分裂,或建立少数民族政权,但我们的文化从夏、商、周以来传承连续,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承延续不断。有位哲人说过:“当世列强,有今而无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中国,有古有今。”
大家知道,中世纪罗马教皇“十字军东征”,强迫推行天主教文化。清朝满族没有向各族强制推行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文化(至于其强令汉人剃发、易服另文讨论)。而是对汉文化、蒙文化、藏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各民族文化的政策,如同《礼记》所说“合内外之道”。清朝对中华各民族的多元文化,总的态度、总的政策是:吸收、融合。
对蒙古文化,用蒙古文字母拼写满洲语言,创制满洲文字。对蒙古喇嘛教,加以尊崇,进行笼络。皇太极在盛京兴建实胜寺,乾隆改北京雍亲王府为雍和宫。这是两个尊重蒙古文化的实例。
对西藏文化,在皇宫兴建雨花阁,在承德避暑山庄仿照拉萨布达拉宫的法式,兴建普陀宗乘之庙。普陀宗乘就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普陀宗乘之庙占地22万平方米,有近40座庙宇,是承德外八庙中最大的一座寺庙。庙宇建成正值乾隆60岁寿辰。内蒙古、外蒙古(今蒙古国)、新疆维吾尔族上层人物前来祝贺。《热河志》记载乾隆的话:“自乾隆八年(1743年)以后,即诵习蒙古及西蕃字(藏文)经典,于今五十余年,几余虚心讨论,深知真诠。”这可以看出清朝皇帝虚心学习蒙古、西藏文化的态度。又在承德建须弥福寿之庙,俗称班禅行宫。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六世班禅从西藏日喀则来到承德,庆祝乾隆七十大寿。乾隆命按照班禅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样式建造。后来,六世班禅到北京,因病圆寂。乾隆为他在北京黄寺修建清净化城塔。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融合了我国汉、满、蒙古、藏、维吾尔等多民族的建筑文化艺术,是“合”在建筑文化艺术上的体现。普宁寺为纪念平定准噶尔叛乱而建,庙内碑亭有满、汉、蒙古、藏四体文碑,碑文记载其事就是一个例证。
对伊斯兰文化。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署安徽按察使鲁国华条奏:“回民戴白帽、设礼拜寺、妄立把斋名目,请严行禁止。”雍正帝谕曰:“回民之在中国,其来已久。伊既为国家编氓,即皆为国家赤子也。朕临御天下,一视同仁。……至回民之自立为一教,乃其先代相传之土俗,亦犹中国之大,五方风气不齐,习尚因之各异,其来久矣。历观前代,亦未通行禁约,强其画一也。”[《清世宗实录》雍正八年(1729年)五月甲戌]命将鲁国华交部严加议处。
对汉族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汉族文化努力学习、积极吸收,满族做得是很突出的。
第一,学习汉族的制度。如考试制度,实行科举考试。满洲八旗、蒙古八旗都参加科举考试。如麻勒吉,满洲正黄旗,通满、汉文,顺治九年(1652年)中状元;崇绮,蒙古正蓝旗,同治三年(1864年)中状元。
第二,施行六部尚书、侍郎二元制。辽代的契丹官制,《辽史·百官志》记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金朝的官制,《金史·百官志》记载:金承辽制,但有损益。清朝中央六部的尚书、侍郎实行“满汉双轨制”或称“满汉二元制”,即尚书,满、汉各一人;侍郎,左、右满、汉各一人。这比辽朝、金朝、元朝的官制应当说是一个进步。
第三,翻译汉族典籍。大量翻译汉族的儒家经典及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用满文翻译《红楼梦》《西厢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法方面,满文篆字;文学方面,比如纳兰性德,其父为康熙朝大学士明珠。纳兰性德22岁中进士,一个说满语的叶赫青年,著有《纳兰词》,主编《通志堂经解》。他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其《长相思》云: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上下片各18个字,自然、隽永、清逸、淡雅,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
第四,吸纳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采取吸纳的态度。如国家图书馆收藏意大利音乐家内普里迪(中文名:德里格)的小提琴鸣奏曲的手稿。他是康熙五十年(1711年)来华的耶稣会士,曾担任康熙帝的音乐师。他还同葡萄牙人、耶稣会士徐日升等参与《律吕正义》的编纂工作。2002年,李岚清同志访问意大利,将此手稿复制品赠送给意大利总统作为纪念。
第五,学习汉族文化。满族既没有强迫停止使用汉族的语言文字,也没有排斥汉族的宗教信仰。中华传统文化在满族居于主导民族地位的清朝没有中断,而是继续发展。特别是清代,满洲的语言、文字、宗教、文化都同汉族不同。但是,满洲学习、吸纳、整理、总结汉族的传统文化,如编纂《全唐诗》《全唐文》《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皇舆全览图》《京城全图》《五体清文鉴》,以及《大藏经》(满文、蒙古文、藏文)、《四库全书》等。有人说,乾隆编修《四库全书》是“‘四库’出而古书亡”。当然,乾隆修《四库全书》有它的负面作用,如抽毁、窜改、封禁、错漏;然而,因修《四库全书》使3500多种、79000多卷、230万页的珍贵古籍得以保存,传先哲精蕴,益后学披览。现存《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三种完整的珍本,还有文澜阁本(残本)。这是迄今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另如《大藏经》于雍正、乾隆时雕印,是木版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书,全书7600万字,印制100部,724函,它共用梨木雕刻经版79036块,重480吨,两面雕版,保存完好。
清朝的文化汇合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加以继承和发展,以使各个民族如《礼记·礼器》所言:“合于人心。”就是文化合、人心合。这是清朝“三祖三宗”兴盛的重要原因。
五、社会编制聚合
满洲兴起,对部民,怎样组织?降服部民,怎样组织?完全用明朝的办法不行,完全用蒙古的办法也不行,因为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民族习俗、社会传统不同。那么,怎么办呢?
努尔哈赤想起了女真人的狩猎组织。八旗制度源于早年女真人在狩猎时的编制。当时,为了狩猎方便,10个人为一队,各取一箭,其中一人为大箭,满语叫“牛录”,大箭者为主,满语叫“额真”,合起来叫“牛录额真”,就是“大箭主”,也就是十人长。后来,牛录组织由临时性演变成长期性,由狩猎组织演变成军事组织,一牛录由10人演变成300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将牛录整编为四旗,每旗按三级编制: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立牛录额真;每五个牛录组成一甲喇,设立甲喇额真;每五甲喇组成一固山,设立固山额真。后来,汉语名称为:牛录额真为佐领,甲喇额真为参领,固山额真为都统。到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随着战争的胜利、土地的拓展、人口的激增、军队的扩大,四旗扩编为八旗。旗的颜色开始不甚规范,后加以规范。原有四旗的旗帜颜色分别为——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新增加的四旗颜色分别为——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分别将旗子镶上红边,镶红旗则镶上白边。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的“正”字怎样读?是读“正”还是读“整”?都可以。如正黄旗的“正”可以理解为“整幅黄旗”“整幅红旗”“整幅白旗”“整幅蓝旗”;也可以理解为对“镶”字而言,则是“正黄旗”“正红旗”“正白旗”“正蓝旗”。后来,又编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加上满洲八旗,实际上共24旗。当时规范的叫法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通常叫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其中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为“上三旗”,其他的为“下五旗”。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的一大创造。八旗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经济、司法、宗族组织,总之是一元化体制。通过八旗组织——固山、甲喇、牛录三级组织,将原来分散的女真——满洲人,将征服或降顺的蒙古人、汉人、朝鲜人、锡伯人、达斡尔人等,用八旗编制起来,形成“出则为兵、入则为民”,亦耕亦战、寓兵于农、兵民一体、军政合一的组织。这种编制在战时,发挥了独特的巨大作用。八旗制度适应“打天下”的战争形势,对全民实行军事化管理,是努尔哈赤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
八旗制度是清朝根本性的社会制度,前世未有,后世也无。八旗制度兴,则清朝兴;八旗制度衰,则清朝亡。清兴在八旗,清亡也在八旗。八旗制度为大清帝国命运之所系。
清朝国策“合”的三项最大成果是:奠定中华版图、多民族的统一、传承中华文化。“合”的反义词是“分”。合则成,分则败;合则强,分则弱;合则盛,分则衰;合则荣,分则辱;合则存,分则亡。这是明清易鼎的历史经验,也是清朝强盛的历史宝鉴。
清朝重“和”与“安”——清改明皇极殿为太和殿、中极殿为中和殿、建极殿为保和殿;清改明承天门为天安门、厚载门为地安门;再加上皇城的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国家与民族的“和”与“安”,成为清朝治国的国策。
清朝后来为什么衰落、败亡了呢?如果说清朝兴盛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个“合”字,那么清朝衰落的根本原因也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僵”字。具体来说,诸王大臣协合,强调君主,而忽视民主;民族关系统合,强调民族联合,而忽视民族平等;经济多元整合,强调“以农为本”,而忽视近代工业;文化传承融合,强调继承传统文化,而忽视科学技术;社会编制聚合,强调八旗严密组织,而忽视民人根本利益。总之,以上五个问题,“敬天法祖”“率祖旧章”,却没有跟上世界发展大趋势,没有顺应历史潮流,缺乏不断维新,不能与时俱进,最后落伍,被淘汰出局。
总之,清朝强盛必然有一重大的内因寓于其中。这个内因是什么?就是中华文化精髓和中华民族精神——“合”的价值观,这是清朝强盛的内在因素,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内在因素。清朝兴盛的基本经验“合”——诸王大臣协合、民族关系统合、经济多元整合、文化传承融合、社会编制聚合,就是领导合、民族合、经济合、文化合、社会合。这是清朝兴盛的主要原因,也是清朝兴盛留给后人的历史宝鉴。
(本文系2005年11月15日在深圳南山宾馆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