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研究
- 金钊主编
- 5575字
- 2024-04-19 18:19:50
大家排好队
一、教学定位
《大家排好队》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二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中的内容。本册教材针对低年级儿童道德成长的需求,承接一年级教材设计,聚焦一个教育主题:共享共有,为公共生活奠基。如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关注离学生最近的准社会、公共生活空间——班级,引导学生勇于承担集体责任,深化共同生活的规则。本单元则是由班级空间扩大到学生时常进出的真正公共场所,通过对公共财物、公共卫生、公共秩序以及公共文明修养这四个方面的重点引导,旨在帮助学生养成公共场所需要的文明行为习惯,并在其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内容要求: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能记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识别公共环境中的安全标识,安全有序使用和爱护公共设施;知道学校生活有规则,树立规则意识。
《大家排好队》这节课,强调在公共场所有秩序,才会更安全、更有效率,也更文明。
二、教学内容
(一)主要内容
《大家排好队》一课由“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队好”三个板块组成。三个板块联系紧密,循序渐进,帮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自觉排队就是讲文明、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表现。第一个板块“还是排队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排队的情境,初步感受排队的好处。第二个板块“哪些地方要排队”,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学校生活以外的生活场景中,思考在哪些地方如果不排队就会造成混乱,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展开想象,为避免危险行为打下基础。第三个板块“怎样排队好”,主要目的是导行,旨在解决学生在日常排队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排队。
(二)素养要点
本课教学内容,凸显了核心素养中关于规则意识的培养。本课不仅仅是公共场所的规则与法治教育,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价值观教育,其中渗透了先来后到排队才公平的价值观教育,同时还有礼让弱小的友善价值观教育。
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教材中的规则意识,在执教这一课时,我创设了易于学生理解的情境,在情境中渗透规则教育,让生活和规则之间架起桥梁。
例如,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实践体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用贴“小脚丫”的方式表示在地铁站、公交站、一米线、电梯扶梯四个公共场所是如何排队的。通过粘贴标记的活动,从学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入手,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让规则意识从理念落实到行为,提升其社会公民角色的认知。
三、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多种行为是根据自己身体的感受和切身利益来决定的,所以要考虑群体和整体的公平与秩序。
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他们的道德思维还处在萌芽阶段,规则就是约束,约束就会不舒服。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到:学生对于学校生活非常熟悉,本课以创设情境活动,以学生体验和感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受,并通过视频、事例、情景再现等方式引导学生把感受表达出来,从内心认同学校生活需要规则和秩序。
四、教学方式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前调查、观察对比、小组汇报、情境体验。
在本课教学中,我尊重该年龄段学生的普遍特点,引导学生从对规则的认知出发,再拓展到社会生活空间,设计学生在生活中个人行为与公共生活规则之间的冲突情境、两难情境,帮助学生建构对“规则意识”的新认知框架,内化规则,在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规则。
五、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体验活动,感受排队的重要性。
2.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安全、有序、公平排队是文明,也是遵守公共秩序的表现。
3.树立公共场所自觉排队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知道排队是遵守规则,理解排队的重要性。
2.难点: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在公共场所自觉排队的好习惯,遵守公共秩序。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生活:还是排队好
1.体验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在这里上了一节《我们小点儿声》,大家表现得非常好。所以,这节课老师带来了自己设计的小小调音师徽章送给你们,想要吗?快来领取吧。
学生:想。学生无序领取礼物。
2.交流感受。
提问:刚才领徽章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乱哄哄、挤来挤去、差点摔倒……
教师:看来,大家都想得到礼物,但是因为我们人多,空间小,好多同学根本没有拿到,对吗?那你们有没有好的方法解决刚才的问题呢?
学生交流:排队,一个一个领取。
小结:排好队按顺序领,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话题,请大家齐读。
(板书:大家排好队)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排队的情境,初步感受排队的好处。
(二)模拟体验:哪些地方要排队
1.找找小标志。
出示小脚丫图片:大家看,你们认识它吗?看到它你会想起什么?
学生交流:排队、靠右行。
过渡:看到这些小脚丫就表示提醒我们要自觉排队,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我们校园生活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自觉排队?
学生交流:进校、课间如厕、接水、上操、集会、中午打饭、上下专业课、放学……
提问:大家想想,为什么在这些地方要排队呢?
学生交流:接水处排队避免烫伤、厕所门口排队有秩序、专业教室门口排队守纪律、走廊排队不会影响对面来的人走路……
引导提问:没错,学校有这么多地方需要我们排队,有些地方有小脚丫在提示我们,还有些地方没有这样的标志,我们也要排好队。你还能想到哪些地方?
学生交流:操场,进出报告厅,图书馆,上、下学时……
2.排队有秩序。
教师:午饭开始了,现场展示排队打饭,比一比哪组排队快、静、齐。
先来的排在前面,后到的排在后面,这样的顺序叫作先来后到、依次而行。这就是秩序,齐读“先来后到,保障秩序”。
(板书:秩序)
引导提问:通过刚才领徽章乱哄哄的不排队,到刚才体验午餐打饭时有序地排队,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提高效率、节省时间、遵守秩序,还是排队好。
小结:学校是个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大家排好队就是我们校园生活中最重要的规则!
3.排队是安全。
过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有些时候很着急,起来晚了要迟到了等,偶尔着急就不用排队了吗?不遵守秩序有时候还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呢!下面请大家看一组事故数据。
播放踩踏事故视频。
提问:同学们看得非常认真,请问看了这些如此惨重的事故,你想说什么?
学生交流:以后一定要自觉排队,生命太脆弱了,遵守校园秩序,保证生命安全。
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交流:不按顺序下楼;不排队;有人摔倒……
小结:是啊,这些事故都是由于同学们不遵守秩序,不按顺序排队下楼导致的。学校是公共场所,是我们两千余名师生共同生活的空间,为了使学校生活更加安全有序,我们都要做到排队办事、保障安全!
(板书:安全)
4.排队是公平。
过渡: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要排队,但是,下面的动画片中,大象多芬在排队的时候遇到了问题,它说大家都不喜欢它,非常伤心,咱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播放公益动画:不插队,讲文明。
提问: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大象多芬?也许它有急事呢!快迟到了呢!
学生交流:它经常插队,大家不喜欢它。那也不能随便插队,大家都排了半天队了。
追问:如果排在后面的是你,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插队不公平。
(板书:公平)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因为不排队遇到不公平的事呢?谁能说说当时的心情?
学生交流:学生发言。
辨析:(出示课件)有的同学这样认为:
学生1:要是上公交车不排队,我就能抢到座位。
学生2:要是上厕所不排队,我很快就能方便完。
学生3:要是做游戏不排队,我可能就能多玩一会儿。
提问: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应该怎样做?
学生交流:有、没有。先来后到,按顺序排队,有秩序,对每个人都公平。
(学生齐读:公平排队,遵守规则)
教师评价:排队是一种文明习惯。大家排好队,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排好队,怎么就体现文明了呢?(同桌讨论)
(板书:文明)
教师小结:先来后到保证秩序,这是文明。排队办事保障安全,这是文明。公平排队遵守规则,这也是文明。排队看似一个简单的行为,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却是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尺,更反映出我们每个人的文明素养。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再现和辨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排队是安全、排队是公平,初步感受到还是排队好。
(三)活动体验:怎样排队好
1.这里也要排好队。
过渡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在学校要排队,还有哪些公共场所需要我们排队呢?
学生交流:医院缴费、超市购物、商场结账、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公交车站、地铁站、扶梯……
引导:是啊,只要是在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我们就要自觉排好队,可是排队还是一门学问呢!不同场所排队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有时还会有一些小标志来提示我们怎么排队。
出示课件:一米线、标线、围栏。
提问:你认识这些小标志吗?
学生交流:认识,并能说出其中的含义。
图片说明:一米线标志、地铁排队箭头、公交车排队标线。
2.情境体验。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不同的场所应该如何排队。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大家了。谁敢挑战?这些场所如何排队呢?你们的任务来了:
贴一贴:用手里的“小脚丫”,在这些地方排排队,演一演。
情境创设:
情景一——去银行办事,在哪儿等候?
情景二——怎样乘坐扶梯呢?
情景三——乘坐地铁时,我们怎样排队等候?
情景四——坐552路公交车在哪儿排队等候呢?
学生:各组汇报表演。
引导提问:两个人还用排队吗?说说理由。
总结:在我们生活中买东西、坐公交车的时候人多拥挤,排队总是少不了。无论有没有标志提示我们,只要人多,大家就要排好队,遵守公共秩序,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孩子。人多排队很必要,尊重谦让心中有,先来后到讲秩序,注意间距要记牢。
【设计意图】通过粘贴标志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排队行走。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一)规则意识培育的途径与策略
通过实践,我将本课规则意识培育的途径与策略总结如下。
《大家排好队》一课,从家庭、校园上升到社会公共生活中规则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从感知规则概念,初步产生规则参与意识;到通过辩论、小组讨论总结提升,感悟规则行为的作用,产生规则公共精神;再到通过分析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与两难情境辨析,养成规则社会责任意识,乐于做守规则的践行者,自觉遵守规则。
(二)规则意识培育的效果与改进设想
1.创设情境,感知规则。
本节课,通过搭建活动、游戏的平台,以插图、PPT为媒介,或走出教室,创设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更迅速、准确地认识、感知规则的含义。例如:本节课中我创设了学生午餐打饭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游戏规则及其作用,并通过观察同学们在玩游戏中的各种行为,引导了解站、立、行姿势的规则,融知识于游戏情境之中,规则不知不觉在心里扎根。
2.立足生活,发现规则。
对话课本,将课本活动改成周边生活的故事,增强儿童心理接受度。通过研读教材,我将文中的活动案例改成生活周围的故事,再进行活动对话,让学生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从周边生活中发现那些生动有趣的道德和法治教育素材,增强心灵冲击,从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发现规则,在活动中真正得到发展。
3.改进设想。
本课程要求教师以儿童真实生活为教育的主要源泉,因此应更多关注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本节课知道公共场所要自觉排队的规则后,还应注意学生长期习惯的培养。例如,可以设计课后评价表,监督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执教者: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附属小学 高明月)
·专家点评·
规则意识是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之一。排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生活事件。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尚处在前习俗阶段,规则意识不强,处理事情都是从自己的直觉感受和小功利出发,不习惯受到规则的约束,因此,很有必要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排队。《大家排好队》一课中,教师对于学生规则意识的培育体现了如下特点。
1.在深度教学分析中落实规则意识的培育。
本课是“我们在公共场所”单元的第三课,由“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怎样排队好”三部分内容组成,按照学生思维的逻辑顺序,从体验排队带来的好处着手,逐步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需要排队的地方以及不同的排队方法,并在辨析与实际演练中掌握排好队的要领和方法。教师的教学分析非常到位,正因为如此,教学流程与脉络的呈现尤为清晰。
2.在情景体验和实践活动中落实规则意识的培育。
本课以创设情境活动,学生体验和感受为切入点,通过搭建活动、游戏的平台,以插图、PPT为媒介,或走出教室,创设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更迅速、准确地认识、感知规则的含义,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受,并通过视频、事例、情景再现教学让学生把感受表达出来,融知识于游戏情境之中,规则不知不觉在心里扎根,从而从内心认同学校生活需要规则和秩序。与此同时,对话课本,将课本活动改成周边生活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发现规则,在活动中真正得到发展。
3.在突破教学重难点中落实规则意识的培育。
本课面临一系列教学突破与挑战,主要是:如何引导学生突破前习俗水平阶段的道德认知能力,走向更广泛的公共生活?如何解决学生不守规则的问题?如何突破学生认为排队是小事情而不去遵守规则的想法?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两个人也要排队,以及“一米线”的意义?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熟人也不能插队?让学生知道当礼让和规则产生冲突时如何灵活掌握?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挑战与突破在本节课中均不同程度地得以落实,从而提升了教学实效性。
4.在课后拓展延伸中落实规则意识的培育。
对于本课的教学建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后的拓展延伸,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让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规则、按照规则办事并不容易,他们往往要经过多次提醒才能建立规则意识。在规则意识建立的过程中,学生还会有反复。因此排队看起来简单,但要想让二年级的学生从内心接受和认同,并不简单。基于此,建议教师设计课后的拓展活动,进一步固化教学效果。
(点评人:北京教育学院 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