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中国手艺人

作者:ws木头人,

说起手艺人,我们不由自主的会联想到很多种职业,下面让我们来更全面的搜集一下那些散落在民间各行各业的艺术家们。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最具有民间特色的苗族银饰手艺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银饰锻制技艺出自于我国湖南省凤凰县,以及贵州省雷山县的地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以银料为原材料,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

其中包含铸炼、吹烧、锻打、焊接、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环节。

据史料记载,苗族银饰的历史应该肇始于明代,普及于清代。

也就是从清代开始,银饰在各民族(包括苗族)中趋于普及和流行,逐渐形成了中国少数民族佩戴银饰的民间风俗。

苗族银饰都是根据其自身历史文化演变而成,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从银饰的品种、纹饰设计构造到制作组装,都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极高的文化品位。

苗族银饰的加工是苗族民间独有的锻制技艺,自古以来都是在家庭作坊,由男性银匠手工锻制完成。

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工艺流程极其复杂,即使是同一品种,也往往有若干种造型。

论工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主要有錾刻和编结两种。

根据錾刻或编结工艺的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一件银饰少则需要十多道、多则需要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其中包含铸炼、捶打、錾刻焊接、编结、洗涤等环节,总体而言,錾刻工艺的银饰,银料多以实心的块或面材模压而成,呈现厚重的造型,在银片上錾刻精美的纹饰。

编结工艺的银饰,银料是将银条拉丝而成,通过编丝呈现各式线状的纹饰,玲珑剔透。

苗族银饰在工艺上也有粗件和细件之分。粗件是指锻制一类大工艺,或指大件银饰,如项圈、压领、手镯等。

细件则是指需要精细加工,或指小件银饰,其中包括大件银饰的配件等,如银铃、银花、银雀.银蝴蝶、银针、银泡、银链、耳坠、戒指等。

但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如大银角、空心、泡花的项圈,虽是大件,但也需錾刻等精工细作,更是精致细腻,巧夺天工。

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流程也是相当的繁琐和复杂,经过一系列的手工锤凿加工艺术的半成品。再根据匠人的想象空间制作成各种形状及各种图案的工艺品。

一件完美的银饰艺术品,必须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才能制作完成。

一、铸炼

先将银料放在“银窝”(坩埚)内,把坩埚放在风箱炉上,用木炭全部盖好,用风箱鼓风增高温度。银料全部溶化成液体后,把它倒在卡条状的钢槽内待其凝固。

二、锤打

将凝固的热银锤打紧实,再捶打成四方形长条,最后将银条捶打成直径3毫米的圆柱状细条。

三、拉丝

将捶打好的细银条用矬子做好尖头,再用拉丝眼板拉丝。拉丝眼板一般分52个直径不同的眼孔,若一根银条经过52次拉丝,那么其直径与一根人的发丝差不多。

四、搓丝

再将拉好的细银丝放置在一起,用木质滚条将银丝线搓在一起。这种工艺让搓好的银丝具有独特的纹路和韧性。

五、掐丝

将搓好的银丝掐出不同的图案,嵌进事先做好的银丝框内。这个过程相当精细。银匠不需模具,全凭心中想象,一气呵成。

六、镶嵌加固

将事先手工打磨好的银珠摆放在需要镶嵌的位置,然后用焊枪整体加温。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温度高则熔断银丝,温度低则镶嵌不牢固。

最后将整件饰品放入特制的溶液中,先用高温煮沸,去除污渍,然后用清水将银饰品表面洗涤干净。一件成品的银饰艺术品就算制作完成了。

苗族银饰以它独特的锻造工艺传承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精美的工艺艺术品本身,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和认可。

苗族银饰作为一种见证历史的传承文化,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民青睐和喜欢。

现在苗族银饰成为了多元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之一,在中华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上继续蓬勃发展,是中华非遗文化宝典里,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及深远影响的经典页码。

随着戏曲文化传承创新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人民在戏曲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创作了皮影戏和木偶戏。

接下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两样即将失传的中华非遗的民俗传统文化。

皮影戏手艺人

皮影戏(Shadow Puppets),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在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皮影戏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最早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曾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此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

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极其复杂又奇妙的过程。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皮影的制作过程: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

然后艺人们在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

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时也用阴刻。

绘画染色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

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

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

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

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

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

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

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猪皮等等,其中牛皮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材质。各地皮影的原材料也有所不同。

牛皮的炮制方法有两种:一是“净皮”,另一是“灰皮”。净皮的制作工艺是在牛皮选好后,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根据气温、牛皮和水的具体情况掌握)。

取出用刀刮制,第一道工序先刮去牛毛,第二次再刮去里皮的肉渣,第三次是逐渐刮薄,刮去里皮。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致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

刮时一定要注意使皮子厚薄均匀,手劲要轻而稳,以免损伤皮子。刮好后撑于木架之上,荫干即成。

待牛皮晾到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皮影。“灰皮”也称为“软刮”,浸泡皮时把氧化钙(石灰)、硫化钠(臭火碱)、硫酸、硫酸铵等药剂配方化入水中。

再将牛皮反复浸泡刮制而成,这种方法刮出来的皮料,近似玻璃,更宜雕刻。

制作皮影时有专门的画稿,称为“样谱”,这些设计图稿世代相传。

雕刻艺人会将刮好的皮分解成块,用湿布潮软后,再用特制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并能解除皮质的收缩性,然后才能描图样。

画稿前对成品皮的合理使用,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薄而透亮的成品皮,要用于头、胸、腹这些显要部位;较厚而色暗的成品皮,可用于腿部和其他一般道具上。

雕刻刀具一般都有十一、二把,甚至三十把以上。

刀具有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尖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讲究,艺人需要熟练各种刀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根据资料所述艺人雕刻的口诀如下: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雕刻线有虚实之分,还有暗线、绘线之分。

虚线为阴刻,即镂空形体线而成,皮影多为这种线法。实线保留形体轮廓挖去余部,为阳刻,多用于生旦、须丑的白脸,凡白色的物体都用阳刻法。

虚实线沿轮廓的两侧刻出断续的镂空线,多用于景片建筑的刻制。暗线则用刀划线而不透皮,多在活动关节处。

绘线是以笔代之,以表现细致的物体。刻制皮影有口诀相传,程序如下:刻人面,先刻头帽后刻脸,眼眉刻完再刻鼻子尖。

刻衣饰花纹——卍字先把四方画,四边咬茬转着扎。雪花先竖画,然后左右再打叉。六棂丢出齿,挑成雪花花。

刻盔甲,黄靠甲,先把眼眼打,拾岔岔,人字三角扎。刻建筑装饰,空心桃儿落落梅,雪里竹梅六角龟,一满都在水字格。

皮影雕完之后是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

着色的方法也各有不同。虽然色彩种类不多,但老艺人善于配色,再加上点染的浓淡变化,使色彩效果异常绚烂。

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的目的是为了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

为了让皮影动作灵活,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

头部包括颜面、帽、须和颈部,下端为楔子,演出时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

胸部装置卡口,皮影人头就插在那里。与胸上侧同点相钉结的有两臂,各分为上下臂两节,小臂下有手相连。腹部:腹部上方与胸相连,下方与双腿相连,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包括靴鞋在内)。

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老艺人称之为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

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佝偻垂死,萎靡不振。

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十一个主要部件就这样装成了一个完整的影人。

为了表演的需要,还要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也就是签子。文场人物在胸部的上前部装置一根签子,用铁丝相连,使影人能反转活动,再给双手处各装置一根签子,便于双手舞动。

而武场人物胸部签子的装置位置在胸后上部(即后肩上部),以便于武打,使皮影人能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斗等百般姿态。

由于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陇东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

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

有沔阳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

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的互动也开始渐行渐远。除了在浓重的民族文化活动上可以见到,日常生活中的民间艺人已不多见。

但它繁杂的制作工艺和精彩的表演艺术深得广大民众的喜欢,毫无保留的展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精神面貌,见证了中华非遗文化传承的宝贵遗产。

木偶戏手艺人

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木偶戏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由祭仪而成了喜庆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

据史书资料记载:在山东省莱西县院里乡岱墅村发掘的一具高193厘米的大木偶,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坐、立、跪兼善。

它的发现,一则体现了木偶自丧葬而娱人的过渡。再者表明,木偶制作已达到与真人无二、活动裕如的境地,这为木偶戏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木偶造型逐步现代化,雕绘工艺达到了相当高度,就整体而言,当今中国木偶造型艺术的水平,是与时代同步的。

中国木偶造型艺术的轨迹,大体分三个阶段:

1、三雕七画阶段。由艺人先雕头形,再画脸谱,以区别人物,造型主要靠画脸。

2、雕绘结合阶段。造型、雕刻、绘画并重,讲求创造性和技法性,出现了专业偶头艺人和作坊。明清以前均属这两个阶段。

3、可塑性与随意性阶段。现、当代木偶造型艺术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产品。

再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和时代审美趋向设计、制作木偶,使之更富夸张性,更具木偶艺术特点,不仅摆脱了单纯戏曲化的传统。而且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构成了绚烂多姿的木偶造型。

木偶戏“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木偶和吸引观众。

传统傀儡戏舞台,很长时间承袭戏曲舞美特征,甚至演出场所亦与戏曲合一。提线戏舞台,多数是露天舞台,背部设有遮挡操纵者的帷幕,以及“出将”、“入相”的木偶上下场门,演员持线板立于幕后操纵木偶表演,观众可从三面欣赏。

布袋戏舞台具中国殿阁建筑风格,木雕金饰,组合灵活,空间自由,典雅玲珑,堪称工艺绝品。

近几十年来,成为剧场艺术的木偶,承前启后,借鉴现代戏剧艺术之长,采用新材料,声、光、电一体化,营造氛围,加设幕位、景别,强调舞台布局的全方位效果,形成了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戏舞台,突出其艺术的综合性。

自七、八十年代以来,木偶变革突飞猛进,突出“偶性”成为观念更新和探索的焦点。

强调动作的假定性,打破框式结构,撤去遮挡物,人偶同台甚至走出舞台,一个作品中同时出现提线、杖头、布袋等几个木偶品种。

“黑丝绒木偶”的使用,多景区的空间调度,大舞台手段的运用,无一例外地深化着木偶艺术的独立品格,同时也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传统戏《金鳞记》、《大闹天宫》、《嫦娥奔月》,现代戏《英雄小八路》和儿童剧《马兰花》,均属木偶舞美的上乘之作。

木偶艺术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除了艺人的精彩表演外,偶人造型艺术和操作装备也是吸引广大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

造型艺术重在木偶的雕刻和设计,就一般情况而言,提线木偶造型较高,多在2.2尺左右。关键部位均缀以提线,最多可达三十多条,至少也有十余条,如进行特技表演还须根据需要增加若干辅助提线。

木偶人表演各种舞蹈身段及武打技艺的水准,完全取决于艺人的操作技巧,这是提线木偶表演艺术水平高低的关键。

杖头木偶高于提线木偶,一般偶高3尺左右,装有三条操作线,两条牵动双手,一条支配头部与身躯表演。

布袋木偶造型最小,仅有7寸左右,靠艺人两手托举表演,操作技艺特别,不同于提线和杖头木偶。根据木偶的结构和演员操纵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又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托棍木偶又称杖头木偶,在木偶头部及双手部位各装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演员操纵时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纵其动作。

手套木偶,又称掌中木偶、布袋戏等,偶人身高0.27米或0.40米,头部中空,颈下缝合布内袋连缀四肢,外着服装,演员的手掌伸入布内袋作为偶人躯干,五指分别撑起头部及左右臂,相互协调操纵偶人作各种动作,偶人双脚可用另一手拨动,或任其自然摆动。

杖头木偶遍布中国大地的南北东西。各地木偶高差很大,从8寸至人高不等。

杖头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有的为三根杆或“托偶”,依手杆位置有内、外操纵之分。

头以木雕,内藏机关,使嘴、眼可动;命杆为木、竹制,各派长、短不同,手杆与手、肘相接。“内操纵”者多演传统戏曲剧目,宽袍大袖,便于表演戏曲程式,动作灵活,栩栩如生。

“外操纵”多弯把式命杆,负担减轻,表现力增加;纸制偶头转向灵巧,便于控制,机关多样,动作丰富;因手杆在外,身体塑形自由,整体感增强,突破了传统造型的局限,更合人物与时代需要。

手的材料不断更新(木-塑料-树脂),手杆逐渐由钢丝替代,“打脚”也出现了“横飞燕”、“大跳”等舞蹈动作。这对剧目的开拓、表演的发展、观众的发掘,意义重大。时到今,杖头木偶声势依然。

卸甲肩担木偶戏表演剧目有《猪八戒招亲》、《杨宗宝招亲》、《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武松杀嫂》、《水漫金山》等十多个剧目。

除此之外,还有《小二黑结婚》、《新四军打鬼子》等现代小剧目。

木偶戏艺术的发展衍变、历史传承与交流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现代文化价值。也因此木偶戏当属中华非遗文化传承瑰宝的宝典之一。

根雕手艺人

根雕是流传于陕西省传统民间工艺,主要流传于陕北地区。根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

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根雕手艺人属于木匠的演变和创新,我们都知道木匠曾是古老的传统职业,其历史要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鲁班时代。

木匠的祖师爷为鲁班,鲁班是春秋时鲁国人,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建筑家。本公输氏,名般,后人称为鲁班。

他不仅能建筑“宫室台榭”,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曾造“云梯”、“勾强”等攻城、舟站的器械。

根据野史记载:他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马车”,发明曲尺、墨斗等多种木制工具,还发明磨子、碾子等,他的确是少有的勤劳、机巧的匠工,受到社会普遍的赞扬,称他是“机械之圣”。

鲁班大师对后世影响很大,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部门共同祖师,称他为“鲁班爷。

21世纪以来,木工工具种类逐步增加,功能也不断完善,如开榫机,精确度越来越高,加之钢塑窗铁门的出现,以及木器厂批量生产的木质家具,价格相对低廉,样式美观,使得传统木匠转行从事建筑预制结构的木制工作和家具厂的设计及艺术雕刻工作。

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为在根雕创作中,应主要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性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根雕艺术在新宾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元、明时期、女真人就有用树根做台、架摆放什物的先例。后来一些人便把那奇形怪状的树根,随形就意雕琢成独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并逐渐形成了根雕艺术,一直流传至今。

根艺创作劳动耗时长,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直到命名,需历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方可完成。

根艺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自然之美,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应该隐藏于自然之美中。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后方能定型。

根雕的制作一般可分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

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收藏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

如黄杨、檀木、榉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被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炭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

在造型上的选择标准则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一般生长在平原的树根,因养分充足,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难以形成奇特形态。

只有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

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渐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

创作根雕时,细节决定成败。每一刀、每一凿都要精心琢磨,力求将潜藏在树根中的神韵完美地呈现出来。

根雕的创作过程需要艺术家们具有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而完成的作品则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为防止根雕作品阳光下直接照射更忌阳光长期照射,过强的光照会使作品颜色褪化,表面蜡层熔化,漆膜老化而脱落,甚至出现材质开裂等现象。

根雕的成品在室内摆放的位置应远离门口、窗口、风口等空气流动较强的部位,更不要受到阳光强烈直射。不宜放置于明火、火墙、火炕、火炉的附近。冬季不要摆放在暖气附近,切忌室内温度过高。

根雕艺术,神奇而独特的创作方式,使自然与艺术达到完美融合。

根雕艺术,奇妙无穷,创意无限,是细腻精湛,独具匠心的手艺人,在中华非遗宝典里谱写创新传承文化留下了经典的页码。

竹编是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

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

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

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可以说竹编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从远古时代一直延续到现代。

竹编主要是用竹制成的各种器物,一般用来盛东西。竹编制品种类繁多,根据其用途、形态、制作方法等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编织工艺:竹编工艺包括编织、镂空两种,编织是先用竹片或柳条等竹材制成编织品的框架,再由纬线编织成各种花纹;镂空是先将经线或丝线等穿成各种几何图案后,再编织成各种形状的作品。

2、实用工艺主要包括席类和容器类两大类。席类有草席、席子、柳条席等,容器类有簸箕、筛子等。

3、艺术工艺:竹编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部分,主要指以竹丝或竹篾为材料,采用编、织、剪等工艺手法制作成的工艺品和装饰品。

在相关资料《考工记》提出“天有时,地有名,工有巧,才有美,和此四者然后才可为良。”

由此可见制作工艺、制作水平最终决定了一件竹编作品是否材美工巧。传统竹编虽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是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造物观念“天人合一”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传统竹编的工艺通常有6个流程,分别是:砍竹、破篾、修篾、染篾、编织、整形。其中,编织是竹编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

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

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传统竹编的图案花纹有:胡椒叶、象眼块、青海编、铁丝编、松叶编、梅花纹、葫芦纹、铜钱花等,形状则各式各样,品相繁多。

竹编除了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的制作外,同时还是另一项民俗文化活动的开拓者——舞龙和舞狮。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舞龙舞狮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欢庆佳节、喜庆场合,我们常常能看到舞龙舞狮表演,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欢乐氛围。

每逢元宵节的时候,各地都有举行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表演活动,龙腾狮跃献瑞迎元宵。

在阵阵锣鼓声中,舞龙和舞狮人穿着传统的喜庆服装,手里拿着威风凛凛的龙首和狮头,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将龙或狮子的喜、怒、动、静、惊演绎得惟妙惟肖,引得现场人们不断叫好。

在舞龙舞狮的表演中,狮子和龙的形态各异,非常生动逼真。狮子表演时会做出各种动作,如翻滚、腾跃、眨眼皮和舔舌等,展现了舞者的技艺和艺术修养。

而龙作为虚拟的动物,通过舞者的演绎,也展现出了其威猛、灵动的特点。这些表演技巧的丰富性使得舞龙舞狮表演更具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各地的舞龙舞狮表演结合了当地文化和民族特色,形成了多种不同的风格。南方的广东醒狮、北方的华北舞狮、东方的江浙舞狮等,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之处,非常精彩。

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得舞龙舞狮更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舞龙舞狮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舞龙舞狮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发展。

附有传奇的精彩表演过程,在现代音乐和灯光的渲染下,更加丰富多彩。现代舞龙舞狮也在不断的创新,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关注、认可和喜爱。

舞龙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寓意着吉祥和美好。是中华非遗文化传承的又一民间瑰宝!

中国传统竹编是中国民间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竹编制品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不少魅力,也深刻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造物观内涵。

同时竹编制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它既是生活用品,又是工艺品,也是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艺术品。

在发展如此迅速的当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竹编制品在生活中的使用逐渐减少。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保护并传承传统竹编工艺,使竹编技艺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泥塑手艺人

泥塑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

泥塑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县,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

泥塑俗称“彩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

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

泥塑是以细腻的黏土塑成各种人物,动物形象。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已多次出土早期的泥塑作品,此后主要以表面敷彩上色的彩塑形式发展。

泥塑的功用可分宗教和民俗两类,前者主要供奉在佛寺道观,后者多为陈设品与儿童玩具。

泥塑的基本用料是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蜂蜜等。

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

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

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

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

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中国泥塑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后有制作成各种炊具如瓦岗、砂锅、碗和水壶等。

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民间艺人用天然的或廉价的材料,能够作出精美小巧的工艺品,深受民众的喜爱。

现在不论是商场古街还是集市庙会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如今它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远涉重洋,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和喜爱。

即便是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是人们追求其返璞归真的具体写照,同时也是当今人们追求时尚、个性的一种体现。

是中华非遗历史文化传承的保留者和见证者。

石刻手艺人

我们都知道河北省是钢铁和玻璃的产能大省,每年的钢铁和玻璃的产量位于世界第一,除了钢铁和玻璃以外还有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石、煤和石材。

随着近些年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接近枯竭,人民才有了保护环境和非再生矿产资源的意识和决心。这也导致一批靠山吃山的石材手艺人,不得不做出让步和改进新的加工艺术。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充满信仰力量的庙宇或是矗立在田间地头祭祀故人的坟地,都能看到一些用整块青石雕刻的石碑。

庙宇的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

碑首早期有圆首形和尖首形两种,之后碑首逐渐发展成盘蝻纹装龙饰浮雕。

碑身是碑的主体部分,一般是竖长方形的巨石,在光滑的巨石表面上以刻文字为主。

碑座是安放碑身的石座,又称之为“趺”。作为石碑基座的赑屃,其形象都塑造得相当写实,趴伏于地面的赑屃,四足撑于地,头向前伸出并微微向上昂起,背上覆硬甲,甲上有六角形龟甲纹,头部的眼、鼻、嘴,嘴中的牙、舌以及盘卷着的尾巴都刻画得很细致。

青石不同常规的纹理错综复杂且石质清脆易碎,对手艺人的技艺、掌握力量的尺度和心态上的考验可谓是相当苛刻。

在纂刻过程中也是不容出一点差错,多一锤可能前功尽弃,少一凿反而没有灵魂。这丝毫没有补救的一锤一凿,却是对匠人精堪技艺和追求完美境界的双重考验。

由此可以看出,雕刻好一件成品的石碑首、碑身部分绝非易事,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石碑雕饰越多越细者,则基座的刻画也就越发精致。

碑首和碑身是检验手艺人技艺和经验的体现,那么碑文就是对它本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所在的体现。

人类文明中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遗产之一。它记录了人类思想、信仰、文化和历史时刻,承载着人类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

碑文,是指刻在碑石上的文字,通常以雕刻的形式呈现,以记录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文化传统等内容。它可以包括文字、图案、图像等多种元素,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相比庙宇祭祖怀故的碑文就通俗简单多了,碑文可以分为纪念性碑文、纪功碑、纪事碑、墓志铭等多个类别。

纪念性碑文通常是为纪念某个事件、人物或重大成就而立,例如著名的“国父纪念碑”。纪功碑则是为表彰个人或团体的功绩而立,记录他们的贡献。

纪事碑则用于记录某个具体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相关细节。而墓志铭,则是为纪念逝者而立,记录逝者的生平事迹和忠诚美德。

手艺人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他们不仅仅是工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手艺人的手艺和技能,是他们多年来的经验和实践的结晶。手艺人以精湛技艺,独具匠心,用他们的双手诠释着艺术的魅力。

手艺人,是时间的雕刻者,用心琢磨每一个细节,将匠心与岁月的印记相融合。手艺人传承着独具匠心的古老艺术,用心灵铸造出每一个完美的作品。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和电脑智能逐渐取缔了繁重的手工艺术。但正是这一代代的民间手艺人,用他们独具匠心的作品纂刻书写着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他们的双手代表了一代又一代民间手艺人智慧和努力的成果,在他们不断的努力下,传承文化和现代工艺相结合,创造出一件件充满传统韵味且附有现代工艺美感的艺术品。

他们不仅赋予了现代工艺新的生命载体,也让传统的工艺更好的有效发展和保留。

他们承载着民族的特色文化,以及源源不断向前迈进的历史进程。他们是中华非遗文化传承的见证者,也为中国非遗文化增添了富含神秘感的美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