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思想及其相关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提出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有关论述。但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19世纪既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突飞猛进发展的时代,也是近代科学技术的黄金发展期,自蒸汽机发明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从而开启了现代工业以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数次被称作“产业革命”的生产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的特点,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现实矛盾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人类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进行了高度抽象概括,形成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广度,更有思维深度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思想。

(一)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是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

科学技术从何而来?对于科学技术来源这一命题,马克思在考察从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技术史之后认为:“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同时这又使祭司等级作为农业领导者进行统治”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2.。“自然科学本身(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的发展,也像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一切知识的发展一样。……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2.。马克思清晰地表明了科学本身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生产发展的进步。生产工具的革新和重大生产技术的诞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之互动交织所催生的必然结果。恩格斯通过研究自然科学各个部门的顺序的发展,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23.。并且,科学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正如“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98.。从更为宏大的生产力演化视角来看,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同样地,由此带来的技术变革也必然从“一个”向“多个”相互联系的中心分散化转变。这一切尤其使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即生产关系革命成为必要。

(二)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将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的范畴,是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做出的重大贡献。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界没有造出任何机器,没有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自动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的产业劳动的产物,是转化为人的意志驾驭自然界的器官或者说在自然界实现人的意志的器官的自然物质。……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8.由此可见,在社会生产力中,不仅包括以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这些物质形态存在的因素,而且也包含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科学技术因素。科学技术的初始形态是以“知识的形式”呈现的,而后又不仅仅局限于“知识”,随着社会生产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洽和,科学技术与生产要素的结合变得愈加广泛、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生活变得愈加紧密,马克思也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1.。这种结论不是逻辑推演的结果,而是一个事实存在。实践证明,科学技术迅速地、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力,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也在科技自我革命的更新迭代中创造了越来越多新的技术形态。

(三)科学技术引发了教育格局的深刻变革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让教育“大众化”成为可能。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随着科学的进步,基本教育、知识等,阅读、书写、计算以及商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等,就会越来越迅速地、越容易地、越普遍地、越便宜地再生产出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占统治地位,因而科学和教学方法越是面向实际,就越是这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31.恩格斯也同样认为,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商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写字的状况,而且也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较高级的教育的状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91.教育的普及同样也催生了新的教育格局,教育本身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常常“滞后”甚至“脱节”于社会发展进程转变为持续“跟进”和“匹配”社会进步潮流。比如,在16世纪,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中心的科学体系的形成,标志着科学研究界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而后,欧洲各个国家纷纷在思想、政治、科学、技术和工业上对传统模式发起革命。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力学的发展(牛顿所完成的力学在18世纪的法国和英国都是最普及的科学)——在英国都已具备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7.。其中,“教育革命”作为欧洲摆脱中世纪以来精神枷锁和文化束缚的标志,越来越成为突破旧观念、解放新思想、开拓新境遇的必由之路。

(四)科学技术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异化”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促进与制衡的双重性,而非简单的相辅相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与阐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本质,并对资产阶级社会中出现的四重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入批判。同样地,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自然科学的发展,马克思在肯定其进步意义的同时,也深刻揭露了其产生的“异化问题”。他指出:“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而事实上,以社会劳动为基础的所有这些对科学、自然力和大量劳动产品的应用本身,只表现为剥削劳动的手段,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手段,因而,表现为属于资本而同劳动对立的力量”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42.。如今,科技异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描绘了大数据时代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及种种令人担忧的未来情景。它从两个维度展示了当下科技异化的表征彭玉峰.智能时代的科技异化:来自西方理论界的忧虑[N/OL].(2019-04-25)[2022-09-21].http://www.cssn.cn/zx/bwyc/201904/t20190425_4869377_2.shtml.。一方面是劳动的角度,即“把劳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也就是将工作和事业作为人的自我满足和实现的根本条件。另一方面,万物互联系统越来越成为一种疏离乃至支配性的神秘力量。正如资本主义给予社会各方面以合理化形式,但社会整体却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总体的非理性;当科学技术越来越与整个人类社会展现出亲密的逻辑自洽性,也必将会使人类从原初的“人控制科技”迈向“科技控制人”的现实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