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科举蹉跎,从冒籍秀才到恩科状元》:十二龄童,《盆松》起步

张謇自幼聪慧,智力超群,16岁便考上秀才。然而他命运多舛,少年艰难。为了能够考状元、跳龙门,他成了冒籍秀才,备受欺凌与折磨。他32岁考上举人,但其后屡试不第。无奈他只好到南京给知州孙云锦当幕僚,去山东为提督吴长庆做参谋。在朝鲜平叛、撰写《朝鲜善后六策》中他崭露头角,展现了他不凡的军事才干和卓越的社交能力;治黄导淮、谋划实业更凸显了他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41岁时他终于考上了恩科状元。在金榜题名、大魁天下不久,他具疏弹劾李鸿章的误国之罪,震撼朝野。他目睹了权臣当道,国是日非,便毅然弃政从商,创办实业,走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企业家”之路。

1853年7月1日,即清朝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五日,一个婴孩在偏僻的长江口北岸江苏海门常乐镇呱呱坠地,他就叫张謇。

张謇家世代务农,祖上比较富有。但到他的祖父张朝彦的时候,因为嗜好赌博,竟然将家里富足的资财渐渐败尽,穷困潦倒的张朝彦后来不得已做了通州金沙瓷器商吴圣揆的上门女婿。

张謇的父亲张彭年,靠着祖父张朝彦入赘吴家,继承了吴家的几十亩土地,勤勤恳恳,自耕自收,生活却也过得殷实。

张彭年共生了5个儿子。张謇排行老四,小名长泰,因为祖父张朝彦入赘吴家,所以他上私塾的时候,取名吴起元,到冒籍应试时,才恢复了张姓。

张謇小时候非常聪明,3岁时就认得好几百字,而且从来不用教第二遍,父亲张彭年对他钟爱有加。

张謇3岁的时候跟着父亲读《千字文》,四五岁时已经能够把《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念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有一天,二叔张彭庚对张謇的父亲道:“孩子天资聪慧好学,何不叫他跟着他的哥哥们一道去读书求学?”

于是,张謇进入西亭镇上一户小康人家办的私塾,和三个哥哥一起读书了。

私塾先生叫邱大璋,是个老学究。张謇跟着他学习后,到10岁时就读完了四书五经。

12岁那年,他写出了一首表达自己远大志向的诗——《盆松》:

山泽孤生种,谁将到此盆?

青苍一撮土,蟠郁百年根。

宿黛含霜气,创鳞见斧痕。

等闲怜托处,梁栋与谁论!

他把自己比作崇山深涧的苍松,而不是那供人观赏的盆景,因为只有山野的苍松才能成为支撑大厦的栋梁。

邱先生读了张謇的《盆松》,大为惊喜,捧着诗卷,连声说道:“好,好,好,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他继而对张謇说:“长泰(张謇小名)还需戒骄绝傲,以《盆松》为起点,奋发向上!”

张謇频频点头,在心中暗暗记住了先生的话。

同治五年(1866),张謇已经13岁。有一天,邱先生给学生出对:“月在水中。”许多学生面面相觑,不是答不上来,就是文不对题。张謇却脱口而出:“日悬天上。”邱先生大喜。

又过了几天,邱先生再出了个上联:“舟浮浅渚。”张謇站起来说:“人在上流。”

先生更为欢喜了,便对着张謇道:“长泰,再加几个字,你还能对吗?”

张謇道:“先生,我试试吧。”

这时,邱先生看到窗外有个军人骑着白马驰去,便出对道:“人骑白马门前过。”

张謇回答道:“我踏金鳌海上来。”

邱先生眼睛都亮了,连声说道:“对得好,对得好!好大的气魄。”

第二天下午放学之后,邱先生匆匆来到了张彭年家中,说道:“你家长泰聪明至极,出口成章。我自觉学问有限,不能误了他的前程。所以我想向你推荐一位饱学先生来教长泰,你看如何?”

张彭年听了,心中乐滋滋的:“先生过谦。”却又满口地应承了下来,“那就有劳先生了。”

十多天后,张謇转到了宋蓬山老先生的门下做了他的学生。

这宋蓬山名效祁,是当地一个50多岁的饱学儒士。他一生以科举考试取中为目的,虽然屡试不中,但是在学问上毕竟自有长处。他到了张家后,检查张謇作业,发现音训句读错误百出,就另起炉灶,重新让他学习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书。在平常的教学中,他认真教张謇音韵、训诂,张謇进步非常快。有一天,宋蓬山做东,约请一些朋友聚谈,他把张謇带在了身边。

席间,宋蓬山的一位朋友笑对着他说:“久闻宋兄有一位得意弟子,学问十分了得,是否能让我们开开眼界呢?”

宋蓬山转对张謇道:“长泰觉得如何?”

张謇的好胜心一直很强,便道:“遵命!”

宋蓬山赞许地点点头,对朋友说:“那就请兄台命题吧。”

朋友便命了题:“春燕杏林中。”让张謇以七言律诗答题。

张謇略微思考了一番,便吟道:“细雨廉纤画阁东,紫襟飘瞥试春风。竞衔朱蕊来邻社,细带香泥出旧宫。几翦霜环成碎锦,半帘梭角破欹红。乳莺舌巧应相笑,却落梨花冷院中。”

张謇才吟好,众人便脱声赞道:“神童!神童!将来前程不可限量。”

自此以后,张謇的“神童”之称,便不胫而走,远近闻名。

那时候,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状元,人称“独占鳌头”。宋蓬山看到张謇吟出这样大吉大利的七律,高兴地告诉张謇的父亲,他的儿子已经有了金榜题名的佳兆,张謇的父亲看到儿子学习精进如此,对先生感激不尽,于是特加重礼拜谢。

这年的6月,海门余东的老百姓拒缴税款,地方官府出兵镇压,老百姓惊惶四逃,宋蓬山惦记着家里,就向张家提出回家不再当老师,谁知宋蓬山回家不久后却病故了。为了儿子的学业,张彭年把儿子带到了西亭,让他跟着宋蓬山的侄子宋琳继续学习。

宋琳在学业上比他叔叔强了许多,早已科考中举。但是他却是性格乖张、颇有心计之人。他仗着自己是举人,经常瞧不起人,对学生爱理不理,有时严厉、苛刻得让人无法接受,甚至于有时借一个小小的由头嘲笑学生。

张謇在宋琳这里求学,遇到不懂的地方,经常得不到指教,但是他凭着勤奋和努力,学业还是长进不少。

同治七年(1868),已经15岁的张謇准备开始他一生的首次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