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分享是组织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的重要环节。组织内有效的知识分享能帮助企业开发和利用内部丰富的知识资源,使其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员工是组织内知识的来源,也是进行知识分享的主体。因此,如何促进他们在工作环境中积极做出分享知识的行为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目前,学者们从组织情境、团队特征及个体和领导特征三个层面分别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总体而言,当前研究的数量仍相对有限,对不同层面影响变量的叠加研究还有待深入,有关影响知识分享行为的内在机制和情境效应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扩展。

有研究指出,想要推动员工间自由分享知识,首先要建立适当的组织员工社会关系。员工感知到的社会交换关系质量越好,越愿意自由分享知识。因此,在本书中,我们首先考察了员工在企业内部面临的多层次社会交换关系:与组织的交换关系(组织支持感)、与领导的交换关系(领导—成员交换)以及与团队内其他员工的交换关系(团队—成员交换),对于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对上述影响关系产生的内部作用机制和情境因素进行了探讨。

此外,随着中国企业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员工在工作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多元文化环境。一方面,企业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更加多元化,例如,积极开拓各级海外市场,全球范围内招聘国际员工,向全球子公司外派员工等。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员工的文化视野也变得越来越宽广。例如,许多员工都有丰富的海外学习和交流经历,各类媒体平台上提供了丰富的来自不同文化的作品等。不断累积的多元文化经历会对员工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知识分享行为。

因此,本书在这一研究背景下,同时从多层次和多元文化两个研究视角着手,探讨了多层次交换关系与多元文化经历对于企业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在上述影响过程中的内部作用机制和情境因素。希望本书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企业提升知识管理能力和促进员工个人成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对于本书的付梓,我要感谢众多的师长、同事、亲友和学生。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陈国权教授。感谢陈老师在博士期间对我的教导和帮助。本书的部分内容来自博士论文,虽然当时的研究较为稚嫩,但这也是对博士经历和陈老师教导的一种总结。既是终点也是起点。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很荣幸能和他们共事,更感谢他们在我来到北外之后在各方面给予的关心与支持。感谢我博士同师门的各位兄弟姐妹,学术道路上能与他们为伴十分荣幸。感谢我的学生李超凡、可祎、刘增燕在本书校对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本书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72014、71702010)、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项目(2021JT001)、北京外国语大学卓越人才计划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重大(点)标志性项目(2022SYLZD001)和“双一流”建设专项项目(SYL2020ZX012)的支持。

最后,我要把本书献给我的父母和先生,感谢他们无私的爱与支持,推动着我不断进步。

李 倩

2022年3月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