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推荐序一 从这本书开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陈春花

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院长

我们知道,有许多人取得了在他人看来不可能的成功,有许多人实现了自己一生渴求的梦想,还有许多人改变了社会(包括他自身)……我们很多时候会为这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惊叹不已。而史蒂芬·科特勒不仅限于惊叹,更是从大脑神经科学的角度对这种种“不可能”做了详尽的研究,并给出了一条任何人都能跨越“不可能”的行动之路。

史蒂芬·科特勒在书中告诉我们,书名中的“不可能”一词,“指的是一种极致的创新”,是“以前从未有人做过,而且大多数人认为永远也做不到的事情,这些事情超越了我们的能力和想象力”。他又将这种不可能分为I类不可能和i类不可能,I类是极度不可能的事情,而i类是程度比较轻的,主要是我们主观上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本书就是史蒂芬·科特勒基于诸多I类不可能的经验和相关研究写成的,但同样适用于任何一个挑战i类不可能的普通人,适用于每一个想实现卓越、成就人生的人。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观察到,有些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放弃或遗失梦想,有些人甚至从未有过梦想。在我看来,如果没有梦想,人是很难成长的。无论从任何角度去想,我们都需要一个梦想来引领自己,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并去实现它。因为只有有了梦想,人生才真正有了起点。也许你会说,“梦想对我太遥远了,我实现不了”,这正是史蒂芬·科特勒说的i类不可能,也就是你主观上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通常我会回答:只要你愿意,就能实现。这和史蒂芬·科特勒在书中表达的观点是一致的。至于如何实现,他从动机、学习力、创造力和心流四个部分做了完整的阐述。

在史蒂芬·科特勒看来,让不可能变成可能,是有一个公式的,这个公式其实就是四大技能:动机、学习力、创造力和心流。如何从动机探索和确定自己要挑战的不可能;如何通过培养好的学习技能帮助自己在挑战不可能的路上持续前进;如何拥有激发并长久保持创造力的能力;如何理解心流和22种心流触发器,让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流体验……每个部分,史蒂芬·科特勒都做了详尽、科学的分析,并给出了清晰的行动方法。可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行动指导手册。

“如果你认为你可以,你就可以;如果你认为你不行,你就不行。”这是史蒂芬·科特勒在书中引用他的朋友彼得·戴曼迪斯的一句话。这句话带出一个重要的概念——成长型思维,这个概念同时出现在这本书的“动机”和“学习力”两个部分。史蒂芬·科特勒认为:“如果你的思维是固定型的,意味着你相信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再多的练习也不会帮助你提升;如果你的思维是成长型的,意味着你相信天赋只是一个起点,练习会让一切变得不同。”是的,我们如果要挑战不可能,那“成长型思维”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这种底层思维,我们就没有持续学习与成长的动力。

与新生代的朋友们交流,知道他们“比较注重科学理论与方法”,这本书从生物科学的角度切入,对新生代而言很有说服力。为了达到不可能的目标,作者层层剖析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再解释哪些方法和训练可以让人具备这些条件。作者给出了很多清晰的定义,让不可能变得“可视化”,甚至可实现。

新生代的朋友告诉我说:“我们这代人比较缺乏动机和耐心(长期的目标)。”在耐心方面,这本书给出了很多训练方法及相关解释,打破了我们的某些传统观念,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很多实现目标的条件并不特殊,而是很常见的。在寻找动机方面,作者也给出了有趣的方法——探索自己最关注的问题和最感兴趣的领域,然后发现两者的交集,最终转化为人生使命。

对很多人来说,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可能会是一次认知与思维的重塑。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是没有边界的,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限制了自己的能力;而能力实际上是因需求而产生的,只要你想,你就可以拥有。就史蒂芬·科特勒的这本书而言,只要你想,你就可以按照书里提供的工具和技术,主动从行动上做出改变。要跨越不可能,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能做的就是:开始行动!

陈春花

2021年10月于承泽园