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区域经济空间布局是适应全球产业链格局变化的需要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结构性改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贸易、投资和技术保护主义及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共同作用下,原本以国际工序分工或产品内分工合作为代表的全球“三链”的制度基础、技术基础和综合物流基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一)贸易保护主义打破全球“三链”格局,“分散化”趋势上升

美日欧等经贸大国或地区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手段,为跨境贸易、投资和产业合作制造各种人为障碍,造成全球性连锁反应,给世界贸易格局带来以下新变化:首先,贸易战博弈的主战场是在大国之间竖起一道道关税墙、科技墙、断供墙。当出口企业遇到关税墙时,将被迫走上原产地多元化和出口市场多元化之路,选择一些没有受贸易壁垒影响、物流方便、区位优势合适的中小国家做出口替代。否则,将会失去美国等大市场。其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战威胁将促使同等发达程度的国家之间加速零关税、零壁垒的对等开放。这样一来,国际市场格局将进一步碎片化。

(二)“排他性”区域协议兴起,全球“三链”“区域化”趋势增强

“排他性”区域协议如美墨加协议、日欧EPA[1]、美日贸易协议谈判、CPTPP[2]等。排他性的区域协定会对全球“三链”布局产生重大影响。如美墨加协议中的原产地规则中更高的本地含量要求、毒丸条款等,都会割裂全球“三链”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联系。传统规避策略是通过对外投资而不是贸易方式介入排他性区域市场,然而投资保护主义正在制约这种策略成功的可能性。区域和双边自贸安排重要性地位上升,美国等位于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国家对区域/双边贸易安排的主导能力明显提高,这将带来全球经济效率损失和全球整体福利水平下降。

(三)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上升,全球“三链”“本地化”布局趋势上升

当前,美欧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高端地位有所下降,包括重振制造业、重振科技创新、重振出口竞争力的战略实施效果进展缓慢;全球大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面对东道国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为解决本国产业空心化问题而鼓励投资进入产业链中低端的措施,也加剧了国外进口冲击的国内矛盾。另外,随着全球互联网能力、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以及全球服务贸易占比快速提升,出现了一批新兴经济体企业集团进入全球产业链中高端的新态势,尤其是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开发和应用,提升了满足分散化、个性化、本地化需求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了全球“三链”本地化趋势。

(四)大国博弈态势加剧,中美在全球“三链”中的战略格局面临深刻调整

中美两国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全球“三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及未来,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全球治理规则、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发展、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竞争更加突出,美国以各种手段限制对华贸易、投资、技术交流和人员交往等,甚至拉拢一些发达经济体追随美国的对华政策,目标是打断对中国的供应链,将中国锁定在价值链中低端,阻断中国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进程。这将会成为美国围堵和遏制中国发展的常态,在未来较长时期将会是中美博弈的常态。与此同时,全球化格局下市场原则推动的经贸合作仍将在资本主导下持续推进,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对国际资本仍具有极大吸引力,美资企业不会轻易放弃中国的市场发展机遇,产业互补和合作进程仍将继续。总体来看,中美斗而不破格局将会长期存在,但中国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和实现产业链提升的要求更加紧迫。

(五)新产业技术变革酝酿,将给全球产业链调整注入新动力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来临,核心技术不断有所突破,新产业、新业态已现端倪。新一代通信、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以及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化智能化生产等新技术,有可能在短期内出现群体性突破,形成爆发式变革,并从根本上重塑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技术范式,对全球产业分工和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例如,一批新产业、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将出现,新供给将创造出新需求,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一些新技术(如5G技术)不但将影响整个产业链,而且将引发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大变革;机器人技术将替代劳动力,不但对低端就业市场造成冲击,而且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将转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将拉平,不同国家资源禀赋优势将随之改变,劳动密集型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不确定性增加;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将使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成为可能,对依托规模经济效应的大规模国际分工方式造成冲击,大规模生产制造基地可能裂变为若干中小规模的生产基地;大数据网络化发展使物流、研发、国际性服务贸易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全球贸易中95%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只占5%,而目前全球服务贸易占比达30%,货物贸易占70%,货物贸易中中间品贸易又占70%;基因测序、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将使人类寿命进一步延长,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六)新冠肺炎疫情使各国愈加重视“三链”安全性和韧性

新冠肺炎疫情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把确保供应链国家安全上升为重大系统性风险应对战略加以实施。这次疫情影响有一个特点,参与全球化工序分工体系越深、技术和产业复杂性越高、供应链越长、对全球综合物流网络依赖越大的行业,受影响越大。因此,预期疫情以后,战略性产业供应链回归本土、一些行业供应链布局的安全考量高于效率考量、强调关键核心环节自给自足将成为新趋势,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实施和保证。

世界大国显著加强供应链的“国家干预”能力。例如,特朗普政府紧急启动《国防生产法案》力保战略物资生产本土化;法国拟考虑动用国有化等干预措施保护受威胁大型企业或重要经济资产,这些临时性措施很可能被长期化、制度化,这使得2020年有可能成为政府作用提升的标志性一年。这是类似于1934年罗斯福新政和1936年凯恩斯革命,以及1980年里根、撒切尔夫人新政和新自由主义理论政策回潮的又一次理论政策导向的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